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不需大惊小怪
“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是词典里对“似是而非”的解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论,乍一听,好像言之有理,实际上并非如此。有些毫无科学根据,有些以偏概全,有些以讹传讹,还有些出于商业目的。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老板亨利?福特,为了鼓励人们尽量开车时曾经说过:“运动是没有用的。如果你的身体健康,就不需要运动;如果你生病,更不能运动。”
受那些似是而非的言论误导,轻则保健不成有损健康,重则危害生命。《家庭医生》从本期起,将陆续刊登生活中似是而非的言论,请您当“医生”给予指正。但由于医生是一种关乎人命的职业,为此,我们每期请一位专家当场给予评分,看看你是否合格。
小妮上小学一年级刚几天,上学的新鲜劲还没有过就生病了。开始时,有点发烧、咳嗽、流鼻涕、流眼泪,爸爸妈妈以为她感冒了,并没特别在意。谁知第二天,小妮的身上出了许多小疹子,妈妈赶紧带她去医院。医生检查后告诉她们,小妮患的病叫风疹,是一种传染性病毒感染,2~3天就会好的。接着医生给开了些清热解表的中药,并嘱咐要好好休息。如果仍然发烧,就暂时不要上学,但没有必要隔离。
, 百拇医药
回到家后,邻居们听说小妮出了“疹子”都很关心,纷纷来到小妮家慰问。张家婶婶看见小妮坐在台灯前看书,伸手就把灯关了,并说:“出了疹子不能见光,更不能看书。”李家奶奶则说:“赶快到药店买些芦根煮水喝,让她把疹子出透了。”王家大妈则在察看大夫刚开的药,并反复念叨着:“咦,怎么不见有抗生素呀?出疹子一定要吃抗生素,不然会引起心肌炎、肾炎什么的。”对门的刘伯伯更是小心谨慎:“不要开窗开门,多捂着点,不然疹子出不透。”
小妮的妈妈被七嘴八舌的劝告弄得手足无措,想想大家说得都有理,就赶快关上门窗,熄了灯,将小妮关在房间里休息,还给小妮盖上了厚厚的被子。接着,小妮妈妈又让她爸爸赶紧上医院找医生开点抗生素,顺便到附近药店买些芦根回来给小妮煮水喝。
主持人:小妮家的邻居们无疑都是热心人,一下子就给小妮的父母出了这许多主意。不过,各位邻居有关风疹的“风言风语”中却存在不少错误。亲爱的读者,您看出了其中哪些是错误的?请看本期第25页的专家评析。
, 百拇医药
主持人:亲爱的读者,给小妮当了一回医生后,请再来看看北京友谊医院儿科范慕蕾副主任医师是怎么说的。
错误一:出疹要避光
儿科出疹性疾病很多,有猩红热、水痘、麻疹、风疹等。小妮患的是风疹,是儿科疾病中常见的轻型病毒性急性传染病,3~5天就能痊愈。
有些出疹的孩子由于同时伴有结膜炎(风疹并不多见,麻疹患儿较多),因而出现畏光症状,即见光闭眼、流泪等。民间有出疹时见光多会影响患儿的视力甚至致盲的说法,因而认为小孩出疹时一定要避光。其实见不见光与疾病的发展并无关联,见光不会影响视力,更不会致盲。所以,出疹子要避光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即使是严重的麻疹,也没有必要避光。
相反,避光必定要密闭房间,这样会造成室内的空气流通不畅,增加患儿并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 百拇医药 错误二:出疹要吃抗生素
风疹属于病毒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发烧的患儿应卧床休息,吃流食或半流食,适当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对伴有咳嗽、咽痛、结膜充血的患儿,要对症治疗,但没必要服用抗生素。而且,风疹的并发症极少。风疹后数周,极少数患儿并发出血性肾小球肾炎,这也不是因没服抗生素所引起的,而是病毒感染所致。滥用抗生素反而影响人体正常菌群的平衡性,有可能帮助其他细菌的生长。
严重的麻疹易并发肺炎,猩红热是由链球菌感染所致,因此只是有这类出疹性疾病的患儿才要服用抗生素。
错误三:疹子要捂透
在儿童出疹性疾病中,以麻疹和猩红热相对较重。在确诊病情后,及时对症治疗,痊愈也很快。但是,在护理上需要安静的环境,患儿宜在家中疗养,且需要新鲜空气与阳光,当然应避免直接吹风。如患的是麻疹,则宜多喝温开水和热汤,既可促进血液循环,使皮疹很容易发透,又有利于清除体内毒素。而风疹只需多喝开水,即可很快消退,绝对不可以在不透风的房间里关着,而人为地使病情恶化。因为风疹患儿机体抵抗力差,此时空气不流通,在混浊的空气中极易合并呼吸道疾病。
此外,盖上厚厚的被子把疹子捂透的做法也不妥当,有些家长惟恐疹子捂不透,将孩子严严实实地包起来,使患儿出现高热惊厥。
错误四:芦根水能退疹
喝芦根水是孩子出麻疹时的一种常用辅助疗法。麻疹在中医中属于“温热病”的范畴。人体感染病毒后,蕴于肺脾二经,然后由内而外,由里达表,发出疹子。麻疹出疹期2~5日不等,因而在疹前期的治疗着重以发皮疹为主,此时给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芦根水可以使毒外透,避免内陷,以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而风疹的皮疹通常于发热的1~2天内出现,2~3天融合成片,4~6天即消退,无须饮用芦根水。小妮的爸爸买来芦根煮水,纯属多此一举。, 百拇医药
受那些似是而非的言论误导,轻则保健不成有损健康,重则危害生命。《家庭医生》从本期起,将陆续刊登生活中似是而非的言论,请您当“医生”给予指正。但由于医生是一种关乎人命的职业,为此,我们每期请一位专家当场给予评分,看看你是否合格。
小妮上小学一年级刚几天,上学的新鲜劲还没有过就生病了。开始时,有点发烧、咳嗽、流鼻涕、流眼泪,爸爸妈妈以为她感冒了,并没特别在意。谁知第二天,小妮的身上出了许多小疹子,妈妈赶紧带她去医院。医生检查后告诉她们,小妮患的病叫风疹,是一种传染性病毒感染,2~3天就会好的。接着医生给开了些清热解表的中药,并嘱咐要好好休息。如果仍然发烧,就暂时不要上学,但没有必要隔离。
, 百拇医药
回到家后,邻居们听说小妮出了“疹子”都很关心,纷纷来到小妮家慰问。张家婶婶看见小妮坐在台灯前看书,伸手就把灯关了,并说:“出了疹子不能见光,更不能看书。”李家奶奶则说:“赶快到药店买些芦根煮水喝,让她把疹子出透了。”王家大妈则在察看大夫刚开的药,并反复念叨着:“咦,怎么不见有抗生素呀?出疹子一定要吃抗生素,不然会引起心肌炎、肾炎什么的。”对门的刘伯伯更是小心谨慎:“不要开窗开门,多捂着点,不然疹子出不透。”
小妮的妈妈被七嘴八舌的劝告弄得手足无措,想想大家说得都有理,就赶快关上门窗,熄了灯,将小妮关在房间里休息,还给小妮盖上了厚厚的被子。接着,小妮妈妈又让她爸爸赶紧上医院找医生开点抗生素,顺便到附近药店买些芦根回来给小妮煮水喝。
主持人:小妮家的邻居们无疑都是热心人,一下子就给小妮的父母出了这许多主意。不过,各位邻居有关风疹的“风言风语”中却存在不少错误。亲爱的读者,您看出了其中哪些是错误的?请看本期第25页的专家评析。
, 百拇医药
主持人:亲爱的读者,给小妮当了一回医生后,请再来看看北京友谊医院儿科范慕蕾副主任医师是怎么说的。
错误一:出疹要避光
儿科出疹性疾病很多,有猩红热、水痘、麻疹、风疹等。小妮患的是风疹,是儿科疾病中常见的轻型病毒性急性传染病,3~5天就能痊愈。
有些出疹的孩子由于同时伴有结膜炎(风疹并不多见,麻疹患儿较多),因而出现畏光症状,即见光闭眼、流泪等。民间有出疹时见光多会影响患儿的视力甚至致盲的说法,因而认为小孩出疹时一定要避光。其实见不见光与疾病的发展并无关联,见光不会影响视力,更不会致盲。所以,出疹子要避光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即使是严重的麻疹,也没有必要避光。
相反,避光必定要密闭房间,这样会造成室内的空气流通不畅,增加患儿并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 百拇医药 错误二:出疹要吃抗生素
风疹属于病毒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发烧的患儿应卧床休息,吃流食或半流食,适当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对伴有咳嗽、咽痛、结膜充血的患儿,要对症治疗,但没必要服用抗生素。而且,风疹的并发症极少。风疹后数周,极少数患儿并发出血性肾小球肾炎,这也不是因没服抗生素所引起的,而是病毒感染所致。滥用抗生素反而影响人体正常菌群的平衡性,有可能帮助其他细菌的生长。
严重的麻疹易并发肺炎,猩红热是由链球菌感染所致,因此只是有这类出疹性疾病的患儿才要服用抗生素。
错误三:疹子要捂透
在儿童出疹性疾病中,以麻疹和猩红热相对较重。在确诊病情后,及时对症治疗,痊愈也很快。但是,在护理上需要安静的环境,患儿宜在家中疗养,且需要新鲜空气与阳光,当然应避免直接吹风。如患的是麻疹,则宜多喝温开水和热汤,既可促进血液循环,使皮疹很容易发透,又有利于清除体内毒素。而风疹只需多喝开水,即可很快消退,绝对不可以在不透风的房间里关着,而人为地使病情恶化。因为风疹患儿机体抵抗力差,此时空气不流通,在混浊的空气中极易合并呼吸道疾病。
此外,盖上厚厚的被子把疹子捂透的做法也不妥当,有些家长惟恐疹子捂不透,将孩子严严实实地包起来,使患儿出现高热惊厥。
错误四:芦根水能退疹
喝芦根水是孩子出麻疹时的一种常用辅助疗法。麻疹在中医中属于“温热病”的范畴。人体感染病毒后,蕴于肺脾二经,然后由内而外,由里达表,发出疹子。麻疹出疹期2~5日不等,因而在疹前期的治疗着重以发皮疹为主,此时给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芦根水可以使毒外透,避免内陷,以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而风疹的皮疹通常于发热的1~2天内出现,2~3天融合成片,4~6天即消退,无须饮用芦根水。小妮的爸爸买来芦根煮水,纯属多此一举。,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