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伤寒法祖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81kb)。
<篇名>伤寒法祖
书名:伤寒法祖
作者:任越庵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1279年
<目录>
<篇名>序
属性:尝思着书立说。必胸罗万卷。笔无点尘。方能成一家言。后之人读古人书。亦必与古人心心相印。乃能言之不
谬。慈溪柯韵伯先生注张仲景伤寒论六卷。复自着伤寒论翼二卷。阐未发之藏。探独得之秘。其明辨详晰。使仲景
千古不明之案一旦豁然。而后世观柯氏之注论。知仲景之精微。其功德为何如也。但流传已广。翻刻既多。其文义
字句。类多鱼豕。观者未得洞明。咸置高阁。吾师任HT 鸿波先生。出其先祖越 公手钞伤寒法祖一编。视之即柯氏
之论翼。惟于错讹之处。细加校正。去繁从简。悉已正定无瑕。予因抄而读之。见其分经立论并遵柯氏。凡业此者
当细心领会。得其精义。庶泾渭区分。自有定见。可无担头箧里之弊矣。呜呼。柯氏为仲景功臣。任氏于柯氏之功
亦岂少哉。爰书以志之。
\x道光二十二年岁在壬寅仲春上瀚识于锄经山房\x
\x后学清四陶观永谨识\x
<目录>卷上
<篇名>全论大法第一
属性:按仲景自序。言作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则伤寒杂病未尝分为两书也。凡条中不贯伤寒者。即与杂病同义。
如太阳之头项强痛。阳明之胃实。少阳之口苦咽干目眩。太阴之腹满吐利。少阴之欲寐。厥阴之气上撞心等症。是
六经之为病。不是六经之伤寒。乃是六经分司诸病之提纲。非专为伤寒一症立法焉。观五经提纲。皆指内症。唯太
阳提纲。为寒邪伤表立。五经提纲皆指热症。惟太阴提纲。为寒邪伤里立。然太阳中暑发热而亦恶寒。太阴伤热而
亦腹痛而吐利。但不离太阳主外。而太阴主内之定法。而六经分症。皆兼伤寒杂病也明矣。因太阳主表。其提纲为
外感立法。故叔和将仲景之合论。全属伤寒。不知仲景已自明其书。不独为伤寒设。所以太阳篇中。先将诸病线索
逐件提清。比他经更详也。其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是
伤寒另有提纲矣。不特为太阳伤寒之提纲。即六经伤寒总纲。亦不外是。观仲景独于太阳篇。别其名曰伤寒。曰中
风。曰中暑。曰湿痹。曰温病。而他经不复分者。则一隅之举。可以寻其一贯之理也。其他结胸。脏结。阳结。阴
结。瘀热。发黄。热入血室。 语。如狂。等症。或因伤寒。或非伤寒。纷纭杂沓之中。正可以思伤寒杂病合论之
旨矣。盖伤寒之外。皆杂病之名多端。不可以数计。故立六经而分司之。伤寒之中。最多杂病。内外夹杂。虚实互
呈。故将伤寒杂病而合参之。正以合中见泾渭之清浊。此扼要法也。叔和不知此旨。谓 湿 三种。宜应别论。则
中风温病。何得与之合论耶。以三症为伤寒所致。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则中风非伤寒所致。温病与伤寒不相似
者。何不为之另立耶。霍乱是肝经为患。阴阳易。瘥后劳复。皆伤筋动骨所致。咸当属于厥阴。何得另立篇目。叔
和分太阳三症于前。分厥阴诸症于后。开后人分门类症之端。岂知仲景约法。能合百病兼该于六经。而不能逃六
经之外。只在六经上求根本。不在诸病名目上寻枝叶也。叔和以私意紊乱仲景之原集。于劳复后。重集可发汗不可
发汗诸篇。如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不知如何名反。岂濡弱微涩等脉有定位乎。此类姑不悉
辨。其云大法。春夏宜发汗。冬宜吐。秋宜下。设未值其时。当汗不汗。当吐不吐。当下不下。必待其时耶。而且
利水清火温补和解等法。概不言及。所以今人称仲景。只有汗吐下三法。实是于此。夫四时者。众人所同。受病者。
因人而异。汗吐下者。因病而施也。立法所以治病。非以治时。自有此大法之谬。后人因有随时用药之迂。论麻黄
桂枝汤者。谓宜于冬月严寒。而三时禁用。论白虎汤者。谓宜于夏。而大禁秋分后。与立夏之前。夫必先岁气。毋
伐天和。寒热温凉之逆用。为众人饮食之常耳。仲景因症立方。岂随时定剂哉。当知仲景治法。悉本内经。按岐伯
曰。调治之方。必别阴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外者外治。内者内治。从外之内者。治其
外。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后调其
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又为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此大法也。
仲景祖述靡遗。寓章昭着。本论所称。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者。是阴阳之别也。阳病制白虎承气以存
阴。阴病制附子茱萸以扶阳。外者用麻黄桂枝以治表。内者用芒硝大黄以治里。其于表虚里实。表热里寒。发表和
表。救里攻里。病有浅深。治有次第。方有轻重。是定其中外。各守其乡也。太阳阳明并病。小发汗。太阳阳明合
病。用麻黄汤。是外之内者。治其外也。阳明病。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用栀子豉汤。是从内之外者。调其
内也。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从内之外而盛于外。用调胃承气先调其内也。表未解。而心下痞者。从外之内而盛
于内。当先解表。乃可攻痞。是先治其外。后调其内也。中外不相及。是病在半里半表。大小柴胡治主病也。此即
所谓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用白虎栀豉小承气之类。盛者夺之。则用大承气陷胸抵当之类矣。所云观其脉症。知其
何逆。以法治之。则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之谓也。若拘四时以拘法。限三法以治病。遇病之变迁。则束
手待毙矣。且汗吐下三法。亦出于岐伯。而利水清火调补等法悉具焉。其曰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在皮者。汗而
发之。实者散而泻之。此汗家之法。中满者。泻之于内。血热者宜决之。是下之之法。高者因而越之谓吐。下者引
而竭之谓利。小便 悍者按而收之。是清火法。气虚宜掣引之。是调补法也。夫邪在皮毛。犹未伤形。故仲景制麻
黄汤。急汗以发表。邪入肌肉。是已伤其形。故用桂枝汤。吃稀热粥以解肌。是渍形以为汗。若邪正交争。内外皆
实。寒热互呈。故制大青龙。于麻桂中加石膏以泻火。是散而泻之也。吐剂。有栀豉瓜蒂。分胸中虚实之相殊。下
剂。有大小承气调胃抵当。分气血浅深之不同。利水有猪苓真武寒热之悬绝。清火有石膏芩连辈轻重之差分。阳气
虚。加人参于附子吴茱萸中以引阳。阴气虚。加人参于白虎泻心中以引阴。诸法井然。质之岐伯。丝毫不爽。前圣
后圣。其揆一也。愚更有疑焉。仲景言平脉辨症。为伤寒杂病论。是脉与症未尝两分也。夫因病而平脉。则平脉即
在辨症中。病有阴阳。脉合阴阳。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是病之阴阳也。当列全论之首。脉有大浮动
滑数。名阳。沉涩弱弦微。名阴。是脉之阴阳也。此条当为之继。叔和既云搜采仲景旧论。录其症候诊脉。是知叔
和另立脉法。从此搜采耳。试观太阳篇云。脉浮者病在表。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脉浮数者。法当汗出愈。诸条
脉法。不入辨脉平脉篇。是叔和搜采未尽 ......
<篇名>伤寒法祖
书名:伤寒法祖
作者:任越庵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1279年
<目录>
<篇名>序
属性:尝思着书立说。必胸罗万卷。笔无点尘。方能成一家言。后之人读古人书。亦必与古人心心相印。乃能言之不
谬。慈溪柯韵伯先生注张仲景伤寒论六卷。复自着伤寒论翼二卷。阐未发之藏。探独得之秘。其明辨详晰。使仲景
千古不明之案一旦豁然。而后世观柯氏之注论。知仲景之精微。其功德为何如也。但流传已广。翻刻既多。其文义
字句。类多鱼豕。观者未得洞明。咸置高阁。吾师任HT 鸿波先生。出其先祖越 公手钞伤寒法祖一编。视之即柯氏
之论翼。惟于错讹之处。细加校正。去繁从简。悉已正定无瑕。予因抄而读之。见其分经立论并遵柯氏。凡业此者
当细心领会。得其精义。庶泾渭区分。自有定见。可无担头箧里之弊矣。呜呼。柯氏为仲景功臣。任氏于柯氏之功
亦岂少哉。爰书以志之。
\x道光二十二年岁在壬寅仲春上瀚识于锄经山房\x
\x后学清四陶观永谨识\x
<目录>卷上
<篇名>全论大法第一
属性:按仲景自序。言作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则伤寒杂病未尝分为两书也。凡条中不贯伤寒者。即与杂病同义。
如太阳之头项强痛。阳明之胃实。少阳之口苦咽干目眩。太阴之腹满吐利。少阴之欲寐。厥阴之气上撞心等症。是
六经之为病。不是六经之伤寒。乃是六经分司诸病之提纲。非专为伤寒一症立法焉。观五经提纲。皆指内症。唯太
阳提纲。为寒邪伤表立。五经提纲皆指热症。惟太阴提纲。为寒邪伤里立。然太阳中暑发热而亦恶寒。太阴伤热而
亦腹痛而吐利。但不离太阳主外。而太阴主内之定法。而六经分症。皆兼伤寒杂病也明矣。因太阳主表。其提纲为
外感立法。故叔和将仲景之合论。全属伤寒。不知仲景已自明其书。不独为伤寒设。所以太阳篇中。先将诸病线索
逐件提清。比他经更详也。其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是
伤寒另有提纲矣。不特为太阳伤寒之提纲。即六经伤寒总纲。亦不外是。观仲景独于太阳篇。别其名曰伤寒。曰中
风。曰中暑。曰湿痹。曰温病。而他经不复分者。则一隅之举。可以寻其一贯之理也。其他结胸。脏结。阳结。阴
结。瘀热。发黄。热入血室。 语。如狂。等症。或因伤寒。或非伤寒。纷纭杂沓之中。正可以思伤寒杂病合论之
旨矣。盖伤寒之外。皆杂病之名多端。不可以数计。故立六经而分司之。伤寒之中。最多杂病。内外夹杂。虚实互
呈。故将伤寒杂病而合参之。正以合中见泾渭之清浊。此扼要法也。叔和不知此旨。谓 湿 三种。宜应别论。则
中风温病。何得与之合论耶。以三症为伤寒所致。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则中风非伤寒所致。温病与伤寒不相似
者。何不为之另立耶。霍乱是肝经为患。阴阳易。瘥后劳复。皆伤筋动骨所致。咸当属于厥阴。何得另立篇目。叔
和分太阳三症于前。分厥阴诸症于后。开后人分门类症之端。岂知仲景约法。能合百病兼该于六经。而不能逃六
经之外。只在六经上求根本。不在诸病名目上寻枝叶也。叔和以私意紊乱仲景之原集。于劳复后。重集可发汗不可
发汗诸篇。如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不知如何名反。岂濡弱微涩等脉有定位乎。此类姑不悉
辨。其云大法。春夏宜发汗。冬宜吐。秋宜下。设未值其时。当汗不汗。当吐不吐。当下不下。必待其时耶。而且
利水清火温补和解等法。概不言及。所以今人称仲景。只有汗吐下三法。实是于此。夫四时者。众人所同。受病者。
因人而异。汗吐下者。因病而施也。立法所以治病。非以治时。自有此大法之谬。后人因有随时用药之迂。论麻黄
桂枝汤者。谓宜于冬月严寒。而三时禁用。论白虎汤者。谓宜于夏。而大禁秋分后。与立夏之前。夫必先岁气。毋
伐天和。寒热温凉之逆用。为众人饮食之常耳。仲景因症立方。岂随时定剂哉。当知仲景治法。悉本内经。按岐伯
曰。调治之方。必别阴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外者外治。内者内治。从外之内者。治其
外。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后调其
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又为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此大法也。
仲景祖述靡遗。寓章昭着。本论所称。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者。是阴阳之别也。阳病制白虎承气以存
阴。阴病制附子茱萸以扶阳。外者用麻黄桂枝以治表。内者用芒硝大黄以治里。其于表虚里实。表热里寒。发表和
表。救里攻里。病有浅深。治有次第。方有轻重。是定其中外。各守其乡也。太阳阳明并病。小发汗。太阳阳明合
病。用麻黄汤。是外之内者。治其外也。阳明病。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用栀子豉汤。是从内之外者。调其
内也。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从内之外而盛于外。用调胃承气先调其内也。表未解。而心下痞者。从外之内而盛
于内。当先解表。乃可攻痞。是先治其外。后调其内也。中外不相及。是病在半里半表。大小柴胡治主病也。此即
所谓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用白虎栀豉小承气之类。盛者夺之。则用大承气陷胸抵当之类矣。所云观其脉症。知其
何逆。以法治之。则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之谓也。若拘四时以拘法。限三法以治病。遇病之变迁。则束
手待毙矣。且汗吐下三法。亦出于岐伯。而利水清火调补等法悉具焉。其曰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在皮者。汗而
发之。实者散而泻之。此汗家之法。中满者。泻之于内。血热者宜决之。是下之之法。高者因而越之谓吐。下者引
而竭之谓利。小便 悍者按而收之。是清火法。气虚宜掣引之。是调补法也。夫邪在皮毛。犹未伤形。故仲景制麻
黄汤。急汗以发表。邪入肌肉。是已伤其形。故用桂枝汤。吃稀热粥以解肌。是渍形以为汗。若邪正交争。内外皆
实。寒热互呈。故制大青龙。于麻桂中加石膏以泻火。是散而泻之也。吐剂。有栀豉瓜蒂。分胸中虚实之相殊。下
剂。有大小承气调胃抵当。分气血浅深之不同。利水有猪苓真武寒热之悬绝。清火有石膏芩连辈轻重之差分。阳气
虚。加人参于附子吴茱萸中以引阳。阴气虚。加人参于白虎泻心中以引阴。诸法井然。质之岐伯。丝毫不爽。前圣
后圣。其揆一也。愚更有疑焉。仲景言平脉辨症。为伤寒杂病论。是脉与症未尝两分也。夫因病而平脉。则平脉即
在辨症中。病有阴阳。脉合阴阳。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是病之阴阳也。当列全论之首。脉有大浮动
滑数。名阳。沉涩弱弦微。名阴。是脉之阴阳也。此条当为之继。叔和既云搜采仲景旧论。录其症候诊脉。是知叔
和另立脉法。从此搜采耳。试观太阳篇云。脉浮者病在表。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脉浮数者。法当汗出愈。诸条
脉法。不入辨脉平脉篇。是叔和搜采未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TXT附件(8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