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01362
中医病证术语标准国际化的新趋势与应对策略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14期
     我国应以中医病证术语标准的国际化为突破口,努力将中医疾病、证候及分类整体、独立地纳入国际疾病分类(ICD),而不能混杂于所谓“东亚传统医学”之类的传统医学中,如此才能体现中医药理论的完整和本源性,保证我国中医药标准的主导地位。

    近年来,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工作发展迅猛,成绩显著,但也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作为基础和核心的中医病证名词术语标准,在国际化的进程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积极应对。

    从《中医病案书写规范》到《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20世纪90年代初,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有关专家开始了中医药学术及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探索工作。1991年,《中医病案书写规范》制定实施。1992年,以第一个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出台为肇始,拉开了中医疾病证候名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序幕。1995年,经原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正式出台。1997年3月4日,原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和治法部分,并于同年10月1日起实施。
, 百拇医药
    回顾上世纪90年代的中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历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与经验:

    突破了既往以编著中医药辞典、教科书、百科全书和学术著作等为主体的标准化、规范化形式,强调以中医临床应用需要为主导。

    在各类标准的研究制定过程中,逐步增强中医药行业人员的标准化意识,十余年来,中医药行业对中医药标准化重要意义的认识有了显著的提高。

    中医药标准化建设需要得到国家中医药行业主管部门及国家标准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上世纪90年代期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先后发布的一系列标准、规范,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作为具有自主创新科研含量的标准项目更是于2006年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荣获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发的首届“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这是所有受表彰的79项标准项目中唯一的中医药标准,也是整个医药卫生领域唯一的获奖项目。
, 百拇医药
    标准化建设对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中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甫一问世,即被日本某传统医学机构翻译成日文。韩国将所有的中医疾病、中医证候纳入了《韩国疾病分类代码(KCD)》中。目前,欧美一些中医药院校逐步采用中国有关中医药国家标准。有关中医药标准在国内外中医药科研、学术论文中也得到广泛引用。

    笔者于2007-2008年在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期间,曾数次与世界卫生组织总部信息、证据和研究部门有关负责术语与分类项目的官员接触,并在相关工作会议上,以中医药标准化进程亲历者的身份介绍了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进展,特别是中医疾病、证候术语标准的建设情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规定,相关卫生健康国际标准和技术指南均须由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制定或认可。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负责术语与分类的项目官员认为:传统医学在医疗实践中产生的信息与现代医学信息同等重要,都应当加以收集、整理、分析,从而促进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该官员明确表态要将传统医学信息纳入国际疾病分类(ICD)的制定之中,其中将包括中医疾病、证候等信息。但由于世界传统医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以一种传统医学术语分类和编码来概括所有的传统医学信息。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术语与分类项目处将与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处合作,选择成员国中具有标准化工作基础、条件成熟的传统医学,共同开展传统医学疾病与分类的研究制定工作。由此可以认为,中医疾病、证候术语标准的国际化将成为必然。
, 百拇医药
    这一新的发展趋势意义重大,既表明了中医药的科学价值将得到国际上的进一步认同,同时也意味着中医疾病、证候术语标准的国际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医病证术语标准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笔者认为中医病证术语标准的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两个方面:国内标准化工作基础与国际合作方式。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然而,在国际化挑战与机遇面前,仍有诸多不足。表现为:

    一是现行的中医病证术语类国家标准有待修订。各类“准标准”(指未经国家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批准,但在行业内流传、使用者)比比皆是,加之术语遴选原则不一,歧见纷出,致使中医药术语尚未能得到完全的统一。原因之一在于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资源不够集中,缺乏统一、权威的国家中医药标准化信息网络服务平台。
, http://www.100md.com
    二是缺乏一支既掌握中医药知识又具备标准化和信息化专业能力的人才队伍。特别是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外语语言能力与政策水平更是不可或缺的必备条件。如果没有一批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国际合作经验以及政策水平的人才,就无法对话、协商和谈判,最终解决争端,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中医药国际地位和影响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国际合作方面,必须引起我国有关部门与专家足够重视的是:在与相关政府、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中,应持有一定的策略,避免本属于我国自主创新的中医药标准为他人所窃取利用。

    例如,一些组织和个人针对我方积极推动中医药标准国际化进程和不了解国际组织的工作程序等情况,以合作、研究等各种名义和手法,侵占我国中医药标准化成果,企图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尤需注意的是,一些国家和地区,虽然承认中医药对所在国传统医学有着历史的和现实的深远影响,但仍然采取种种手段和方式(如在名称上采用“东方医学”、“东亚传统医学”等),处心积虑地图谋淡化、模糊和削弱我国中医药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和影响,使不了解历史的人们产生模糊和错误的印象。因此,在与外方及有关国际组织合作过程的始终,对此都应保持高度警惕,必须从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来看待和处理中医药标准国际化进程中这一不可回避的重要挑战。
, 百拇医药
    推动中医药标准国际化进程的几点对策

    面对中医药标准国际化的新趋势,毫无疑问,我国应以开放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定,努力掌握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的主导权,突出中医药标准的主体性和本源性,从而在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更深程度上奠定我国中医药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首先,在中医药标准国际化进程中,我们必须把握好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原则的坚定性就是要求必须坚持推进中医药标准国际化,但决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决不能为了中医药标准的国际化而丧失了我国中医药的整体性、本源性和主导性。策略的灵活性,就是要求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促使有关因素向有利于推进中医药标准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进一步加强我国中医药标准的建设,为中医药标准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方面要整合近年中医药术语标准化研究的项目与成果,按照我国《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中规定国家标准实施5年,要进行复审的要求,尽快做好相关中医药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避免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要整合优化全国中医药标准信息资源,尽快建立统一、权威的国家中医药标准化信息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全行业提供高效、便捷、准确的标准信息服务。
, 百拇医药
    第三,要切实加强中医药标准化队伍建设,造就一批中医药标准国际化的人才。组织和培养一支由临床、科研、信息、语言、计算机和行政管理等人员共同参与的标准化队伍。

    第四,加强中医药标准化与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结合。确立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在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战略中的地位。

    众所周知,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传统医学起源于我国的中医药,虽有“汉医”、“汉方医学”或“东洋医学”以及“韩医”、“高丽医学”等诸多称谓,但掩盖不了其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的历史真相。概而言之,中医药至今仍然在这些国家传统医学中占有极大的比例,特别是在中医的疾病、证候等术语的使用上更占有主导地位。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我国应以中医病证术语标准的国际化为突破口,努力将中医疾病、证候及分类整体、独立地纳入国际疾病分类(ICD),而不能混杂于所谓“东亚传统医学”之类的传统医学中,如此才能有利于维护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体现中医药理论的本源性,保证我国中医药标准的主导地位。(作者注:本文得到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处张小瑞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朱文锋教授的指导和帮助,谨表谢忱。), 百拇医药(吴厚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