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一医院孙曾拯,与皮肤科共光荣!
2007年11月3日,晚6:30,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80周年科庆现场,容纳300余人的大厅座无虚席。
当皮肤科老主任孙曾拯教授接过院领导颁发的“终生成就奖”后,发表获奖感言时,他动情地说:“今天是皮肤科80岁,也恰好是我80岁的生日,我与皮肤科同龄,这个奖让我永远与皮肤科共光荣!”此时,老院长也特意送来了一副满怀深意的对联为孙曾拯教授祝寿:“天生巨匠施神手,安得苍生满目春”。顷刻间,掌声雷动,不少人激动地站起来鼓掌。这掌声中饱含着敬意,凝聚着皮肤科人对老主任的一份深情,这掌声里也充满着对这位长者最真心的祝福。
这位资深的皮肤专家,究竟与市一医院皮肤科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创业与坚守:亲自上街敲锣,亲历皮肤科的二次创业
1927年,市一医院的前身为“汉口市立医院”,建院伊始就开设有皮肤花柳科。解放后,医院命名为”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优势,文革前已在武汉市小有名气。1953年,从河南医学院毕业的孙曾拯怀着医学理想来到武汉,成为市一医院皮肤科的一名普通医生,从此开始了他漫长而精彩的医海生涯。1970年,武汉市第一医院整体搬迁至湖北郧阳十堰市,当时还是主治医师的孙曾拯留了下来,植根于这块土地。
, 百拇医药
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孙教授感慨万千。为支援三线建设,医院整体搬迁,当时市民都以为市一医院搬走了,不少皮肤病人也口口相传,病人量锐减。孙曾拯想:不能让皮肤科的牌子就这么没了!于是,他拿起一块小锣,在医院门口敲了起来,“看病还能来这里,一医院皮肤科还看病!”就这样,病人渐渐多了起来,皮肤科的一些诊疗方法得到了较好传承,为后来医院迁回武汉,皮肤科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孙教授的带领下,皮肤科开始了二次创业。他远见卓识,当别人注重临床时,以他为首开辟了真菌、病理和免疫学实验室,为科室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他提出的“人有我无,人有我全,人全我精,人精我廉”的发展理念,成为一医院皮肤科发展永不停歇的号角。
谈到今天的皮肤科,孙教授欣慰地说:“在大家的努力下皮肤科的成绩有目共睹,全国首批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有我们,全国皮肤科“四强”也有我们。”
执着与奉献:年过半百终入共产党,年过花甲亲自上街义诊
在十七大学习期间,孙曾拯教授坚持与普通党员一样参加组织生活,畅谈党的方针、政策,还认真的做笔记。说起孙曾拯教授入党,那是一段曲折而执着的路,他积极要求入党10余年,凭借着对党的一片忠诚,终于在年过半百之时,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孙教授数十年如一日,对自己要求严格,只要是来挂号来找他看病的病人,都要全部看完再下班,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孙教授说:“我们的病人很多是从外地甚至外省慕名而来的,病痛已经让他们饱受煎熬了,我们再怎么辛苦,只要是能克服的都要尽量减少患者的麻烦。”如今的皮肤科人也继承了他的传统,虽然每天门诊量高达千余人次,皮肤科的大夫也是看完病人才下班,下班时间永远配合病人的需要。
, 百拇医药
50岁的王女士,患有慢性湿疹,长期在孙教授那里治疗。她说:“每次门诊看病都要排一个小队,我们老病人都会自发的维持秩序,看到孙教授这么大年纪还为患者看病已经够辛苦了,不能因为排队不好影响他。”在孙教授这里,他就用和蔼的态度,耐心的问诊,周到的服务让人们自然而然地有序起来,处处都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氛围。
无论是报社组织的专家义诊,还是大型的公益活动,只要提出想让他义诊,孙教授总是微笑着满口答应。每次只要是孙教授义诊,排队的队伍总是最长的,那场面往往可以用水泄不通来形容,他甚至整个上午连水都喝不上几口,但他还是微笑着面对着病人。
专业与热爱:潜心钻研皮肤病,人赠外号“孙皮肤”
孙曾拯教授热爱他的工作,也将他全部的心力,毫无保留的投入其中。现在,孙主任除了坚持坐专家门诊,还坚持主任查房,指导疑难病症的治疗。对年轻医生,他也关怀提携、学术上有问题,他也喜欢与年轻人一起探讨,用他多年的经验来启迪大家。
, 百拇医药
孙教授在皮肤病领域较深的造诣早有公认,人们送给他一个响亮的外号:“孙皮肤”。对于皮肤病复杂的机理,他总能用浅显的道理给患者说明白,并指导患者正确看待病情,最终战胜病魔。一位8岁的小女孩头发掉的厉害,家长十分着急,带到孙教授这里看病,结果被告之是因为小女孩学习压力大,用拔头发来缓解压力,这才找到了问题的本质。还有一个9岁的男孩,甲沟炎总也好不了,孙教授发现他有咬指甲的习惯,也是心理问题造成的。还有一个60多岁的老人,退休干部。自认为10年前曾吃过米猪肉,以致米猪肉的虫子在皮肤上生长,感到总有“虫子”在里面爬。于是自己把自己的皮肤掐得伤痕累累。孙主任说,这其实是寄生虫妄想。对于这样的一类病人,孙教授称之为有”癖”,如第一个女孩子是拔毛癖、第二个男孩子是咬甲癖,那个老人是恐虫癖,这些“癖”属于自身强迫性神经功能症。他们需要的更多是心理治疗,对待这样的病人要多听他们倾诉,消除他们的顾虑,做思想工作,指导家人一起努力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纠正不良的习惯。辅助药物治疗,才能起到治本的作用。正是有这样一份专注的心,和病人交朋友,才能最终战胜病魔。
“孙皮肤”的称号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无数慕名而来的皮肤病患者宁可早上四五点钟起床,也要排到他的号。80岁的他仍然不辞辛劳,坚持常年看门诊。对待他的病人,他总是耐心又细心,尽量多跟病人交代几句,尽量多听病人的倾诉,尽量用最便宜的药解决最复杂的皮肤问题;对皮肤科,“他有着最亲切和深厚的感情,也是这种奔放的热情,让他与皮肤科一样永远年轻”。也许从孙教授的行动和真挚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明白很多很多……, http://www.100md.com
当皮肤科老主任孙曾拯教授接过院领导颁发的“终生成就奖”后,发表获奖感言时,他动情地说:“今天是皮肤科80岁,也恰好是我80岁的生日,我与皮肤科同龄,这个奖让我永远与皮肤科共光荣!”此时,老院长也特意送来了一副满怀深意的对联为孙曾拯教授祝寿:“天生巨匠施神手,安得苍生满目春”。顷刻间,掌声雷动,不少人激动地站起来鼓掌。这掌声中饱含着敬意,凝聚着皮肤科人对老主任的一份深情,这掌声里也充满着对这位长者最真心的祝福。
这位资深的皮肤专家,究竟与市一医院皮肤科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创业与坚守:亲自上街敲锣,亲历皮肤科的二次创业
1927年,市一医院的前身为“汉口市立医院”,建院伊始就开设有皮肤花柳科。解放后,医院命名为”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优势,文革前已在武汉市小有名气。1953年,从河南医学院毕业的孙曾拯怀着医学理想来到武汉,成为市一医院皮肤科的一名普通医生,从此开始了他漫长而精彩的医海生涯。1970年,武汉市第一医院整体搬迁至湖北郧阳十堰市,当时还是主治医师的孙曾拯留了下来,植根于这块土地。
, 百拇医药
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孙教授感慨万千。为支援三线建设,医院整体搬迁,当时市民都以为市一医院搬走了,不少皮肤病人也口口相传,病人量锐减。孙曾拯想:不能让皮肤科的牌子就这么没了!于是,他拿起一块小锣,在医院门口敲了起来,“看病还能来这里,一医院皮肤科还看病!”就这样,病人渐渐多了起来,皮肤科的一些诊疗方法得到了较好传承,为后来医院迁回武汉,皮肤科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孙教授的带领下,皮肤科开始了二次创业。他远见卓识,当别人注重临床时,以他为首开辟了真菌、病理和免疫学实验室,为科室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他提出的“人有我无,人有我全,人全我精,人精我廉”的发展理念,成为一医院皮肤科发展永不停歇的号角。
谈到今天的皮肤科,孙教授欣慰地说:“在大家的努力下皮肤科的成绩有目共睹,全国首批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有我们,全国皮肤科“四强”也有我们。”
执着与奉献:年过半百终入共产党,年过花甲亲自上街义诊
在十七大学习期间,孙曾拯教授坚持与普通党员一样参加组织生活,畅谈党的方针、政策,还认真的做笔记。说起孙曾拯教授入党,那是一段曲折而执着的路,他积极要求入党10余年,凭借着对党的一片忠诚,终于在年过半百之时,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孙教授数十年如一日,对自己要求严格,只要是来挂号来找他看病的病人,都要全部看完再下班,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孙教授说:“我们的病人很多是从外地甚至外省慕名而来的,病痛已经让他们饱受煎熬了,我们再怎么辛苦,只要是能克服的都要尽量减少患者的麻烦。”如今的皮肤科人也继承了他的传统,虽然每天门诊量高达千余人次,皮肤科的大夫也是看完病人才下班,下班时间永远配合病人的需要。
, 百拇医药
50岁的王女士,患有慢性湿疹,长期在孙教授那里治疗。她说:“每次门诊看病都要排一个小队,我们老病人都会自发的维持秩序,看到孙教授这么大年纪还为患者看病已经够辛苦了,不能因为排队不好影响他。”在孙教授这里,他就用和蔼的态度,耐心的问诊,周到的服务让人们自然而然地有序起来,处处都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氛围。
无论是报社组织的专家义诊,还是大型的公益活动,只要提出想让他义诊,孙教授总是微笑着满口答应。每次只要是孙教授义诊,排队的队伍总是最长的,那场面往往可以用水泄不通来形容,他甚至整个上午连水都喝不上几口,但他还是微笑着面对着病人。
专业与热爱:潜心钻研皮肤病,人赠外号“孙皮肤”
孙曾拯教授热爱他的工作,也将他全部的心力,毫无保留的投入其中。现在,孙主任除了坚持坐专家门诊,还坚持主任查房,指导疑难病症的治疗。对年轻医生,他也关怀提携、学术上有问题,他也喜欢与年轻人一起探讨,用他多年的经验来启迪大家。
, 百拇医药
孙教授在皮肤病领域较深的造诣早有公认,人们送给他一个响亮的外号:“孙皮肤”。对于皮肤病复杂的机理,他总能用浅显的道理给患者说明白,并指导患者正确看待病情,最终战胜病魔。一位8岁的小女孩头发掉的厉害,家长十分着急,带到孙教授这里看病,结果被告之是因为小女孩学习压力大,用拔头发来缓解压力,这才找到了问题的本质。还有一个9岁的男孩,甲沟炎总也好不了,孙教授发现他有咬指甲的习惯,也是心理问题造成的。还有一个60多岁的老人,退休干部。自认为10年前曾吃过米猪肉,以致米猪肉的虫子在皮肤上生长,感到总有“虫子”在里面爬。于是自己把自己的皮肤掐得伤痕累累。孙主任说,这其实是寄生虫妄想。对于这样的一类病人,孙教授称之为有”癖”,如第一个女孩子是拔毛癖、第二个男孩子是咬甲癖,那个老人是恐虫癖,这些“癖”属于自身强迫性神经功能症。他们需要的更多是心理治疗,对待这样的病人要多听他们倾诉,消除他们的顾虑,做思想工作,指导家人一起努力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纠正不良的习惯。辅助药物治疗,才能起到治本的作用。正是有这样一份专注的心,和病人交朋友,才能最终战胜病魔。
“孙皮肤”的称号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无数慕名而来的皮肤病患者宁可早上四五点钟起床,也要排到他的号。80岁的他仍然不辞辛劳,坚持常年看门诊。对待他的病人,他总是耐心又细心,尽量多跟病人交代几句,尽量多听病人的倾诉,尽量用最便宜的药解决最复杂的皮肤问题;对皮肤科,“他有着最亲切和深厚的感情,也是这种奔放的热情,让他与皮肤科一样永远年轻”。也许从孙教授的行动和真挚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明白很多很多……,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