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程控优化方略
■ 提要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程控优化,可即刻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心室功能,增强CRT疗效
★ CRT术后最佳程控优化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应因人而异进行个体化程控
★ 超声心动图测定血流动力学,结合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评估心脏机械不同步,成为目前评价CRT程控优化后左室功能的主要方法
★ AV间期优化是指在最可能短的AV间期内实现最充分的心室充盈,最大程度改善心脏功能
★ 通常在AV间期优化后,再进行VV间期的优化。左右心室同步起搏可改善心室内和心室壁内不同步情况,提高左室收缩功能
图1 AV间期优化前后的二尖瓣血流频谱图
CRT术后,将180 ms的AV间期程控至120 ms后,可见心脏舒张期充盈时间延长,心房充盈期延长。
图2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分析室壁运动
CRT治疗前,心脏前间隔、室间隔下段及前侧壁运动不同步,CRT治疗后显著改善。
AV间期优化方法
1. Ritter’s法:在保证双心室完全起搏前提下,分别用长AV间期(A-VL)和短AV间期(A-VS)起搏,同时在心尖四腔切面上用脉冲多普勒记录经二尖瓣前向血流频谱,分别测量QRS波起点至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峰)终点时间Q-AL和Q-AS,优化的AV间期为A-VS+[(A-VL+Q-AL)-(A-VS+Q-AS)]。
2. 主动脉或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在心尖五腔切面上记录主动脉瓣前向血流频谱,测量其VTI。VTI最大时的AV间期即为优化的AV间期。
3. 二尖瓣血流VTI:记录二尖瓣前向血流频谱,测量其VTI。VTI最大时的AV间期即为优化的AV间期。该方法与有创性心室内压力变化率评价相关性较好。
4. 舒张充盈时间:二尖瓣舒张早晚期血流速度峰值(E峰与A峰)频谱完整、分离、峰值最大、左心室充盈时间最长、二尖瓣反流程度最小时所对应的AV间期最佳。
VV间期优化方法
1. M型超声:取胸骨旁长轴,或胸骨旁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测量室间隔收缩末与左室后壁收缩末的时间差(SPWMD),最小SPWMD时的VV间期为最佳VV间期。
2. 主动脉或左室流出道VTI:心尖五腔切面上记录主动脉瓣前向血流频谱,测量其VTI。VTI最大时的VV间期为优化的VV期。
3. TDI评价心室功能或同步性:采集心尖四腔、二腔和三腔切面连续3个心动周期,QRS起点至左室12节段收缩期速度峰值时间,计算左室内不同步指数。此外,还可应用组织同步显像(TSI)色彩半定量计算12节段TSI指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