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治大病 从汗中辨疾病
《内经》曰:“汗为心之液”,是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医学研究表明,汗与人的生理、病理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汗可以调节体温,调整体液,排泄体内废物,使皮肤表面保持酸性,防止某些细菌对人体的侵袭。然而,出现下述症候时,出汗就为异常了。
表证无汗 多属外感寒邪。因寒主收敛,使腠理致密,汗孔闭塞所致。宜发汗解表治之。
表证有汗 多属外感风热,卫阳虚弱所致。因风热开泄,热性升散,均可使腠理疏松而汗出。宜散风解肌治之。
盗汗 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谓之盗汗。多因阴虚所致,阴虚则阳亢,阳热亢盛,蒸发阴津而为汗。宜养阴生津治之。
自汗 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多因气虚卫阳不固所致。宜益气固表治之。
大汗 大量出汗,津液大泄。若因高热、烦渴、饮冷、脉洪大者为阳热内盛,迫汗外泄的实热证,宜清热解渴治之。若大冷、脉微欲绝等症为阳气将绝、元气欲脱、津随气泄的危险证候,宜迅速回阳救逆急救之。
战汗 先全身战栗,几经挣扎而继之汗出,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头汗 汗多限于头部,多由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治则须辨证。
胸汗 心前区周围常有汗出者多因忧思惊恐过分而伤及心脾所致,以致心不主血、脾失统血才汗出增多。宜补养心脾治之。
手足心汗 此汗亦可为生理现象。但若汗出过多,又兼口干咽燥、便秘尿黄、脉细等,是阴经郁热熏蒸所致。
冷汗 多因阳虚、卫气不足、肌表不固所致。
热汗 多由外感风热或内热蒸迫所引起。 (张宝华), 百拇医药
表证无汗 多属外感寒邪。因寒主收敛,使腠理致密,汗孔闭塞所致。宜发汗解表治之。
表证有汗 多属外感风热,卫阳虚弱所致。因风热开泄,热性升散,均可使腠理疏松而汗出。宜散风解肌治之。
盗汗 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谓之盗汗。多因阴虚所致,阴虚则阳亢,阳热亢盛,蒸发阴津而为汗。宜养阴生津治之。
自汗 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多因气虚卫阳不固所致。宜益气固表治之。
大汗 大量出汗,津液大泄。若因高热、烦渴、饮冷、脉洪大者为阳热内盛,迫汗外泄的实热证,宜清热解渴治之。若大冷、脉微欲绝等症为阳气将绝、元气欲脱、津随气泄的危险证候,宜迅速回阳救逆急救之。
战汗 先全身战栗,几经挣扎而继之汗出,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头汗 汗多限于头部,多由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治则须辨证。
胸汗 心前区周围常有汗出者多因忧思惊恐过分而伤及心脾所致,以致心不主血、脾失统血才汗出增多。宜补养心脾治之。
手足心汗 此汗亦可为生理现象。但若汗出过多,又兼口干咽燥、便秘尿黄、脉细等,是阴经郁热熏蒸所致。
冷汗 多因阳虚、卫气不足、肌表不固所致。
热汗 多由外感风热或内热蒸迫所引起。 (张宝华),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