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传统文化 > 正文
编号:11601455
传统中医学与古代哲学的关系及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7日 金 鑫
一、传统中医学与古代哲学不可分割,一、阴阳说,二、五行说,三、元气说,四、天人合一说,二、几点思考
    参见附件(34kb)。

     摘要:中医学和中国古代哲学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医学包含和体现了哲理,哲理指导中医学。它们同源,分属两个体系,但又血肉相连,不可分割。在科学发展多元的当代,中医学要实现自身的发展,我们必须既要十分珍惜中医学的特点,又要善于发扬光大;必须既要善于取现代医学之长,又要与之和谐共进;必须既要厘清自身"知识"与"智慧"的关系,又要努力使传统中医学升华为现代的知识和智慧。

    关键词:传统中医学;古代哲学;关系;思考

    中医学和中国古代哲学都植根于中国社会这一土壤里,既从中获得赖于生长的各种条件,又受其制约。它们每前进一步,无不与古代社会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更确切地说,中医学和中国古代哲学是一种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它们都是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生长的,是中国古代文化百花园中的两朵奇葩: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理性积淀和内在体现,代表了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最高水平;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药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生理、病理这一特殊领域的规律,为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具体材料;中国古代哲学是研究世界的一般规律,为中医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并直接成为中医思辨的理论基础和治则。因此,中医学包含和体现了哲理,哲理指导了中医学。它们同源,分属两个体系,但又血肉相连、不可分割。

    一、传统中医学与古代哲学不可分割

    从中国古代哲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和对中医的影响来考察,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从《周易》、先秦诸子到宋明理学,几乎历代重要的哲学流派、哲人及其著作均对中医学有过影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可以说,两者不可分割。从涉及哲学根本问题和有关的理论分析比较而知,一些本为哲学范畴的学说,却为医家直接汲取、运用和发展,从而成为哲学、医学共有的部分。本文只是选取以下几个最为主要的问题。

    一、阴阳说

    阴阳概念,是古人对于大量的客观矛盾现象进行长期观察和概括,最早使用具有哲学意义阴阳概念的是西周末年的伯阳父,春秋战国时期,阴阳说日趋成熟。作为一种哲学理论,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观。先哲们把阴、阳视为万物之本,一切运动变化之源,阴阳对立统一,互相渗透与转化,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根,阴阳消长。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把阴阳视为构成万物的两种物质成分或两个方面。《管子·四时篇》说:"是故阴阳者,大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荀子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易传·系辞上》进一步提出:"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而程颐在论及道家本原时有:"离了阴阳更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把阴阳看作是宇宙的根本规律。阴阳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与医学的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就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阴阳学说,它不但用以解释与人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变化,更重要的是用以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在中医学方面,用阴阳解释生理、病理、代谢功能、病因、病势等,如《素问》云:"天言人之为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为阴,腑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中医认为偏阴偏阳谓之疾,阳衰则寒症,阳盛阴衰则热症,平秘阴阳乃中医重要治则之一。《内经》指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并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机体内部的阴阳矛盾,生命机体从自然界"形气相感而化生"出来,并与自然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从而保持其动态平衡和机体的相对稳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化气,阴成形。"阳化气的过程,即机体中的形质化为无形的气,类似异化作用;阴成形的过程,即把外界的物质合成自身的物质,类似同化作用。中医学抓住了生命中阴阳化气和成形的对立统一,认为机体在正常状态下,通过主动的调节,使其保持阴阳相对平衡,谓之"阴平阳秘",体现了阴阳的统一性。

    二、五行说

    五行可追溯到《尚书》之《甘誓》、《洪范篇》两篇。《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史伯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西周以后,"五行"说被人们广泛接受。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及自然科学家都把它作为说理工具,并不断赋予新的意义。五行学说作为一种哲学理论,所要揭示和证明的是宇宙万物都是有一定的结构和结构模式。中国先哲在观察大自然的万物中,归纳出其中最重要的五种物质 (金木水火土),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最起码、最必须、最直接、最不须臾离开的物质条件,《尚书大传》说:"水火者,百姓之求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五行即五材也。"自秦汉起,盛行于宋明把"五行"看为五气,汉末刘熙在《释名》中说:"五行者,五气也,于其方各施行也。"五行之间关系是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的生克是有条件的。《墨经》云:"五行毋常胜。"中医学就以五行学说作为基本理论,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在五行中、相应于木、火、土、金、水,在五时中相应于春、夏、长夏、秋、冬。由于五行存在着相生关系,中医气功学在修炼五脏时要求的顺序是肝、心、脾、肺、肾,不能随便颠倒顺序。而且保养的重点顺序是春天在肝,夏天在心,秋天在肺,冬天在肾。由于四季变化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的活动规律也应与之相符。五行中存在相克关系,五脏也存在着相应的相互关系。如肝病,则认为肝病可能传之于脾,因为肝克脾,于是在治疗上注意先实其脾气,以防疾病传变,扶土抑木之法调理。如肾虚不能滋养肝阴,称之为水不涵木,用滋水涵木之法治疗。

    三、元气说

    中国古代哲人认为,气为世界本原,整个世界和宇宙是由气所组成。辽阔浩翰的宇宙,充满了具有生化能力的元气,这就是世界的开端,有形的万物借助元气的生化而合成。五行的循环,六元之气敷布宇空,统摄着万物的新陈代谢。正因为如此,一切事物才生生不息,彰明昭著。中医学汲取了这一思想,在《黄帝内经》中就明确而坚定地认为气为世界的本原,是构成万物的元素,"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古代医家认为气可以分成阴气和阳气两大类,客观世界的天、地、万物就是有阴阳两气构成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大小,日有长短,万物并至,不可胜量。"指出无论月之大小,天之长短,万事万物都不外乎天地阴阳二气交合而成,"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并认为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为升降出入,气运动的根源在于内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素问·六微旨大论》又谓:"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