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饮食养生箴言摘编
参见附件(41kb)。
饮食营养,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不仅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还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帮助身体生长发育,促进长生寿老。道教是追求长生的宗教,认为"天地之间,以人为贵。言贵者,异于万物也。人之所重者荣显,所宝者性命" 。同时指出,"食为命之基,不可斯须去之也" 。道教徒认识到饮食对健康长生的作用,所以对饮食十分重视。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他们既吸纳古代饮食文化的成就,也注意自己创造,形成了开放又有特色的道教饮食养生文化。《道藏》中有关饮食养生之论述众多,现择取精粹,以飨读者。
沉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4页。
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4页。
莫强食,莫强酒。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6页。
厨膳勿使脯肉丰盈,常令俭约为佳。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6页。
美食须熟嚼,生食不粗吞。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6页。
食上不得语,语而食者,常患胸背痛。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7页。
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7页。
衣食寝处皆适,能顺时气者,始尽养生之道。故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须知一日之忌,暮无饱食;一月之忌,晦无大醉;一岁之忌,暮无远行。终身之忌,暮无燃烛行房。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8页。
饥忌浴,饱忌沐。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9页。
恬淡无欲养华根,服食玄炁可遂生。还返七门饮太渊,通我喉咙过清灵,问于仙道与奇功,服食灵芝与玉英。
――晋《太上黄庭外景玉经》下,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9页。
每日所须食之物,宜与本命神吃,尤加福寿。
――《上清黄庭养神经》,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95页。
服饵草木金石,以固其形,而不知草木金石之性,不究四时逆顺之宜,久而服之,反伤和气。远不出中年之内,疾害俱生。
――唐施肩吾《养生辨疑诀》,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29页。
虽常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之道,不欲饱食便卧,及终日久坐,皆损寿也。人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人食毕,当行步踌躇,有所修为为快也。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动故也。
――《太清道林摄生论》,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31页。
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
――《太清道林摄生论》,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31页。
食后以手摩面腹,令津液流通。
――《太清道林摄生论》,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33页。
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踰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亦切。多则切伤,少则增益。
――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卷上,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45页。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莫强食饮,莫大沉醉,莫大愁忧,莫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卷上,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45页。
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
――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卷上,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45页。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去肥浓,节咸酸,减思虑,损喜怒,除驰逐,慎房室。
――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卷上,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46页。
厚味脯腊,醉饱厌饫,以致聚结之病。
――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卷上,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46页。
不饥勿强食,不渴勿强饮。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勿过极,少勿至饥。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饱食。
――晋葛洪《抱朴子养生论》,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55页。
饮酒忌大醉,诸疾自不生。食了行百步,数将手摩肚。
――唐孙思邈《保生铭》,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68页。
酸味伤于筋,辛味损正气,苦则损于心,甘则伤其志,咸多促人寿,不得偏耽嗜。
――唐孙思邈《保生铭》,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68页。
饮食者,所以资养人之血气。血则荣华形体,气则卫护四肢。精华者,为髓、为精;其次者,为肌、为肉。
――五代蒲虔贯《保生要录》,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710页。
上士不惑,牢固性命,寡思虑而远声色,节饮食而去奢侈;中智之人尚未能去其太甚;下智之人,恣其情性,不知禁忌,贪色好财,败其元和之正气,遂使大约侵克,必其然欤。
――宋刘词《混俗颐生录》卷下,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726页。
服食调六府,适其冷热之宜。
――《太上保真养生论》,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729页。
道学当念菜食为常。
――《无上秘要》卷45《玉清上元戒品》,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8册 ......
饮食营养,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不仅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还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帮助身体生长发育,促进长生寿老。道教是追求长生的宗教,认为"天地之间,以人为贵。言贵者,异于万物也。人之所重者荣显,所宝者性命" 。同时指出,"食为命之基,不可斯须去之也" 。道教徒认识到饮食对健康长生的作用,所以对饮食十分重视。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他们既吸纳古代饮食文化的成就,也注意自己创造,形成了开放又有特色的道教饮食养生文化。《道藏》中有关饮食养生之论述众多,现择取精粹,以飨读者。
沉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4页。
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4页。
莫强食,莫强酒。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6页。
厨膳勿使脯肉丰盈,常令俭约为佳。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6页。
美食须熟嚼,生食不粗吞。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6页。
食上不得语,语而食者,常患胸背痛。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7页。
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7页。
衣食寝处皆适,能顺时气者,始尽养生之道。故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须知一日之忌,暮无饱食;一月之忌,晦无大醉;一岁之忌,暮无远行。终身之忌,暮无燃烛行房。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8页。
饥忌浴,饱忌沐。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81《养性》,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69页。
恬淡无欲养华根,服食玄炁可遂生。还返七门饮太渊,通我喉咙过清灵,问于仙道与奇功,服食灵芝与玉英。
――晋《太上黄庭外景玉经》下,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9页。
每日所须食之物,宜与本命神吃,尤加福寿。
――《上清黄庭养神经》,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95页。
服饵草木金石,以固其形,而不知草木金石之性,不究四时逆顺之宜,久而服之,反伤和气。远不出中年之内,疾害俱生。
――唐施肩吾《养生辨疑诀》,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29页。
虽常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之道,不欲饱食便卧,及终日久坐,皆损寿也。人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人食毕,当行步踌躇,有所修为为快也。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动故也。
――《太清道林摄生论》,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31页。
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
――《太清道林摄生论》,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31页。
食后以手摩面腹,令津液流通。
――《太清道林摄生论》,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33页。
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踰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亦切。多则切伤,少则增益。
――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卷上,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45页。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莫强食饮,莫大沉醉,莫大愁忧,莫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卷上,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45页。
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
――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卷上,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45页。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去肥浓,节咸酸,减思虑,损喜怒,除驰逐,慎房室。
――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卷上,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46页。
厚味脯腊,醉饱厌饫,以致聚结之病。
――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卷上,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46页。
不饥勿强食,不渴勿强饮。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勿过极,少勿至饥。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饱食。
――晋葛洪《抱朴子养生论》,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55页。
饮酒忌大醉,诸疾自不生。食了行百步,数将手摩肚。
――唐孙思邈《保生铭》,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68页。
酸味伤于筋,辛味损正气,苦则损于心,甘则伤其志,咸多促人寿,不得偏耽嗜。
――唐孙思邈《保生铭》,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668页。
饮食者,所以资养人之血气。血则荣华形体,气则卫护四肢。精华者,为髓、为精;其次者,为肌、为肉。
――五代蒲虔贯《保生要录》,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710页。
上士不惑,牢固性命,寡思虑而远声色,节饮食而去奢侈;中智之人尚未能去其太甚;下智之人,恣其情性,不知禁忌,贪色好财,败其元和之正气,遂使大约侵克,必其然欤。
――宋刘词《混俗颐生录》卷下,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726页。
服食调六府,适其冷热之宜。
――《太上保真养生论》,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3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729页。
道学当念菜食为常。
――《无上秘要》卷45《玉清上元戒品》,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28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4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