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大”“小”之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客观原因,如财政补助和医疗收费无法满足医院的运行需求,利益驱动等,导致了一些医生开大处方、医院卖高价药等种种不合理行为产生。就在相关部门和机构努力整治大处方时,处方却变得越来越“小”了。处方到底该“大”,还是该“小”呢?大小处方:问题重重
据记者了解,2007年,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依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组织专家界定“大处方”的六大特征,分别是:第一,无菌手术或非感染手术的超麻醉诱导期使用抗生素。专业人士解释,无菌手术或非感染手术在手术前半个小时——麻醉诱导期内已经输入防止感染的抗生素,而在麻醉诱导期之后的3小时内再使用防止感染的抗生素,就属于开“大处方”。第二,给同一患者同时使用2种以上机制相同的药物。例如,给普通感冒患者既使用青霉素又使用阿莫西林。第三,病情不需要时,超疗程、超剂量用药。例如,本来用3天药就可以了,却开了5天的药量。第四,使用与疾病治疗无关的药物,如给感冒患者开降压药物等。第五,医保患者出院时超量带药。第六,为医保患者攒药。
与此同时,这家医院制定了严格的治理措施,查出一张“大处方”扣除医生100元,一名医生连续被查出开出了3张“大处方”,就会被推迟职称晋升。据介绍,为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该院成立了合理用药检查组,不定期地对临床用药进行检查,今年还将逐步完善“大处方”界定的不足之处,从而真正减轻患者负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