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30582
他不再像干瘪的茄子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日 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一辈子夫唱妇随、恩恩爱爱的老夫妻,相依相伴40载后,突然闹起了别扭,十天半个月谁都不搭理谁,甚至闹起了分居,就连他们的儿子小郑都觉得很意外。

    两年前,老郑从局长的岗位上离休了,小郑和妻子怕爸爸不适应,想带他出去旅游。老郑哈哈一乐,说:“没事,工作了一辈子,正想歇歇呢,读读书,看看电视,我早就想这样闲一闲了。”

    果然,老郑在家闭门不出,真的像是颐养天年。儿子孙子星期天回来闹一闹,开始他也挺高兴,时间长了,大家渐渐发现老头子的脸色不好看了,脾气怪了起来,儿子谈什么话题老郑都反感,不是说“挣几个臭钱算什么,老子在你这个年龄早就是团长了”。就是说“见个外商还要打领带、穿西服,我什么人没见过,就是穿中山装那老外还得给我鞠躬”。还嫌儿子爱吹牛,嫌媳妇不会理财,嫌孙子没有规矩。就这样从看不顺眼,到心烦埋怨,直到张口骂人,经常把星期天的聚会搞得不欢而散。

    久了,大家都以为老头子做领导做惯了,指手划脚成了毛病。现在不在岗位上了,整天愿意一个人呆着,大概图清静吧,儿孙们就都不愿意回来惹他。老头子在家除了看看书,就是整天盯着电视看,从新闻联播到天气预报。困了就睡,睡醒了接着看,直到电视上说“再见”。上了床反而来了精神,睡不着了,哼哼着吊嗓唱京剧,唱着无趣,就又把老太婆吵醒。老太婆一辈子伺候他,吃喝拉撒样样管着,很少得到他的关心。以前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现在看他在家呆着,一点都不关心别人,骂得孩子们都不敢回来,现在家里清静了,又盯上了自己,就有些不耐烦。
, http://www.100md.com
    话不投机半句多。老两口不是拌嘴就是十天半个月不说一句话。有时老伴想让他下楼去散散步,他还嫌老伴唠叨。老伴终于失去耐性,由着老头子去,不再管他。仅仅过了一年,老郑从一个睿智、开朗、宽厚的长者,变成一个呆滞、木讷、狭隘的老人,身体也萎缩、弯曲,有点像干瘪的茄子。儿孙躲着,老伴怕他,家里家外他成了一个“孤家寡人”。当年上台做报告可以连说三个小时不停顿的“郑局长”,现在说话都有些吃力,与人交流都接不上茬,常常反应不过来。

    人怎么会老得这么快呢?老伴和儿孙们眼见着几年间判若两人的老郑头,担心起来,专门去请教了保健大夫。大夫询问了老郑头在家的情况后说:“人际交往、人际关系是人‘身在生活’、‘参与社会’的重要方式和标志。在交往中,人才能捕获各种信息,使头脑处于活跃兴奋的状态,才能‘心有所系’,‘体有所行’,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克服孤独、抑郁的干扰,从而变得豁达开朗。加之和谐、顺畅、友好的人际关系,能带给人温暖、友谊和快乐,对老年人无疑是一种莫大的安慰,所谓‘退休的世界也精彩’嘛!具体到你爸爸,你们应该多找一些他感兴趣的事与他交流,多关心他。还可以建议他到我这里来,我会给他具体有效的建议。”
, 百拇医药
    儿子问:“我爸这样发展下去,会怎么样?”

    保健大夫说:“你们知道吗,据统计,我国现有老年痴呆、精神分裂以及性情狂躁、抑郁患者,约3700万人,这与老年人少交往或不交往以及从岗位乃至生活、人生、事业、社会等各方面全面退休有一定关系。其中,老年人由于失落、不平衡等退休综合征的影响,有意自我封闭、心灰意懒,是引起多种病症的重要原因。因此,老年人重交往,重视老年人的交往,对老年人尤其是对离退休老人,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延缓老年痴呆,减轻狂躁、抑郁等症的重要方法和良药之一,也是预防老年病,促进老年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良方。”

    儿子说:“你能不能说得详尽一点?”

    保健医生说:“具体地说,就是应加强三种交往,注意一个方面。三种交往是:家庭交往。搞好老夫老妻之间的关系,相互多交心谈话,节制看电视时间;搞好与子女和孙辈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宽松的交往谈话气氛,保持经常往来,使老人有心可操,有事可做,有话可说,不彻底闲下来、静下来,这样忙些热闹些,有助于保持生命的一定张力,对老人很有好处。老年圈子内的交往。结伴远游、相邀聚会、同练太极拳或日聚一小时谈天说地,你来我往不间断,形成习惯成规矩,这样既能寻到乐趣,又可相互安慰,还能丰富生活;加之同龄人多有共同语言,投趣投缘,故对老年人的交往有着特殊的意义。社会交往。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走出家门投入社会,干一番老年事业,为社会做些贡献,增进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密切联系。这样既能使老年人精神饱满心胸开阔,对身心健康也大有益处。要注意的一个方面是,应注意交往的技巧、方式、学问、尺度,比如,互谅互让而不可太任性,相互尊重、客气而不可斤斤计较、争执斗气。要重新适应自己的角色,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平等友好待人,使自己乐于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使老年人的生活快乐与健康。”

    经过儿孙、老伴的耐心劝说,老郑头去看了保健医生,与医生做了一次深入交谈。半年后,老郑头逐渐调整好了自己的生活,恢复了以前的豁达、自信、乐观,成为一个忙碌而快乐的老人。,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