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本草从新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66kb)。
<篇名>本草从新
书名:本草从新
作者:吴仪洛
朝代:清·公元1644-1911年
年份:
<目录>
<篇名>原序
内容:余先世藏书最伙。凡有益于民用者。购之尤亟。以故岐黄家言。亦多海内希见之本。余
自髫
年。习制举业时。即旁览及焉。遇有会意。辄觉神情开涤。于是尽发所藏而精绎之。迄今四
十年矣。夫医学之要。莫先于明理。其次则在辨证。其次则在用药。理不明。证于何辨。证
不辨。药于何用。故拙着医学十种。其一曰∶一源必彻。其二曰∶四诊须详。于经义病情。
必斟酌群言。而期于至当也。而又念天之生药。凡以济斯人之疾苦者也。有一病,必有一药。
用眩。凡药皆可伤人。况于性最偏驳者乎。自来注本草者。古经以下。代有增订。而李氏纲
目为集大成。其征据该洽。良足补尔雅诗疏之缺。而以备医学之用。或病其稍繁。踵之者、有缪氏之经疏。不特着药性之功能。且兼言其过劣。其中多所发明。而西昌喻嘉言。颇有异
议。最后新安汪氏。祖述二书。着备要一编。卷帙不繁。而采辑甚广。宜其为近今脍炙之书
也。独惜其本非岐黄家。不临证而专信前人。杂采诸说。无所折衷。未免有承误之失。余
不揣固陋。取其书重订之。因仍者半。增改者半。旁掇旧文。参以涉历。以扩未尽之旨。书
成。名曰本草从新。付之剞劂。庶几切于时用。而堪羽翼古人矣乎。其余数种。将次第刊布。与有识者商之。
\x乾隆丁丑岁三月上巳日澉水吴仪洛遵程书于硖川之利济堂\x
<目录>
<篇名>本草从新凡例
内容:一 注本草者。当先注明其所以主治之由。与所以当用之理。使读之者有义味可咀嚼也。
兹集药性病情。互相阐发。庶便资用。若每处皆释。则重复烦琐。反生厌渎。故前后间见。
或因药论辨。读者汇观而统会之可也。
一 上自神农本草经。以至李氏纲目。俱递有收载。自纲目以后。收载绝少。如燕窝之
类。
一 自古本草以至近今本草。俱有是名。而今并无是药者。如预知子之类。俱为削去。
一 药品主治。诸家析言者少。统言者多。如治痰之药。有治湿痰者。有治燥痰者。诸
书第以除痰概之。头痛之药。有治内伤头痛者。有治外感头痛者。诸书惟言治头痛而已。此
皆相反之证。未可混施。举此二端。其余可以类推矣。又止言某病宜用。而不言某病忌用。
均属缺略。兹集并加详注。庶无贻误。
一 每药先辨其气味、形色。次着其所入经络。乃为发明其功用。而以主治之证。具列
于后。其所以主治之理。即在前功用之中。不能逐款细注。读者详之。
一 徐之才曰。药有宣、(上升下行、曰宣)、通、补、泻、涩、滑、燥、湿、(即润也)、轻、重十种。是药之大体。而本经不言。后人未述。凡用药者。审而详之。则靡所失遗矣。
今为分阐。以标于本药之上。(此十剂也、陶隐居多寒热二剂、兹不具述、然本集燥剂、即
陶氏之热剂、而通剂、乃徐氏之燥剂也。)
一 药品主治。已注明某脏某腑者。则不更言入某经络。以重复无用也。
一 阴、阳、升、降、浮、沉。已详于药性总义中。故每品之下,不加重注。
一 采用诸书。悉标其名氏。使知为先哲名言。有可考据也。间有删节数行数句者。以
限于尺幅也。有增改数句数字者。务畅其文义也。其间广搜博采。义图贯通。取要删繁。词
归雅饬
一 凡假药不可不辨。如花草子、伪沙苑蒺藜。香栾、伪枳实枳壳之类。始则以伪乱真。
渐
一 同是药名。而力量浓薄悬殊。性味优劣迥别。如野白术与种白术、并江西白术之类。
至
一 本药而杂别种在内。用者即不能取效。如肆中柴胡。夹杂白头翁、小前胡、远志苗、丹参等于内。不细为拣去。不唯无益。而反有害矣。亦断不可不正之。
一 药品修治。必须如法。今肆中熟地黄用煮。菟丝饼加面之类。制治乖方。断不可用。
俱为正之。
一 凡可以救荒者。收载稍繁。以其有裨于生成之实用也。
一 养生与治病。食物之宜否。关系非细。故收载不厌其繁。
<目录>
<篇名>药性总义
内容:凡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此五
味之
义也。
凡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此五
色之
义也。
凡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
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 (音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此五味之用也。
凡寒热温凉。气也。酸苦甘辛咸淡。味也,气为阳,味为阴。(气无形而升、故为阳、味有
质而降、故为阴。)气浓者。为纯阳。薄为阳中之阴。味浓者。为纯阴。薄为阴中之阳。气
薄则发泄。浓则发热。(阳气上行、故气薄者、能泄于表、浓者、能发热。)味浓则泄。薄则
通。(阴味下行、故味浓者、能泄于下、薄者、能通利。)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 同)、泄为阴。(辛散、甘缓、故发肌表、酸收、苦泄、故为
吐泻。)咸味涌泄为阴。淡
味
渗泄为阳。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清阳出上窍。(本乎天者亲上、上窍七、谓耳目
口鼻。)浊阴出下窍。(本乎
地
者亲下、下窍二、谓前后二阴。)清阳发腠理。(腠理肌表也、阳升散
于皮肤、故清阳发之。)浊阴走五脏。(阴受气于五藏、故浊阴走之。)清阳实四肢。(四肢为
诸阳之本、故清阳实之。)浊阴归六腑。(六腑传化水谷、故浊阴归之。)此阴阳之义也。
凡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象春。)气薄者降而收。(象秋)、气
浓者
浮而长。(象夏)、味浓者沉而藏。(象冬)、味平者化而成。(象土。)气浓味薄者浮而升。味
浓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浓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
浮。热无沉。此升降浮沉之
义也。(李时珍曰∶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
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者、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凡
根之在土中者、半身以上
则上升、半身以下则下降、虽一药而根梢各别、用之或差、服亦罔
效。)
凡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为枝者达四肢。为皮
者达
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从
也。
凡色青、味酸、气臊。(臊为木气所化。)性属木者。皆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肝
与胆
相表里、胆为甲木、肝为乙木。)色赤、味苦、气焦。(焦为火气所化。)性属火者。皆入手 ......
<篇名>本草从新
书名:本草从新
作者:吴仪洛
朝代:清·公元1644-1911年
年份:
<目录>
<篇名>原序
内容:余先世藏书最伙。凡有益于民用者。购之尤亟。以故岐黄家言。亦多海内希见之本。余
自髫
年。习制举业时。即旁览及焉。遇有会意。辄觉神情开涤。于是尽发所藏而精绎之。迄今四
十年矣。夫医学之要。莫先于明理。其次则在辨证。其次则在用药。理不明。证于何辨。证
不辨。药于何用。故拙着医学十种。其一曰∶一源必彻。其二曰∶四诊须详。于经义病情。
必斟酌群言。而期于至当也。而又念天之生药。凡以济斯人之疾苦者也。有一病,必有一药。
用眩。凡药皆可伤人。况于性最偏驳者乎。自来注本草者。古经以下。代有增订。而李氏纲
目为集大成。其征据该洽。良足补尔雅诗疏之缺。而以备医学之用。或病其稍繁。踵之者、有缪氏之经疏。不特着药性之功能。且兼言其过劣。其中多所发明。而西昌喻嘉言。颇有异
议。最后新安汪氏。祖述二书。着备要一编。卷帙不繁。而采辑甚广。宜其为近今脍炙之书
也。独惜其本非岐黄家。不临证而专信前人。杂采诸说。无所折衷。未免有承误之失。余
不揣固陋。取其书重订之。因仍者半。增改者半。旁掇旧文。参以涉历。以扩未尽之旨。书
成。名曰本草从新。付之剞劂。庶几切于时用。而堪羽翼古人矣乎。其余数种。将次第刊布。与有识者商之。
\x乾隆丁丑岁三月上巳日澉水吴仪洛遵程书于硖川之利济堂\x
<目录>
<篇名>本草从新凡例
内容:一 注本草者。当先注明其所以主治之由。与所以当用之理。使读之者有义味可咀嚼也。
兹集药性病情。互相阐发。庶便资用。若每处皆释。则重复烦琐。反生厌渎。故前后间见。
或因药论辨。读者汇观而统会之可也。
一 上自神农本草经。以至李氏纲目。俱递有收载。自纲目以后。收载绝少。如燕窝之
类。
一 自古本草以至近今本草。俱有是名。而今并无是药者。如预知子之类。俱为削去。
一 药品主治。诸家析言者少。统言者多。如治痰之药。有治湿痰者。有治燥痰者。诸
书第以除痰概之。头痛之药。有治内伤头痛者。有治外感头痛者。诸书惟言治头痛而已。此
皆相反之证。未可混施。举此二端。其余可以类推矣。又止言某病宜用。而不言某病忌用。
均属缺略。兹集并加详注。庶无贻误。
一 每药先辨其气味、形色。次着其所入经络。乃为发明其功用。而以主治之证。具列
于后。其所以主治之理。即在前功用之中。不能逐款细注。读者详之。
一 徐之才曰。药有宣、(上升下行、曰宣)、通、补、泻、涩、滑、燥、湿、(即润也)、轻、重十种。是药之大体。而本经不言。后人未述。凡用药者。审而详之。则靡所失遗矣。
今为分阐。以标于本药之上。(此十剂也、陶隐居多寒热二剂、兹不具述、然本集燥剂、即
陶氏之热剂、而通剂、乃徐氏之燥剂也。)
一 药品主治。已注明某脏某腑者。则不更言入某经络。以重复无用也。
一 阴、阳、升、降、浮、沉。已详于药性总义中。故每品之下,不加重注。
一 采用诸书。悉标其名氏。使知为先哲名言。有可考据也。间有删节数行数句者。以
限于尺幅也。有增改数句数字者。务畅其文义也。其间广搜博采。义图贯通。取要删繁。词
归雅饬
一 凡假药不可不辨。如花草子、伪沙苑蒺藜。香栾、伪枳实枳壳之类。始则以伪乱真。
渐
一 同是药名。而力量浓薄悬殊。性味优劣迥别。如野白术与种白术、并江西白术之类。
至
一 本药而杂别种在内。用者即不能取效。如肆中柴胡。夹杂白头翁、小前胡、远志苗、丹参等于内。不细为拣去。不唯无益。而反有害矣。亦断不可不正之。
一 药品修治。必须如法。今肆中熟地黄用煮。菟丝饼加面之类。制治乖方。断不可用。
俱为正之。
一 凡可以救荒者。收载稍繁。以其有裨于生成之实用也。
一 养生与治病。食物之宜否。关系非细。故收载不厌其繁。
<目录>
<篇名>药性总义
内容:凡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此五
味之
义也。
凡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此五
色之
义也。
凡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
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 (音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此五味之用也。
凡寒热温凉。气也。酸苦甘辛咸淡。味也,气为阳,味为阴。(气无形而升、故为阳、味有
质而降、故为阴。)气浓者。为纯阳。薄为阳中之阴。味浓者。为纯阴。薄为阴中之阳。气
薄则发泄。浓则发热。(阳气上行、故气薄者、能泄于表、浓者、能发热。)味浓则泄。薄则
通。(阴味下行、故味浓者、能泄于下、薄者、能通利。)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 同)、泄为阴。(辛散、甘缓、故发肌表、酸收、苦泄、故为
吐泻。)咸味涌泄为阴。淡
味
渗泄为阳。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清阳出上窍。(本乎天者亲上、上窍七、谓耳目
口鼻。)浊阴出下窍。(本乎
地
者亲下、下窍二、谓前后二阴。)清阳发腠理。(腠理肌表也、阳升散
于皮肤、故清阳发之。)浊阴走五脏。(阴受气于五藏、故浊阴走之。)清阳实四肢。(四肢为
诸阳之本、故清阳实之。)浊阴归六腑。(六腑传化水谷、故浊阴归之。)此阴阳之义也。
凡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象春。)气薄者降而收。(象秋)、气
浓者
浮而长。(象夏)、味浓者沉而藏。(象冬)、味平者化而成。(象土。)气浓味薄者浮而升。味
浓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浓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
浮。热无沉。此升降浮沉之
义也。(李时珍曰∶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
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者、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凡
根之在土中者、半身以上
则上升、半身以下则下降、虽一药而根梢各别、用之或差、服亦罔
效。)
凡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为枝者达四肢。为皮
者达
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从
也。
凡色青、味酸、气臊。(臊为木气所化。)性属木者。皆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肝
与胆
相表里、胆为甲木、肝为乙木。)色赤、味苦、气焦。(焦为火气所化。)性属火者。皆入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TXT附件(36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