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8年第11期
编号:11560350
双幽门畸形一例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20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年第11期
双幽门畸形一例

     临床表现

    患者男性,64岁,因谵妄发作两次来我院就诊。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慢性酒精中毒及血小板减少症,并长期应用胰岛素。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大脑皮质萎缩,微血管病性白质脑病。腹部超声及腹部计算机体层摄影(CT)提示,肝硬化与门脉高压症,幽门部胃壁增厚,并与十二指肠毗邻。为明确有无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接受了胃镜检查。镜下发现幽门部病变,遂于病变处取活检,送病理学检查,并行上消化道造影。

    问题

    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

    (Gut 2008, 57: 305)

    图1 幽门部胃镜图像

    图2 上消化道造影(早期对比显像)

    图3 上消化道造影(延迟对比显像)

    答案

    胃镜诊断:双幽门(见图1,A 生理性幽门管;B 溃疡所形成的瘘管),门脉高压性胃病。上消化道造影提示,早期对比显像(图2)可见一个溃疡(C)及一个长约1.5 cm的胃十二指肠瘘管(D);延迟对比显像(图3)表明,幽门通路正常(E),但在十二指肠球部可见一个小憩室(F)。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符合消化性溃疡改变,未见幽门螺杆菌及肿瘤细胞。

    给予患者奥美拉唑40 mg每日两次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病变无明显愈合。鉴于肝硬化是胃癌的高危因素,该患者随即接受了胃部分切除及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术后病理未见恶性肿瘤细胞。

    临床上,由于胃窦部至十二指肠球部之间的瘘管所导致的双幽门畸形很少见,发病率仅为0.02%~0.08%。病因绝大多数为消化性溃疡并发瘘管形成,其他原因包括恶性肿瘤及先天性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及各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也可能参与其发病。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对于症状的缓解、溃疡的复发及瘘管的闭合均无效果。对于难治性、复发性溃疡及可疑癌变的患者,建议行手术治疗。

    (Gut 2008;57:35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