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紧急事故的处理
这次讨论的案例是一个交通意外造成的突发性化学品紧急事故。
邓智贵违反安全运输规定,翻车后造成自己和两个乡民受轻微的撞击和表皮擦伤;两个乡民被车上的化工原料泼到;农药、硫酸和其他一些化工原料流下山坡,随着雨水向储水库流去……环境受到污染。
由于本案例中邓智贵等人所受的机械性损伤比较轻微,处理办法在此前的有关小结中已介绍过,这里我们不作讨论。
对于只对机械性损伤做出处理,而没有注意到危险化学品对人员、环境造成危害的读者,希望阅读了这篇讨论小结以后,面对化学品紧急事故的威胁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应对。
最有效的做法是报警求助
化学品紧急事故是指在短时间内有毒化学品泄露到环境中,造成环境严重污染,人群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紧急情况,这是现代社会的公害之一。1984年印度博帕尔异氰酸甲酯泄露造成2500人急性死亡,就是化学品紧急事故的一个典型例子。
, http://www.100md.com
本次讨论的化学品紧急事故发生时虽只有两个乡民被车上的化工原料所伤,但车上所载的有毒化学品——农药、硫酸和其他一些化工原料,随着雨水正向储水库流去,使环境明显受到污染,如果处理不当,污染了水库的水源,将会直接和间接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更大损失。
因此,事故一旦发生,就要立即报警。
有读者提出“一面送伤员到医院治疗,一面挖土坑掩埋化学品”,来处理这一事故。这样做是错误的。首先,有毒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不会因为表面被掩埋而消除,它们对人群健康的威胁仍然存在;其次,受化学毒物污染的伤员,未经任何处理就送往医院,则有可能将化学毒物的污染范围扩大到医院和其他地方;另外,抢救者如没有任何防护,自身也可能会受化学毒物的伤害。
事实上,处理紧急化学事故,一般需要多个部门立即到现场协同处理,才能妥善地消除或防范事故造成的危害。
, 百拇医药 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损害
化学毒物对人体器官、系统所造成的损害是多方面的。人体暴露在受其污染的环境中,可因化学毒品的种类、毒性、接触部位、接触时间的不同而出现不同器官、系统,或多器官、多系统的损害,从而出现各种症状。所以首先必须弄清邓智贵运载的是哪些化学毒品。当然,在化学毒品事故现场昏迷的病人,也要与低血糖或脑外伤病人相鉴别。
河南项城市夏同领、安徽怀远县张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史振荣、广东广州军区林新平等读者特别注意到了化学毒物对人体损害的特殊性。
例如,光气等不易溶于水,一般不引起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病人可能被忽视,但十几个小时之后,甚至是在回家24小时之后,则可能有肺水肿发生。
化学性烧伤与热烧伤也有所不同,其损伤的程度和深度不是立即出现,而腐蚀性化学物被吸收后还可引起急性或迟发性中毒。受高腐蚀性、穿透性、油类、持续性化学物污染的人,特别需要注意清洁腋窝、腹股沟、头发、耳鼻孔、指甲等容易残留污染物的部位,防止不知不觉的损伤或吸收中毒。
, http://www.100md.com
进入胃肠道的化学毒物,可造成腐蚀和中毒双重损伤。某些化学物在胃中与胃酸相互作用,还可产生新的毒性物质。例如,氰化物与胃酸反应生成氢氰酸气体,可使未注意防护的救护人员中毒。
急性化学毒物所造成的器官损害,其实验室检查(如胸透、心电图、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在短期内常可显示正常。其异常结果常会延迟数小时或数天才发生。例如,化学毒物对肝脏的损害,其肝功能检查可能在2~3天后才出现异常结果。
化学品紧急事故的现场处理
广东珠海市张庆海,福建霞浦县陈玲彬、福州市汪海澜,湖南湘潭市胡站,上海市吴作伟、陈基敏等读者说得对,“像这样已经导致水库水源受有毒化学品污染的事故,必须在有权威的行政领导指挥下,成立由卫生医疗、环保、工业、交通、公安等部门组成的事故处理指挥部,领导事故的处理工作,如查明事故原因,清除污染;识别、区分污染的地区和程度,保护暴露的人群;将有危险的地区、物品加上明显的标志,并且在必要时进行交通管制;抢救伤员并保护其他人群不受侵害”。
, 百拇医药
下面介绍一些化学品紧急事故现场处理的有关常识,作为对参与案例讨论的读者来信的解答。
1.事故现场的区域划分
通常应将发生事故的地区划分为三个部分:污染区、缓冲区和清洁区。
污染区污染严重,人若直接暴露在此地区,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只有受过训练的救护人员才能进入此区。对受害者的抢救也只在简单的急救后,立即转移到缓冲区。救护人员应戴防毒面具、手套,穿隔离衣。
缓冲区在污染区外,虽然仍有被污染的可能,但相对比较安全。医务人员要进行救护工作,可以进入此区,当然也应注意防护,甚至戴防毒面具、手套等。其他人员不能进入此区。
清洁区是在缓冲区以外的广大地区,与正常地区没有界限,此区没有受到污染,或已经完全清除污染。伤员抢救站、转运站、指挥系统、支援系统都应设在此区。
, 百拇医药
2.防止继发污染的发生
继发污染是相对于初次污染而言的。初次污染指的是受害者接触污染物,继发污染则是指污染物从受害者向救护人员或装备的转移。当有继发污染的可能时,就应该尽量监测其污染程度并尽量清除之。
继发污染可由病人的衣物、皮肤、头发、呕吐物等引起,所以救护人员除了要保护自己,还要在清除病人的污染之后,才能把病人转运到医院。
有继发污染可能的化学物可以是高毒性的液体或固体,如有机磷农药、苯胺等以及放射性液体等。
3.现场伤员的管理
在污染区,必须由受过专门训练、装备齐全的人员来救护伤员。
在缓冲区,救护人员仍要穿上防护服,清除伤员身体上的污染物,把被污染的衣服放入污物袋中。根据条件可以进行给氧等各种治疗。
, 百拇医药
一般皮肤要用水清洗3~5分钟;浓碱性物质污染,要清洗10~15分钟或更长时间;油类物质须用肥皂水清洗。为了避免损伤皮肤,只能用软毛刷轻轻地洗刷,不能用漂白剂、醋等。日用去污剂是清洁设备用的,不能在皮肤上使用。
碱性化学物质对眼睛的腐蚀可持续数小时,必须第一时间用水或生理盐水充分冲洗,特别要防止结膜囊内残留化学物。
如果污染物被吞咽,不要引吐,因空腹引吐很难成功,而且污染物如有腐蚀性,引吐可加重损伤。如病人可以吞咽,可给活性炭50~60克,用水搅拌成糊状服下以吸附毒物。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达,以及工业的发展,这类意外事故将会增加,读者不妨多了解意外事故发生时应如何处理的常识。, 百拇医药
邓智贵违反安全运输规定,翻车后造成自己和两个乡民受轻微的撞击和表皮擦伤;两个乡民被车上的化工原料泼到;农药、硫酸和其他一些化工原料流下山坡,随着雨水向储水库流去……环境受到污染。
由于本案例中邓智贵等人所受的机械性损伤比较轻微,处理办法在此前的有关小结中已介绍过,这里我们不作讨论。
对于只对机械性损伤做出处理,而没有注意到危险化学品对人员、环境造成危害的读者,希望阅读了这篇讨论小结以后,面对化学品紧急事故的威胁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应对。
最有效的做法是报警求助
化学品紧急事故是指在短时间内有毒化学品泄露到环境中,造成环境严重污染,人群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紧急情况,这是现代社会的公害之一。1984年印度博帕尔异氰酸甲酯泄露造成2500人急性死亡,就是化学品紧急事故的一个典型例子。
, http://www.100md.com
本次讨论的化学品紧急事故发生时虽只有两个乡民被车上的化工原料所伤,但车上所载的有毒化学品——农药、硫酸和其他一些化工原料,随着雨水正向储水库流去,使环境明显受到污染,如果处理不当,污染了水库的水源,将会直接和间接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更大损失。
因此,事故一旦发生,就要立即报警。
有读者提出“一面送伤员到医院治疗,一面挖土坑掩埋化学品”,来处理这一事故。这样做是错误的。首先,有毒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不会因为表面被掩埋而消除,它们对人群健康的威胁仍然存在;其次,受化学毒物污染的伤员,未经任何处理就送往医院,则有可能将化学毒物的污染范围扩大到医院和其他地方;另外,抢救者如没有任何防护,自身也可能会受化学毒物的伤害。
事实上,处理紧急化学事故,一般需要多个部门立即到现场协同处理,才能妥善地消除或防范事故造成的危害。
, 百拇医药 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损害
化学毒物对人体器官、系统所造成的损害是多方面的。人体暴露在受其污染的环境中,可因化学毒品的种类、毒性、接触部位、接触时间的不同而出现不同器官、系统,或多器官、多系统的损害,从而出现各种症状。所以首先必须弄清邓智贵运载的是哪些化学毒品。当然,在化学毒品事故现场昏迷的病人,也要与低血糖或脑外伤病人相鉴别。
河南项城市夏同领、安徽怀远县张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史振荣、广东广州军区林新平等读者特别注意到了化学毒物对人体损害的特殊性。
例如,光气等不易溶于水,一般不引起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病人可能被忽视,但十几个小时之后,甚至是在回家24小时之后,则可能有肺水肿发生。
化学性烧伤与热烧伤也有所不同,其损伤的程度和深度不是立即出现,而腐蚀性化学物被吸收后还可引起急性或迟发性中毒。受高腐蚀性、穿透性、油类、持续性化学物污染的人,特别需要注意清洁腋窝、腹股沟、头发、耳鼻孔、指甲等容易残留污染物的部位,防止不知不觉的损伤或吸收中毒。
, http://www.100md.com
进入胃肠道的化学毒物,可造成腐蚀和中毒双重损伤。某些化学物在胃中与胃酸相互作用,还可产生新的毒性物质。例如,氰化物与胃酸反应生成氢氰酸气体,可使未注意防护的救护人员中毒。
急性化学毒物所造成的器官损害,其实验室检查(如胸透、心电图、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在短期内常可显示正常。其异常结果常会延迟数小时或数天才发生。例如,化学毒物对肝脏的损害,其肝功能检查可能在2~3天后才出现异常结果。
化学品紧急事故的现场处理
广东珠海市张庆海,福建霞浦县陈玲彬、福州市汪海澜,湖南湘潭市胡站,上海市吴作伟、陈基敏等读者说得对,“像这样已经导致水库水源受有毒化学品污染的事故,必须在有权威的行政领导指挥下,成立由卫生医疗、环保、工业、交通、公安等部门组成的事故处理指挥部,领导事故的处理工作,如查明事故原因,清除污染;识别、区分污染的地区和程度,保护暴露的人群;将有危险的地区、物品加上明显的标志,并且在必要时进行交通管制;抢救伤员并保护其他人群不受侵害”。
, 百拇医药
下面介绍一些化学品紧急事故现场处理的有关常识,作为对参与案例讨论的读者来信的解答。
1.事故现场的区域划分
通常应将发生事故的地区划分为三个部分:污染区、缓冲区和清洁区。
污染区污染严重,人若直接暴露在此地区,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只有受过训练的救护人员才能进入此区。对受害者的抢救也只在简单的急救后,立即转移到缓冲区。救护人员应戴防毒面具、手套,穿隔离衣。
缓冲区在污染区外,虽然仍有被污染的可能,但相对比较安全。医务人员要进行救护工作,可以进入此区,当然也应注意防护,甚至戴防毒面具、手套等。其他人员不能进入此区。
清洁区是在缓冲区以外的广大地区,与正常地区没有界限,此区没有受到污染,或已经完全清除污染。伤员抢救站、转运站、指挥系统、支援系统都应设在此区。
, 百拇医药
2.防止继发污染的发生
继发污染是相对于初次污染而言的。初次污染指的是受害者接触污染物,继发污染则是指污染物从受害者向救护人员或装备的转移。当有继发污染的可能时,就应该尽量监测其污染程度并尽量清除之。
继发污染可由病人的衣物、皮肤、头发、呕吐物等引起,所以救护人员除了要保护自己,还要在清除病人的污染之后,才能把病人转运到医院。
有继发污染可能的化学物可以是高毒性的液体或固体,如有机磷农药、苯胺等以及放射性液体等。
3.现场伤员的管理
在污染区,必须由受过专门训练、装备齐全的人员来救护伤员。
在缓冲区,救护人员仍要穿上防护服,清除伤员身体上的污染物,把被污染的衣服放入污物袋中。根据条件可以进行给氧等各种治疗。
, 百拇医药
一般皮肤要用水清洗3~5分钟;浓碱性物质污染,要清洗10~15分钟或更长时间;油类物质须用肥皂水清洗。为了避免损伤皮肤,只能用软毛刷轻轻地洗刷,不能用漂白剂、醋等。日用去污剂是清洁设备用的,不能在皮肤上使用。
碱性化学物质对眼睛的腐蚀可持续数小时,必须第一时间用水或生理盐水充分冲洗,特别要防止结膜囊内残留化学物。
如果污染物被吞咽,不要引吐,因空腹引吐很难成功,而且污染物如有腐蚀性,引吐可加重损伤。如病人可以吞咽,可给活性炭50~60克,用水搅拌成糊状服下以吸附毒物。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达,以及工业的发展,这类意外事故将会增加,读者不妨多了解意外事故发生时应如何处理的常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