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古籍 > 中医书籍700本 > 正文
编号:11610582
501-金匮玉函经二注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46kb)。

    <篇名>金匮玉函经二注

    书名:金匮玉函经二注

    作者:周扬俊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87年

    <目录>

    <篇名>叶序

    属性:自来学医者。多讲求伤寒。而杂病则略之。盖伤寒分经论证。蹊径了然。非若杂病之门类繁赜。博

    综为难也。不思仲景氏祖经方而集其大成。伤寒论中一百十三方。皆自杂病方中检入。故无不可

    以治杂病。其专治杂病之方。则惟金匮要略一书。神而明之。足以推阐无余。顾伤寒论。自成无己、韩和、庞安时以来。注释论辨。代不乏人。厥后吾吴周君禹载。汇为三注。学人益有所钻仰尚已。

    金匮有国朝徐彬论注。虽云明显。要未若宋赵以德之明且详也。乃周禹载又为之补其未备。畅

    其欲言。名曰补注。合衍义而成书。为金匮玉函经二注。嘉惠后学可谓仲圣之功臣。惜其书风行未广。

    原版旋毁于火。致使学人不能家置一编。良足慨矣。今春余友春泉。见余案头叶氏医案存真。及

    马元仪方案。怂恿付梓。因论及此。为叹息者久之。访购抄本。苦多鲁鱼之讹。复为遍求初印原本。

    相与昕夕校雠。醵资重刊。公诸当世。医林不朽之业也。功岂在周氏下哉。既已药观厥成。而积思

    顿释。故志其简端如此。

    \x道光十二年壬辰仲冬既望长洲叶万青。\x

    <目录>

    <篇名>陈序

    属性:汉、张仲景医理最精。以伤寒一门。为病中最要。既为伤寒论以明治法。复为金匮

    玉函经以为治杂症之矩 。岐伯、秦越人后一人而已。后之注者。以宋赵君以德衍义为最精。国朝

    周扬后又为之补注于本书。益加融贯仲景之书。如四子六经。而两君之注。则高密之训诂。紫阳

    之集义也。康熙二十六年。楚抚丁思孔。梓于楚南。迄今百四十余年。世鲜传本。吴门李君清俊。

    名医也。于古人载籍。无所不窥。治症神效。即得此本。思以公诸当世。因为重付诸剞劂。余之识君也。

    在嘉庆丙子。适病后左足短二寸。不能着地。君治之两月而痊。至今将二十年。步履如少壮。道光

    戊子。余扶病重至汉上。邀君同行。君为人施诊。应手立愈。为余制药施人。亦皆灵验。汉上人

    至今称之。盖君之造诣渊微。立心诚笃所致。今刊此书。犹前志也。昔余弟鸿庆。亦深于医。与君

    最契。重刊伤寒活人书。未竟而殂。君议为竟之。俾与此书并行于朋友之际。所云笃矣。余素不

    习医。近以学道。从事三尼。医世功诀。读金碧龙虎灵宝毕法诸书。稍知养生之理。因兼读素问难经伤寒论及是书以相

    印证。

    知医家之要。尽此四书之中。君尝谓是书医可通仙。并谓余因学仙而通医理。余谓医与仙皆非

    余所及。其理则固能言之矣。赵君不着里籍。金匮要略又云明人。君因欲去序中宋字。余谓旧本

    不宜轻改。且其文笔醇浓。语多非近儒明人所及。朴学之士。潜德隐曜。不必以史乘失载为疑也。

    若夫道家之书。如心印经云。上药三品。神与气精。胎息经云。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南华经云。

    无视无听。抱神以静。神将守形。乃可以长生。黄庭经云。寸田尺宅可治生。闭子精门可长活。

    皆身心性命之圭旨。苟能守而行之。风湿寒暑。皆不能侵。留形住世不难。又何杂病之足虑乎。

    以质李君。知余言之不诬也。

    \x道光癸巳八月钱塘陈文述序于吴门妙香天室\x

    <目录>

    <篇名>自序

    属性:尝思事不师古。其法不立。师古而不师圣人。其理不精。圣人每于礼乐教养之外。

    凡可以爱护施民者。无所不至。视人疾痛。如在乃身。故仲景既着伤寒论垂万世

    法。而复出其心思。着金匮玉函经为杂证矩范。使天下后世有志此者。于此启悟。

    以拯济斯人。固圣人无已之心。不易之学也。后之学人。若东垣之脾胃。河间之温

    热。丹溪之湿热。王安道之统论。易思兰之发明。薛立斋之虚弱。莫不各擅其长。要

    皆得力于此。今之学人。能称述诸家。而不知朔流穷源。上稽圣训。积数十年之敏

    悟。为百尺竿头之进步。终为浅寡而已矣。然则要略为杂病方圆之至也。为方不

    多。立论殊少。其间推测病由。如六淫之气。七情之感。腑脏之伤。及汤丸之补泄。气

    味之缓急。罔不毕备。有志之士。苟得其二三。已足名世。及观从来注释诸家。未能

    久读其书。岂能心知其意。又何从阐发其理。迩者程公云来、徐公忠可。各有疏注

    行世。已足发挥底蕴。表彰绝业。独赵以德先生衍义。理明学博。意周虑审。本轩岐

    诸论。相为映照。合体用应变。互为参酌。庶几大道之明也。惜乎未有梓本。读者甚

    少。更有遗编。注递颇缺。余购之二十余载。未得全璧。因不揣疏陋。拟为补注。又大

    半采嘉言之议。融会成之。而续貂之诮。知不免也。倘海内君子。有志以斯道自任

    者。如脉诀、药性赋、回春入门等书。决不可读。幸勉力于圣论。无自安于苟且。

    \x康熙二十六年秋月吴门周扬俊识于星沙寓中\x

    <目录>卷一

    <篇名>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属性:(论十三首方一首脉证二条)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

    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

    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可

    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衍义〕经谓五脏相传者。又是脏气因邪并之。邪正相合。发动则有余。故得传于不胜也。今乃

    云肝虚。虚证知其传脾。然肝虚必弱。弱则必为所胜者克。奚能传于不胜也。藏气法时论曰。肝欲

    补。急食辛以补之。欲泻。以酸泻之。今云肝虚之病。补用酸。又奚为与内经相反也。试尝思之。

    金匮首篇之所叙者。由人禀五行气味以成形。形成则声色渐着。于是四者。日行变化于身形之中。

    未尝斯须离也。故列于篇首。以为治病之规范。此条特明于味者耳。夫阴阳者。在天为风、寒、湿、热、燥、火之气。在地成水、火、金、土、木之形。在人化辛、酸、咸、苦、甘之味。是故人之

    五脏。从五行生数。配其奇偶。互成体用。天一生水。在体为精。在气为寒。地二生火。在体为神。在气

    为热。精与神配。寒与热配。二者形之始着。自合一奇偶也。天三生木。在体为魂。在气为风。地四生金。

    在体为魄。在气为燥。魂与魄合。风与燥配。居形生成之中。亦合奇偶。然生物者气也。成之者味也。

    以奇生则成而偶。以偶生则成而奇。寒之气坚。故其味可用咸以 。热之气 。故其味可用苦以坚。

    风之气散。故其味可用酸以收。燥之气收。故其味可用辛以散。土兼四时。行无定位。无专性。阴阳

    冲气之所生。故其味甘以缓。洪范亦曰。稼穑作甘味之成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TXT附件(24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