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893kb)。
<篇名>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书名: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作者:张志聪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目录>
<篇名>序
属性:五帝以上有书乎。曰。无书也。无书而实肇书之蕴也。五帝以下有书乎。曰。多书也。多书而实淆书之传也。夫无
书而肇书之蕴。多书而淆书之传。则作与述之相为终始。不可诬也。聿稽五帝。首自庖牺。仰观俯察。近取远求。而八
卦以通。昭然为明道开天之祖。嗣后伊芳耆。断耜揉耒。教穑辨物。而百汇以明。焕然为养生达性之主。厥传公孙。上稽
天象。下究渊泉。中度人事。以人之五行六气。配天地阴阳。以天地之四时五行。应人部候。洞然为见垣彻微之宗。是
三圣代兴。而三坟之义着。三才之理备矣。然羲皇画卦。而爻辞彖义。姬文周孔。创始于前。李邵陈朱。阐明于后。而
开物成务。易道遂历千古而不晦。炎帝察材。而金石草木。品上中下。本经以传。别录图经纲目以着。而补遗增缺。方
书遂行万祀而无敝。独素问一册。帝与俞跗巫彭诸臣论次一堂。所详者天人一原之旨。所明者阴阳迭乘之机。所究研者
气运更胜之微。所稽求者性命攻荡之本。所上穷者寒暑日月之营运。所下极者形气生化之成败。开阖详尽。几无余蕴。
然其中论生生之统居其半。言灾病者次之。治法者又次之。盖欲天下后世。子孙氓庶。勿罹灾眚。咸归生长。圣教不唐
乎大哉。第经义渊微。圣词古简。苟非其人。鲜有通其义者。即如周之越人。汉之仓公。晋之皇甫谧。唐之王启玄。以
及宋元明诸名家。迭为论疏。莫不言人人殊。而经旨 栝者。或以一端求之。经言缕析者。或以偏见解之。经词有于彼
见而于此若隐者。或以本文诠释而昧其大原。经文有前未言而今始及者。或以先说简脱而遗其弘论。是皆余所深悯也。
聪辄忘愚昧。竭力覃思。自庚子五载注仲祖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刊布问世。今复自甲辰五载注释内经素问九卷。以
昼夜之悟思。印黄岐之精义。前人咳唾。概所勿袭。古论糟粕。悉所勿存。惟与同学高良共深参究之秘。及门诸弟时任
校正之严。剞劂告成。颜曰集注。盖以集共事参校者什之二三。先辈议论相符者什之一二。非有弃置也。亦曰前所已言
者。何烦余言。唯未言者。亟言之以俟后学耳。讵敢追康节希彝通易之秘。隐君齐相搜药之遗。以自附古人也乎。虽然。
人惮启辟。世乐因仍。维诗有云。如彼飞虫。时亦弋获。然则天下后世之誉我。或于此书。天下后世之毁我。亦或于此
书。余何敢置喙。夫亦以见志之有在。恶容矜慎哉。
\x康熙庚戌花朝武陵张志聪书于西冷怡堂\x
<目录>卷一
<篇名>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属性:上古。谓所生之来。天真。天乙始生之真元也。首四篇。论调精神气血。所生之来谓之精。故首论精。两精相搏谓
之神。故次论神。气乃精水中之生阳。故后论气。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徇音循长上声按史记、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有熊国君少典之子。继神农氏而有天下。都轩辕之丘。以土德王。故号黄帝。神灵、智能也。徇顺、齐正、敦信、敏达
也。此节记圣德禀性之异。发言之早。方其幼也。能顺而正。及其长也。既敦且敏。故其垂拱致治。教化大行。广制度
以利天下。垂法象以教后世。生知之圣人也。后铸鼎于鼎湖山。鼎成而白日升天。此亦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之真人也。)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天师。尊称岐伯也。天者。谓能修其天真。师乃先知先觉者也。言道者。上帝之所贵。师所以传道而设教。故称伯曰
天师。度、越也。度百岁者。百二十岁也。)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上古。太古也。
知道。谓知修养之道也。法。取法也。阴阳。天地四时。五行六气也。和。调也。术数者。调养精气之法也。盖阴阳者。
万物之终始。死生之本。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故能取法以和调。是谓得道。)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
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灵枢决气篇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是谓气。饮食有节。养其气也。生气通天论曰。起居如惊。神气乃浮。起居有常。养其神也。烦劳则张。精绝。不妄作
劳。养其精也。夫神气去。形独居。人乃死。能调养其神气。故能与形俱存。而尽终其天年。)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
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酒能伤脾。脾气伤。则不能宣五谷味。而生气伤矣。以妄为常。伤其神矣。醉以入房。伤其
精矣。言今时之人。不知道者。纵嗜欲而伤其精气神也。)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乐色曰欲。
轻散曰耗。真者。元真之气也。不知持满。不慎谨也。不时御神。不能四时调御其神也。言不知道者。不能慎谨调养。
而丧其精气神也。)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心藏神。务快其心。丧其神守矣。乐则气缓。而
更逆之。伤其气矣。起居无节。耗其精矣。言今时之人。惟务快乐。不能积精全神。是以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
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虚邪、虚乡不正之邪风也。恬、安静
也。淡、朴素也。虚无。不为物欲所蔽也。言上古之人。得圣人之教化。内修养生之道。外避贼害之邪。所以年皆度百
岁。而动作不衰。)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恬淡无为。是以志
闲而少欲矣。精神内守。是以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矣。真气从之。是以气从以顺矣。五方之民。衣食居处。各从
其欲。是以皆得所愿也。)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故者。承上文而言。按异法方宜论。
东方之民。皆安其处。美其食。西方之民。根据山陵而居。不衣而褐荐。华食而肥脂。北方之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
其民乐野处而乳食。南方之域。其地下。水土弱。其民嗜酸而食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其民食杂而不劳。此五方之
民。随天地万物之所生。山川地土之高下。衣食居处。各从其欲。彼此不相爱慕。故其民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
淫邪不能惑其心。(此复言五方之民。各有嗜欲淫邪而致病。惟上古恬淡之世。民皆安居乐俗。而无外慕之思。故虽有嗜
欲淫邪。不能伤其内也。)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上古之人。无贵贱贤愚。皆全德不危。故不外惧于物。
而合于养生之道焉。)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德者。所得乎天之明德也。全而不危者。
不为物欲所伤也。庄子曰。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圣人之道也。)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
天数然也。(阴阳者。万物之终始也。此复论男女阴阳气血。有始有终。有盛有衰 ......
<篇名>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书名: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作者:张志聪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目录>
<篇名>序
属性:五帝以上有书乎。曰。无书也。无书而实肇书之蕴也。五帝以下有书乎。曰。多书也。多书而实淆书之传也。夫无
书而肇书之蕴。多书而淆书之传。则作与述之相为终始。不可诬也。聿稽五帝。首自庖牺。仰观俯察。近取远求。而八
卦以通。昭然为明道开天之祖。嗣后伊芳耆。断耜揉耒。教穑辨物。而百汇以明。焕然为养生达性之主。厥传公孙。上稽
天象。下究渊泉。中度人事。以人之五行六气。配天地阴阳。以天地之四时五行。应人部候。洞然为见垣彻微之宗。是
三圣代兴。而三坟之义着。三才之理备矣。然羲皇画卦。而爻辞彖义。姬文周孔。创始于前。李邵陈朱。阐明于后。而
开物成务。易道遂历千古而不晦。炎帝察材。而金石草木。品上中下。本经以传。别录图经纲目以着。而补遗增缺。方
书遂行万祀而无敝。独素问一册。帝与俞跗巫彭诸臣论次一堂。所详者天人一原之旨。所明者阴阳迭乘之机。所究研者
气运更胜之微。所稽求者性命攻荡之本。所上穷者寒暑日月之营运。所下极者形气生化之成败。开阖详尽。几无余蕴。
然其中论生生之统居其半。言灾病者次之。治法者又次之。盖欲天下后世。子孙氓庶。勿罹灾眚。咸归生长。圣教不唐
乎大哉。第经义渊微。圣词古简。苟非其人。鲜有通其义者。即如周之越人。汉之仓公。晋之皇甫谧。唐之王启玄。以
及宋元明诸名家。迭为论疏。莫不言人人殊。而经旨 栝者。或以一端求之。经言缕析者。或以偏见解之。经词有于彼
见而于此若隐者。或以本文诠释而昧其大原。经文有前未言而今始及者。或以先说简脱而遗其弘论。是皆余所深悯也。
聪辄忘愚昧。竭力覃思。自庚子五载注仲祖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刊布问世。今复自甲辰五载注释内经素问九卷。以
昼夜之悟思。印黄岐之精义。前人咳唾。概所勿袭。古论糟粕。悉所勿存。惟与同学高良共深参究之秘。及门诸弟时任
校正之严。剞劂告成。颜曰集注。盖以集共事参校者什之二三。先辈议论相符者什之一二。非有弃置也。亦曰前所已言
者。何烦余言。唯未言者。亟言之以俟后学耳。讵敢追康节希彝通易之秘。隐君齐相搜药之遗。以自附古人也乎。虽然。
人惮启辟。世乐因仍。维诗有云。如彼飞虫。时亦弋获。然则天下后世之誉我。或于此书。天下后世之毁我。亦或于此
书。余何敢置喙。夫亦以见志之有在。恶容矜慎哉。
\x康熙庚戌花朝武陵张志聪书于西冷怡堂\x
<目录>卷一
<篇名>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属性:上古。谓所生之来。天真。天乙始生之真元也。首四篇。论调精神气血。所生之来谓之精。故首论精。两精相搏谓
之神。故次论神。气乃精水中之生阳。故后论气。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徇音循长上声按史记、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有熊国君少典之子。继神农氏而有天下。都轩辕之丘。以土德王。故号黄帝。神灵、智能也。徇顺、齐正、敦信、敏达
也。此节记圣德禀性之异。发言之早。方其幼也。能顺而正。及其长也。既敦且敏。故其垂拱致治。教化大行。广制度
以利天下。垂法象以教后世。生知之圣人也。后铸鼎于鼎湖山。鼎成而白日升天。此亦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之真人也。)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天师。尊称岐伯也。天者。谓能修其天真。师乃先知先觉者也。言道者。上帝之所贵。师所以传道而设教。故称伯曰
天师。度、越也。度百岁者。百二十岁也。)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上古。太古也。
知道。谓知修养之道也。法。取法也。阴阳。天地四时。五行六气也。和。调也。术数者。调养精气之法也。盖阴阳者。
万物之终始。死生之本。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故能取法以和调。是谓得道。)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
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灵枢决气篇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是谓气。饮食有节。养其气也。生气通天论曰。起居如惊。神气乃浮。起居有常。养其神也。烦劳则张。精绝。不妄作
劳。养其精也。夫神气去。形独居。人乃死。能调养其神气。故能与形俱存。而尽终其天年。)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
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酒能伤脾。脾气伤。则不能宣五谷味。而生气伤矣。以妄为常。伤其神矣。醉以入房。伤其
精矣。言今时之人。不知道者。纵嗜欲而伤其精气神也。)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乐色曰欲。
轻散曰耗。真者。元真之气也。不知持满。不慎谨也。不时御神。不能四时调御其神也。言不知道者。不能慎谨调养。
而丧其精气神也。)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心藏神。务快其心。丧其神守矣。乐则气缓。而
更逆之。伤其气矣。起居无节。耗其精矣。言今时之人。惟务快乐。不能积精全神。是以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
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虚邪、虚乡不正之邪风也。恬、安静
也。淡、朴素也。虚无。不为物欲所蔽也。言上古之人。得圣人之教化。内修养生之道。外避贼害之邪。所以年皆度百
岁。而动作不衰。)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恬淡无为。是以志
闲而少欲矣。精神内守。是以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矣。真气从之。是以气从以顺矣。五方之民。衣食居处。各从
其欲。是以皆得所愿也。)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故者。承上文而言。按异法方宜论。
东方之民。皆安其处。美其食。西方之民。根据山陵而居。不衣而褐荐。华食而肥脂。北方之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
其民乐野处而乳食。南方之域。其地下。水土弱。其民嗜酸而食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其民食杂而不劳。此五方之
民。随天地万物之所生。山川地土之高下。衣食居处。各从其欲。彼此不相爱慕。故其民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
淫邪不能惑其心。(此复言五方之民。各有嗜欲淫邪而致病。惟上古恬淡之世。民皆安居乐俗。而无外慕之思。故虽有嗜
欲淫邪。不能伤其内也。)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上古之人。无贵贱贤愚。皆全德不危。故不外惧于物。
而合于养生之道焉。)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德者。所得乎天之明德也。全而不危者。
不为物欲所伤也。庄子曰。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圣人之道也。)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
天数然也。(阴阳者。万物之终始也。此复论男女阴阳气血。有始有终。有盛有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TXT附件(89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