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中医预防 > 治未病
编号:11601039
《内经》营养观符合治未病理念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22期
     传统中医学理论体系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现代营养学的学术思想及内容。若泛泛而论,人类日常生活所依赖的“五谷”、“五果”、“五畜”、“五菜”都具有其各自的性、味特征和调理脏腑经络、精气血阴阳的效能。《内经》的“五味入口,藏于肠胃,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就是中医营养学的原生理念。不同类型的饮食五味所入脏腑靶位及其所产生的效能是不同的,因为“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即所谓不同性味的饮食物在进入人体后首先入归的脏腑靶位有所不同,因而发挥着“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等不同的调理效能。《内经》认为,即或同一性、味的饮食物,也可入归于不同的脏腑靶位而产生别样的调理效能,如“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豖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耎,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此处虽然论述的是五脏病后的饮食调养,但属现代营养学的内容。

    《内经》还认为,性味类型不同的饮食物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会对人体不同的脏腑靶位产生着差异较大的调理效能,因而在日常生活中,结合个体体质的差异,在选择具有不同调理功效的饮食物时,要注意“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此正是上文援经文所言的“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之意。

    就中医学知识体系而言,饮食物的“营养”概念具有广狭两义。狭义的“营养”指饮食物的性、味及其所涵成分对人体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阴阳所产生的调适效能。如酸味饮食物能入肝、养肝、调理肝,苦味饮食物能入心、养心、调理心,甘味饮食物入脾、养脾、调理脾,辛味饮食物入肺、养肺、调理肺,咸味饮食物入肾、养肾、调理肾等等。若就广义“营养”而言,在遵循因人、因时、因地施养原则下,根据不同年龄梯段各人脏腑“坚脆、偏正、刚柔”的不同禀质,再结合地域的和季节气候的差异,合理适量地选择各种不同类型和性味调理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阴阳效能的饮食物,才是最具“营养”价值的。因为“五味入胃”,虽然“各归其所喜”,只有按上述“营养”观进行饮食调理,才能产生“久而增气,物化之常”的营养效果。“生病起于过用”,如若“气增日久”,则可能造成“夭之由也”之害。《内经》为了确立其合理的膳食营养观,多次反复地列举实例加以论证。就饮食物摄取不当对人体一般性的病理伤害而言,“多食咸则血脉凝泣而色变,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这是仅就长期偏嗜、过食而违反《内经》营养理念所造成的“五味之所伤”。《内经》还例举了因违反营养理念而招致某些特殊病症,强化其正确营养观,如对脾瘅病转化为消渴,甚至后期并发下肢溃疡的举例即属此例,其中认为罹患此病之人,必因“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而口甘),转为消渴”,正因为此类病症的患者因“数食甘美而多肥”,所以才有“高梁(通‘膏粱’)之变,足生大丁(通‘疔’)”的病理变化。《内经》作者通过大量实例,强化其合理、适量、因人、因时、五味和调的特有营养观。《内经》的营养观内涵,与其所要求的“治未病”原则相符合。因为任何高超的治病手段和方法,都不过是在人体罹病后实施的“亡羊补牢”、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干预,但无法弥补疾病给人体已经造成的伤害。因此将仅知治病的医生斥之为“工”,而将通晓并善于“治未病”者尊之为“圣人”、“真人”、“至人”、“贤人”,充分凸显了“未病先防”、“防重于治”的科学理念。, 百拇医药(张登本 陕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