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现代化的哲学根据
1.中医哲学的历史演进,2.中医哲学的现代适应性,3.中医哲学的不可取代性
参见附件(41kb)。
摘要:中医的哲学基础是气一元论、阴阳说、五行说等。这些产生于不同时代、各有独特内容、原本自成体系的哲学学说,经过历代思想家、哲学家的研究、阐发和中医的运用、发展,已经改变了原始的理论形态,相互整合为一个既完整、又开放的哲学思想体系,不仅与现代唯物论、辩证法相当接近,也与现代科技文化比较契合。大致能够满足中医现代化的需要,并且是其它任何哲学思想所不能完全代替的。
关键词:中医哲学基础;历史演进;现代适应性;不可取代性
作为古老的传统医学,中医面临一个存亡攸关的难题,即实现其现代化。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们的殷切希望。但它有无实现现代化的可能性?尚有一些人士对此持怀疑态度。其重要理由之一,就是中医以古代哲学为理论基础,限制了它与现代科技文化的沟通和结合。这一看法在中医与现代科技文化之间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思想鸿沟。实际上,这样的鸿沟并不存在。
1.中医哲学的历史演进
众所周知,中医药学自形成之日起,就与气一元论、阴阳说、五行说等结下不解之缘,以这些哲学学说作为理论工具,解释世界的本质、状态、演化及人的生理、病理、药理等。若就这些学说的原始理论形态而言,确实十分粗陋,甚至可笑,与现代科技文化不能同日而语。例如最早所谓"气"即指空气、云气、水汽等可感的具体之气,"阴阳"即向日、背日,"五行"即指木、火、土、金、水五种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物质形态。这样的概念还不能归入严格意义上的哲学。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进步,"气"、"阴阳"、"五行"的内涵也几经演进,发生质变,即日益抽象化、普遍化,与其原本所指越来越远。
可感之"气"的哲学化完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精气"、"元气"概念的出现,使"气"有了本体论的意义。此后的发展越来越精致,越具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彻底性。中唐王冰在其名著《黄帝内经素问注》中指出:天地万物及人这些有形的"器",是有成有毁、有生有灭的,而构成这些"器"的"气"或曰"元气"是无成无毁、不生不灭的。王冰还进而指出:"气"的生化和"器"的成毁完全是其自身的运动,即"自生自长,自化自成,自盈自虚,自复自变"1的,没有任何其他力量或意志参与、操纵这些过程。王冰之后,医家之所谓"气",不再是一种实物,而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明末张介宾说:"夫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故气在天地万物之外,则包罗天地;气在天地万物之内,则运行天地。日月星辰得以明,雷雨风云得以施,四时万物得以生长收藏,何非气之所为?人之有生,全赖此气。""形(人身)之存亡,由气之聚散,故形归于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死也。"2如此之气,既是世界一切实物、现象的本体,又是其变化的动力源泉之所在。
阴阳概念的哲学化始自西周末年的伯阳父。他以阴阳之气的阻隔和运动失衡解释三川地震3。逮至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哲学的阴阳说日趋成熟,广泛运用于自然、社会各个领域。其内涵也由两种气发展为构成任何事物的既互有差异、对立、斗争又互根、互藏、依存、转化的两个方面或两种属性、趋势等,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不再局限于一事一物,并且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总根源、总规律。如说:"一阴一阳之谓道。"4医家不仅把它看作"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神明之府",还视之为"生杀之本始"、"死生之本"。5后世医家沿着这个思路继续发展、丰富阴阳学说,揭示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如说:"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6"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7"阳为阴之偶,阴为阳之基。"8"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孤阴不长,独阳不成。"9。"阴阳互藏互交,以生化不息。以其阳中有阴,故阳极则阴生","阴中有阳,故阴极则阳生"。10在临证中则把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促使阴阳自和,"以平为期",作为基本的治则治法。如此完整、深刻的思想理论与其原始形态不可同日而语。
"五行"说的哲学化亦始自西周末年。史伯(一说即伯阳父)认为,"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11。把原本作为五种生活资料的"五行"提升到"百物"本原的高度。逮至春秋战国时期,"五行"所指与其本义越来越远,诸如五虫、五味、五色、五时、五方、五音、五数、五帝、五神、五德等,其物质层面的意义逐渐淡化,方法论的作用日益突出。在医学领域则将"五行"与五脏对应,再把五脏与其他器官、部分、组织一一对应,从而将全身的每一构成要素和功能都纳入五行的框架之中。五行之间的作用,也由原来单向循环的生、克扩展为纵横交错的生克乘侮关系,更加接近实际。如此意义上的五行说,并不表示人体脏腑及其对应的其他器官、组织是由什么物质材料构成的。后世医家沿着这一思路继续运用、发展和扬弃"五行"说,将木、火、土、金、水符号化,犹如A、B、C、D、E,并不表示某种物质材料;视"五"为约辞,而非确指。"五行"说仅为理论模型,揭示人体内在要素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
气一元论、阴阳说、五行说的发展,不仅与其原本意义大相径庭,三者的关系也由原来各自独立而相互结合。后世的儒家、道家、医家均认为,气为世界本原,一气分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演化出分属五行的万物。就人体这一物而论,亦本原于气,具有阴阳两方面和五行生克结构。可见,三者互补,融合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大致能够解释自然、人体的各种现象。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形具神生"、神生主形的形神观,"升降出入"的动态平衡思想,"取象比类"、"司外揣内"的认知方式,以"仁"为核心的医德思想等,相互整合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不仅大致满足了古代医药学发展的需要,今天仍有积极意义。可称这一哲学思想体系为中医哲学。
2.中医哲学的现代适应性
上述中医哲学能否适应中医现代化,这是人们担心的问题。所谓中医现代化,实质就是吸收、消化现代的科技文化,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以适应人们防治各种疾病和延年益寿的需要。其中的关键就是中医哲学与现代科技之间是否相容。就理论、方法层面而言,二者的相容是可能的。
(1)认知方式的趋同。中医药学限于古代的科技水平,不能深入人体内部考察生理、病理现象。而是采取哲学提供的古今相参、天人相验、取象比类、司外揣内等方法,即综合各方面的现象,从整体上把握对象的本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则表现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这一认知方法,在古代乃出于不得已;在今天则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广泛的生长点,在很大程度上与现代科学思维方式具有相同性。众所周知,西方近代科学是以机械唯物论为哲学思想基础,以实验分析为主要认知方法而发展起来的,追求客体静态、微观的物质结构,力图把复杂的事物还原为最简单的物质单元。应当承认,这是人类认知方式的飞跃,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现时所谓西医就是其一。但这一认知方式的局限也是很明显的,即相对忽视了事物的宏观整体、动态过程、相互联系及功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或曰形而上学性。自上世纪前期以来,西方科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由静态的微观分析转向在微观分析基础上的宏观综合。既要继续深入考察事物的微观要素、结构及其属性,又要总观事物的整体功能、相互关系和动态演化 ......
摘要:中医的哲学基础是气一元论、阴阳说、五行说等。这些产生于不同时代、各有独特内容、原本自成体系的哲学学说,经过历代思想家、哲学家的研究、阐发和中医的运用、发展,已经改变了原始的理论形态,相互整合为一个既完整、又开放的哲学思想体系,不仅与现代唯物论、辩证法相当接近,也与现代科技文化比较契合。大致能够满足中医现代化的需要,并且是其它任何哲学思想所不能完全代替的。
关键词:中医哲学基础;历史演进;现代适应性;不可取代性
作为古老的传统医学,中医面临一个存亡攸关的难题,即实现其现代化。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们的殷切希望。但它有无实现现代化的可能性?尚有一些人士对此持怀疑态度。其重要理由之一,就是中医以古代哲学为理论基础,限制了它与现代科技文化的沟通和结合。这一看法在中医与现代科技文化之间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思想鸿沟。实际上,这样的鸿沟并不存在。
1.中医哲学的历史演进
众所周知,中医药学自形成之日起,就与气一元论、阴阳说、五行说等结下不解之缘,以这些哲学学说作为理论工具,解释世界的本质、状态、演化及人的生理、病理、药理等。若就这些学说的原始理论形态而言,确实十分粗陋,甚至可笑,与现代科技文化不能同日而语。例如最早所谓"气"即指空气、云气、水汽等可感的具体之气,"阴阳"即向日、背日,"五行"即指木、火、土、金、水五种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物质形态。这样的概念还不能归入严格意义上的哲学。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进步,"气"、"阴阳"、"五行"的内涵也几经演进,发生质变,即日益抽象化、普遍化,与其原本所指越来越远。
可感之"气"的哲学化完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精气"、"元气"概念的出现,使"气"有了本体论的意义。此后的发展越来越精致,越具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彻底性。中唐王冰在其名著《黄帝内经素问注》中指出:天地万物及人这些有形的"器",是有成有毁、有生有灭的,而构成这些"器"的"气"或曰"元气"是无成无毁、不生不灭的。王冰还进而指出:"气"的生化和"器"的成毁完全是其自身的运动,即"自生自长,自化自成,自盈自虚,自复自变"1的,没有任何其他力量或意志参与、操纵这些过程。王冰之后,医家之所谓"气",不再是一种实物,而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明末张介宾说:"夫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故气在天地万物之外,则包罗天地;气在天地万物之内,则运行天地。日月星辰得以明,雷雨风云得以施,四时万物得以生长收藏,何非气之所为?人之有生,全赖此气。""形(人身)之存亡,由气之聚散,故形归于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死也。"2如此之气,既是世界一切实物、现象的本体,又是其变化的动力源泉之所在。
阴阳概念的哲学化始自西周末年的伯阳父。他以阴阳之气的阻隔和运动失衡解释三川地震3。逮至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哲学的阴阳说日趋成熟,广泛运用于自然、社会各个领域。其内涵也由两种气发展为构成任何事物的既互有差异、对立、斗争又互根、互藏、依存、转化的两个方面或两种属性、趋势等,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不再局限于一事一物,并且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总根源、总规律。如说:"一阴一阳之谓道。"4医家不仅把它看作"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神明之府",还视之为"生杀之本始"、"死生之本"。5后世医家沿着这个思路继续发展、丰富阴阳学说,揭示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如说:"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6"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7"阳为阴之偶,阴为阳之基。"8"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孤阴不长,独阳不成。"9。"阴阳互藏互交,以生化不息。以其阳中有阴,故阳极则阴生","阴中有阳,故阴极则阳生"。10在临证中则把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促使阴阳自和,"以平为期",作为基本的治则治法。如此完整、深刻的思想理论与其原始形态不可同日而语。
"五行"说的哲学化亦始自西周末年。史伯(一说即伯阳父)认为,"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11。把原本作为五种生活资料的"五行"提升到"百物"本原的高度。逮至春秋战国时期,"五行"所指与其本义越来越远,诸如五虫、五味、五色、五时、五方、五音、五数、五帝、五神、五德等,其物质层面的意义逐渐淡化,方法论的作用日益突出。在医学领域则将"五行"与五脏对应,再把五脏与其他器官、部分、组织一一对应,从而将全身的每一构成要素和功能都纳入五行的框架之中。五行之间的作用,也由原来单向循环的生、克扩展为纵横交错的生克乘侮关系,更加接近实际。如此意义上的五行说,并不表示人体脏腑及其对应的其他器官、组织是由什么物质材料构成的。后世医家沿着这一思路继续运用、发展和扬弃"五行"说,将木、火、土、金、水符号化,犹如A、B、C、D、E,并不表示某种物质材料;视"五"为约辞,而非确指。"五行"说仅为理论模型,揭示人体内在要素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
气一元论、阴阳说、五行说的发展,不仅与其原本意义大相径庭,三者的关系也由原来各自独立而相互结合。后世的儒家、道家、医家均认为,气为世界本原,一气分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演化出分属五行的万物。就人体这一物而论,亦本原于气,具有阴阳两方面和五行生克结构。可见,三者互补,融合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大致能够解释自然、人体的各种现象。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形具神生"、神生主形的形神观,"升降出入"的动态平衡思想,"取象比类"、"司外揣内"的认知方式,以"仁"为核心的医德思想等,相互整合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不仅大致满足了古代医药学发展的需要,今天仍有积极意义。可称这一哲学思想体系为中医哲学。
2.中医哲学的现代适应性
上述中医哲学能否适应中医现代化,这是人们担心的问题。所谓中医现代化,实质就是吸收、消化现代的科技文化,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以适应人们防治各种疾病和延年益寿的需要。其中的关键就是中医哲学与现代科技之间是否相容。就理论、方法层面而言,二者的相容是可能的。
(1)认知方式的趋同。中医药学限于古代的科技水平,不能深入人体内部考察生理、病理现象。而是采取哲学提供的古今相参、天人相验、取象比类、司外揣内等方法,即综合各方面的现象,从整体上把握对象的本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则表现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这一认知方法,在古代乃出于不得已;在今天则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广泛的生长点,在很大程度上与现代科学思维方式具有相同性。众所周知,西方近代科学是以机械唯物论为哲学思想基础,以实验分析为主要认知方法而发展起来的,追求客体静态、微观的物质结构,力图把复杂的事物还原为最简单的物质单元。应当承认,这是人类认知方式的飞跃,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现时所谓西医就是其一。但这一认知方式的局限也是很明显的,即相对忽视了事物的宏观整体、动态过程、相互联系及功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或曰形而上学性。自上世纪前期以来,西方科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由静态的微观分析转向在微观分析基础上的宏观综合。既要继续深入考察事物的微观要素、结构及其属性,又要总观事物的整体功能、相互关系和动态演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4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