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2696
上海首个健康小屋落户小区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18日 《生命时报》 2008.03.18
上海首个健康小屋落户小区
上海首个健康小屋落户小区
上海首个健康小屋落户小区

     双向转诊车方便居民转诊

    图为上海市第一辆医院社区“双向转诊车”启用。

    日前,上海首个拜耳“社区健康小屋”正式启用,首辆转诊车也亮相上海。据了解,此举是“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的集中体现,是三甲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紧密合作,分工负责,共同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方便的糖尿病管理方案。而“社区健康小屋”是此项目执行的平台,是社区居民身边的健康专家,是社区糖尿病防治的全面解决之道。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4000万余名糖尿病患者,并以每天3000人的速度递增,患者人数仅次于印度,是全世界糖尿病的“重灾区”。据2001年调查,上海大于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3.06%;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8.4%,即近1/5老年人患糖尿病。虽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都为糖尿病的控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目前控制现状仍不容乐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教授表示,其根本原因在于糖尿病患者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有些患者取药回家后就一直吃,既不测血糖,也不复诊,或自己觉得没有症状就自行停药——这些都是缺乏精细管理和健康教育而导致的结果。”
, 百拇医药
    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承担慢性病管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彭良普院长介绍:“根据我们多年的工作经验,糖尿病社区管理具有诸多方面的优势。比如,我们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理想达标率由过去的8.9%提高到38%,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70%,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达到90%。通过社区糖尿病管理和综合防治,提高了早期筛检率,及时规范治疗,从而减少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致残率和致死率。”

    上海市第一辆社区转诊车的投入使用,真正实现了三甲医院和社区的糖尿病防治一体化,为社区居民的转诊带来极大的方便。据了解,这辆车肩负着“双向转诊”的任务。一方面,糖尿病患者如果在社区治疗后,3个月血糖控制不达标,或是在筛查中发现有并发症的,社区医生就会为其在大医院预约。基本上转诊车保证每周一次的频率,若是有紧急状况,则会加开。另一方面,有些患者在大医院接受治疗后,血糖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医生就会建议他回社区继续监测和治疗,转诊车就会带着他们的档案、治疗方案回到社区。

    患病8年的张文海大爷告诉记者,“如今,我复诊、监测都在社区的‘健康小屋’,只有血糖控制不理想时才去大医院。而且,‘小屋’的医生会先帮忙预约,转诊车上有专门的护士陪同,儿女们也放心。到了大医院检查、看病还有绿色通道,小半天就能解决问题,省时省力!有了‘小屋’和转诊车,看病方便很多。”
, 百拇医药
    “社区健康小屋”不仅能提供转诊车的便利,还带给社区居民全方位的服务。到了社区医院,首先要做糖尿病筛查。小屋有完善的检测设备,从初筛到日常监测,均可以完成。“小屋”聘请了大医院糖尿病治疗专家培训社区医生,全面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糖尿病综合防治、治理水平,因此不少患者到社区就能确诊。若患者病情较复杂,需由上级医院确诊,社区医院就会为他们办理转诊和预约。

    “小屋”还肩负了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起,面向社区居民展开健康教育大课堂、糖尿病知识普及教育和糖尿病咨询,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做好自己的“半个大夫”。同时,健康人也可以通过参加这些普及教育,增强对糖尿病防治的认识,做到“防患于未然”。“作为社区的健康直通车,‘小屋'体现了一体化防治功能。”

    据了解,医院—社区糖尿病管理一体化模式,是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率先提出的。为解决社区血糖达标控制难题,该院发挥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的优势,联合区级卫生局,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进行“糖尿病管理一体化”培训和建立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糖尿病小屋”。贾伟平教授介绍,通过学习,能大幅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糖尿病专业理论知识。“今年,我们预期在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30名骨干,至少对1.5万名社区居民进行血糖监测。”

    (徐李燕),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