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质疑中医 > lw56102
编号:11560434
西医里的中医粉丝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18日 新语丝
     作者:lw56102

    中国的中医粉丝多,这是个事实,中医粉丝的成分复杂,南风兄也分析过,我这里单把中医粉丝中的一个成分挑出来说一说。之所以觉得我该单独说一说,是因为这个成分来自于我的同行,即所谓的“西医”。其实方舟子的《科学成就健康》里对西医已经做过介绍,现代的医生包括我自己其实不应该被称为西医,西医应该指西方历史上的一些传统医学,是另类的和非主流的。但是国内还是普遍把多数的医生称为西医,就借用这个概念。其实如果从中医的对立面来定义现代医学的话,西医不仅包括执业的医生,还应该包括很多基础医学的专业人员,因为西医的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是密切相关的,谁也离不开谁,或者说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而西医里的中医粉丝,除了一些临床医生,也有很大一部分基础医学比如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等。据我所知,某个臭名昭著的无条件维护中医的网络论坛版主就是一位基础医学的研究生。

    在西医的中医粉丝中,大体有这样一个趋势,当然我没有做过统计,也不可能就这个问题进行统计,我说的趋势只是个人印象,未必准确,中医粉丝的分布有这几个趋势:老医生和小医生居多,中年医生最少;临床医生里,男医生比女医生要少;临床医生比基础医学的要少;外科的要比内科少,但骨科除外;海归的几乎没有。下面我挨个分析这几个印象。
, 百拇医药
    首先是年龄分布:老医生,包括很多大家名家都是中医的坚定支持者,尽管人卫版《内科学》作为国内内科专业方面应用最广最权威的内科学教科书,书中关于中医药的内容逐版减少,但仍然还在,大体上含有中医药内容章节的书写者以老医生居多。大概和老年人知识更新慢,观点变化难有关。并且也不能排除老大夫为中医药产品代言的问题。实际上,老医生临床中真正用中药的并不多。至于小医生,很多并没有太多的临床经验,没有看到太多被中医误诊误治的病例,本科学阶段还要被中医学老师忽悠半年,网络上挺中医一方的话往往更有所谓的个性,很合年轻人的胃口,所以很难摆脱中医的影响。而中年医生往往是科室的中流砥柱,经历的病人最多,包括中医药的危害,所以比较容易拒绝中医,况且中年医生也是最倾向于在临床中使用循证医学证据的,中医药尽管吹得山响,但循证医学相当差,这也是客观原因。

    其次,性别原因。女医生为什么比男医生多,这里恐怕要引起性别歧视,而事实上,女性在专业方面更容易盲从。以前在教学医院,女医生对老教授的话总是言听计从,平时聊天的时候也经常流露出对老教授的崇拜之情,而男医生则不然,尽管表面上也是恭恭敬敬,但并不以老教授马首是瞻,该批评的时候批评,自己感觉不合适的不去执行,或者变通一下。医学生里女生多,但真正的名医男人多,当然不能排除生理和生活上的原因,女性爱盲从,缺少创新精神也是原因之一。举个简单的例子,上学的时候大部分女同学的电脑都是男生帮忙安装的程序,往往过上一年电脑上不会多出一个程序和卸载一个软件,甚至连垃圾清理和碎片整理都不曾做。
, http://www.100md.com
    基础医学专业人员是挺中医的一股比较顽固的力量,因为他们自认比临床医生更懂科研,也更懂人体,的确基础医学对人体的研究往往追求更精确和更严谨,同时又对人体存在一种莫名的神秘感。由于很少和病人接触,以及工作的机械性所决定,基础医学对人体的整体观把握不足,如果把一个基础医学的教授放到临床,势必会头重脚轻,抓不住重点。正因为如此,基础医学专业对整体观感到神秘,但他们不认为以自己为基础的临床医学是整体观,反而认为说不清道不明的中医是真正的人体观。并且,基础医学的思维还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总是固执的认为中药的熬制是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而这种复杂的化学反应势必会对人体产生复杂的影响。他们很少会想到首先做一下简单的随机对照试验,看这些复杂化学反应的产物究竟对人体有没有效。

    外科其实很多时候瞧不起任何科室,因为外科的治疗效果更明显,往往在几个小时顶多几天之内就可见到,当然更瞧不起中医。为什么骨科例外呢?因为中医骨科的正骨疗法却有独到之处。而正是骨科受阴阳五行的影响最少,因为骨组织在人体形态最稳定,同时又最难腐烂的,这为古人研究骨和关节提供了便利,经验的获得更能够经受考验。其实现存的仍在使用的很多中医正骨手法,和现代医学的骨科手法是相近的。

    至于海归对中医的态度,这很容易理解。不过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医粉丝所谓的中医海外热是谣言和谎言。

    虽然西医这个群体里的中医粉丝有其特殊性,但和国民总体上的科学素养不高,文化和舆论的宣传还是分不开的。,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