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保健中心 > 地震与健康
编号:11600349
灾后须防“饮食病”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31期
     地震发生后,庆幸灾民脱险之余,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灾后存在的健康问题。目前,卫生部门已经关注到诸如外伤、心理及传染病等问题,并采取了相关防治措施。而灾民获救后的“饮食病”,同样是值得重视的大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6医院针灸科主任张克镇医师。

    灾后的“饮食病”,不仅仅指食用不洁食物或水导致的传染病,还有更多的内容。二战时期不少遭受饥饿的幸存者获救时突然摄入高糖饮食后,出现水肿、呼吸困难和心力衰竭,导致不少人死亡,被称为“喂养综合征”。如何既避免上述悲剧重演,又能让脱险后的亲人及时补充到足够的营养?张克镇介绍,中医对此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早在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李杲在其《内外伤辨惑论》中就指出,大灾之后,“胃气亏乏久,一旦饮食大过感而伤人,而又调治失宜,其死也无疑矣”。许多人脱险后虽没有造成危及生命的后果,但“饮食失节,劳役所伤,因而饱食,内伤者极多”。因此,高度重视灾民饮食是十分必要的。

    张克镇还对灾后如何预防“饮食病”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要注意饮食调节。进食时遵循“先少后多、先慢后快、先盐后糖、多菜少饭、逐步过渡”的原则,以保护衰弱的脾胃渐渐适应。

    二、对于脾胃功能恢复慢或饮食不当已经致病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及当地具体环境以李杲的“补中益气汤”加减。即黄芪、白术、党参、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羌活、藿香、甘草等为主要成分进行加减治疗。

    三、人在营养缺乏与极度疲劳之后,正气虚弱,应避免在凉湿的地面上睡觉,这对预防包括风湿、消化系统病在内的很多疾病很有必要。

    四、根据中医经络学原理,可对如下穴位进行针刺或点按:足三里、内关、脾俞、胃俞、中脘、大肠俞、三阴交、丰隆、中脘、曲池等,可会对预防灾后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起到帮助作用,并且有副作用少、简单实用、安全可靠等优点。, http://www.100md.com(樊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