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死神战斗的天使——记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张泮林教授
张泮林教授查看经他救治脱险的14岁伤员陈雨秋
5月22日,记者来到了地震灾区四川省德阳地区什邡市,在第二人民医院坝子上的一顶帐篷中,我们见到了因在这场震灾中紧张救治伤员而曾经晕倒在手术台上的张泮林教授,听他讲述自己与死神战斗的经历。
死神向他逼近
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巨大的震波撼动了大地,离震中汶川县仅有50公里的什邡市所属村镇灾情惨烈。15时左右,周边受灾地区的大批重伤员源源不断地被送到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大出血、肝脾破裂、肠穿孔等随时可能致命的重伤比比皆是,不少伤员进入或者即将进入休克阶段,危情可谓千钧一发。
在那个下午,张泮林教授一直在参与最危重患者的抢救。“有好几个伤员因为伤势太重、失血太多而停止心跳,我们就不断地实施心肺复苏;有人恢复心跳以后心脏又停搏了,就再复苏……。就这样,我们一个一个地救。但那天下午,还是走了5个伤员。”说到这里,这位76岁的老医生不禁动容,从他苍凉的表情上我们读出当时情况的危急。稍后送来的一批腹部创伤严重的伤员,脾破裂、肠穿孔、全腹膜炎、腹膜后巨大血肿。“这批伤员,你救,就有生还的希望,你不救,他们必死无疑。”在那种情况下,根本来不及完善手术记录,张泮林也不记得自己做了多少台手术,就知道一台一台地做下去。此刻他没有料到,自己忙于与萦绕在伤员周围的死神战斗时,死神却悄悄逼近了他。
, http://www.100md.com
“那天,手术连续做到半夜,我感到有点不行了。”张泮林教授说到这里,指指自己的胸口,“我15年前就查出有冠心病。当那批伤员做到最后一台时,我就坚持不住了,感到自己心前区一阵阵发紧。”我当时感觉不妙,看到曾祥武院长在旁边,跟他要了两片硝酸甘油含在舌下,又上了手术台。手术进行了十几分钟,感觉越来越难受了,好像手和头脑都不是我自己的了,浑身大汗淋漓,恶心想吐,现在想起来,这是心源性休克的前兆。随后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
据普外科刘本绪医师介绍,该院抢救伤员是从5月12日下午4时左右开始的。当时医院七楼的手术室已经不能使用,医院就在门诊开辟了简易手术室,手术床就是诊室的检查床。当时伤员很多,医生不够时,或有疑难、复杂手术时,都要请张泮林教授上台。“记得在那天的夜里,我刚作完一台手术,来到走廊,看见张教授躺在走廊的椅子上,当时意识已经模糊,看上去情况不太好。大家迅速给他输氧、输液以及一些药品,曾院长守护在他身边。等我再完成一台手术出来看他时,他还不能辨认自己躺在哪里。我们很为他的身体状况担心”。
, 百拇医药
拯救年轻的生命
刚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张泮林并没有停下自己救死扶伤的脚步。“13日凌晨,我醒来后不过几小时的时间,什邡市受灾最惨烈的蓥华镇送来了一名重伤的14岁女孩。”这名女孩送来时并无外伤,因为呕吐咖啡色样液体引起医生注意。腹腔诊断性穿刺有液体,当即剖腹探查。当时外科的同事并没有打扰苏醒不久的张泮林教授。然而打开女孩的腹腔后,主刀的医生不禁一怔:十二指肠Treitz韧带部位有一个明显的穿孔,有15 cm长的肠管严重挫伤并一直延续到空肠起始段,局部的血管已经栓塞。修复这段肠管损伤的难度很大,一旦处理不好形成十二指肠瘘,就会“十瘘九死”。手术室中的医生不得不紧急求助躺在门口病床上的张泮林教授。
“您现在的状况上手术台行不行?”手术医生简要描述伤情后关切的询问。这时,张教授还在忍受阵阵袭来的恶心与眩晕,虽然感觉自己的头脑还是清醒的,但双手不很听使唤。他咬咬牙说:“你们在台上做,我在旁边看,根据伤情设计术式,指挥着做。”
, 百拇医药
张教授拖着虚弱的身体站上手术台,查看伤情后心里有了底。“当时我提出了三种术式,一种是胃和十二指肠部分切除后双造瘘;一种是将十二指肠引至体外游离后将内瘘变外瘘,但难度很高,一旦血供中断又要面对肠管坏死。权衡后,我们最终采取了第三种方案,就是将腹腔内的肠内容物充分引流,将穿孔肠段游离,只断后腹膜,不断系膜内的血管,寻找可以吻合的部位。”
张教授回忆当时的情况,仿佛正在阅读病例一样历历在目,“结果第三种方案走通了,游离后发现十二指肠的第四段有3 cm的肠管血供还好,正好可以将空肠近端牵引过来做端端吻合。”
随后,他还凭借丰富的经验,周密计划了引流的方式,保证十二指肠术后处于相对空虚的状态以保证血供。这台持续了近5个小时的手术结束后,“我们心里都有把握了,这个小伤员有八九成的机会活下来。”张教授这时的表情才稍稍放松。很难想象,这些周详的计划,是出自于一位刚刚脱离死神魔掌的老人,“为了确保小姑娘从这么重大的创伤和手术中挺过来,我们给予加强的静脉内营养,还凑钱给她买了一瓶非常紧缺的白蛋白。”
, 百拇医药
在此后的几天中,张泮林教授仍然处于全天待命的状态,任何疑难手术、会诊,他都保证24小时随叫随到,并且经常参加查房,确保伤员术后的康复。
记者随同张教授来到恢复中的陈雨秋床旁,漂亮的小姑娘一看到张爷爷就露出甜甜的微笑。记者问她:“你肚子还痛吗?”摇头,“你伤好后准备干什么呀?”“上学”,“将来做什么呀?”“当一个像张爷爷一样的医生”。
追忆峥嵘岁月
对于张泮林而言,这次地震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出生入死了。他1950年参加了抗美援朝,在枪林弹雨中走上了拯救生命的医学之路,从医护兵、护士到助理军医一步步走来。战争结束后,他在升学的抉择面前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医学,选择了外科,考入了久负盛名的华西医科大学。在此后的数十年杏林生涯中,他的足迹踏遍了蜀中大地,在成都、德阳、江油等多个教学医院,手把手带教了很多年轻医生,他们日后都成为所在科室的业务骨干。
, 百拇医药
76岁,如果换作一般的老人,多半会惜福、养生,享天伦之乐。而贯穿张泮林教授古稀之年的主线,则是奉献。
十几年前,张泮林教授从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退休后,拒绝了私营医院的高薪聘请,选择在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继续发挥余热。“我看重的不是金钱,而是精神生活的充实,要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才是人生的最大快乐。能为基层医院的发展增砖添瓦,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在他返聘到什邡的岁月中,他成为医院在学科发展方面的“高参”,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谈到张教授对医院的贡献时,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曾祥武院长说:“张教授退休后返聘来我们医院已经有14年时间,这期间我们从仅有10名医生的一级医院发展到1000多张病床的二级综合医院,尤其是外科具备了较强的实力,现有的五个外科病区就有100多名外科医生,300多张病床,很多人都获得了张教授的言传身教,他在育人方面功不可没。我本人上世纪70年代也曾在进修时受教于张泮林教授。我那时的印象是,张教授人很严谨、直爽,是个好老师。”
后记:记者与张泮林教授作别时,他站在帐篷门口向我们道别,门前悬挂着一只表达祝福的纸鹤。我们衷心地祝愿张泮林教授平安,并继续在救死扶伤的神圣事业中体会幸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