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60541
貌似感冒的川崎病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93期
     冬末春初天气温多变,乍暖还寒,极不稳定,感冒患儿增多。有些患儿看似感冒,但使用抗感冒药却无效,体温总是居高不下,并伴有皮疹、淋巴结肿大。注意了,这不是普通的感冒,医学上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由于该病最早是由一位名叫川崎的日本医学专家发现并报告的,因此称之为川崎病。

    一、川崎病的临床特点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发热性发疹性并累及心脏与大血管的疾病,病因研究尚未得出结论,可能与感染、免疫、污染及药物等因素有关,多见于4岁以下婴幼儿。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取代了风湿热,成为儿童期重要的获得性心脏病。年龄越小的孩子,患该病的几率越高。患儿一般在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持续高热不退1~2周、双眼球结膜充血、口唇皲裂出血、口腔黏膜充血、舌头表面似杨梅状、全身出现形态多样化的皮疹、手足硬性水肿潮红以及颈淋巴结肿大。上述症状消退后,可在手指和脚趾末端沿指甲与皮肤交界出现特征性的膜样脱皮,也可见肛门周围处脱皮。

    二、川崎病的危害

    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综合征,也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结综合征。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高。川崎病的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部分川崎病患儿可并发心、脑、肝、肺、肾等多脏器损害。心血管损害最为突出,大多发生于发病后2~3周,可持续数月到数年。川崎病并发心血管损害的类型包括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等。动脉瘤可单发或多发,大多可于1~2年内消退,但局部管壁的纤维化可促使内膜增生,导致冠状动脉不能有效扩张,严重者可形成血栓、管腔狭窄闭塞乃至心肌梗死。川崎病并发心肌梗死者约占1%~2%,多于病程一年内(尤其病程3~4周内)发生,它是川崎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三、川崎病的防治

    当孩子出现发热伴皮疹、黏膜损害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只要做到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长期随访,提高孩子自身的免疫能力,大部分川崎病患儿还是可以完全治愈的。同时,应定期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在发病后3~5年内随访,病后1~2年内每3~6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年一次,户外剧烈活动应适当加以限制。由于引起川崎病的原因不是很清楚,故目前还没有预防其发病的良好措施,但由于大多数患儿在发病前有过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冬春之交,应尽可能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川崎病患儿不管有无冠状动脉病变,都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性,尽量避免发生高脂血症和高血压,以减少长大后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另外,患过川崎病的孩子,其再次发病率为1%~3%,故不可掉以轻心。平时要注意少患感冒以免复发。, 百拇医药(易善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