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最新02 > 正文
编号:11611618
骨关节炎.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54kb)。

    骨性关节炎

    [概述]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本病在中年以后多发。国内的初步调查显示,骨性关节炎的总患病率约为15%,4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0%-17%, 60岁以上则达50%。而在75岁以上人群中,80%患有骨性关节炎。该病的最终致残率为53%。临床上以关节肿痛、骨质增生及活动受限最为常见。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无地域及种族差异。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骨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关节积液及骨性肥大,可伴有活动时的骨擦音、功能障碍或畸形。

    (1)关节疼痛及压痛 本病最常见的表现是关节局部的疼痛和压痛。负重关节及双手最易受累。一般早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时好转,活动后加重,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导致活动受限。关节局部可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为明显。

    (2)关节肿胀 早期为关节周围的局限性肿胀,但随病情进展可有关节弥漫性肿胀、滑囊增厚或伴关节积液。后期可在关节周围触及骨赘。

    (3)晨僵 患者可出现晨起时关节僵硬及黏着感,经活动后可缓解。本病的晨僵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半小时。

    (4)关节摩擦音 主要见于膝关节的骨关节炎。由于软骨破坏,关节表面粗糙,出现关节活动时骨摩擦音(感)、捻发感,或伴有关节局部疼痛。

    2、不同部位的骨性关节炎

    (1)手 以远端指间关节受累最为常见,表现为关节伸侧面的两侧骨性膨大,称赫伯登(Heberden)结节。而近端指间关节伸侧出现者则称为布夏尔(Bouchard)结节。可伴有结节局部的轻度红肿、疼痛和压痛。第一腕掌关节受累后,其基底部的骨质增生可出现方形手畸形,而手指关节增生及侧向半脱位可致蛇样畸形。

    (2)膝关节 膝关节受累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危险因素有肥胖、膝外伤和半月板切除。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严重病例可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畸形。

    (3)髋关节 髋关节受累多表现为局部间断性钝痛,随病情发展可成持续性疼痛。部分患者的疼痛可以放射到腹股沟、大腿内侧及臀部。髋关节运动障碍多在内旋和外展位,随后可出现内收、外旋和伸展受限。

    (4)脊柱 颈椎受累比较常见。可有椎体、椎间盘以及后突关节的增生和骨赘,引起局部的疼痛和僵硬感,压迫局部血管和神经时可出现相应的放射痛和神经症状。颈椎受累压迫椎-基底动脉,引起脑供血不足的症状。腰椎骨质增生导致椎管狭窄时可出现间歇性跛行以及马尾综合征。

    (5)足 跖趾关节常有受累,除了出现局部的疼痛、压痛和骨性肥大外,还可以出现拇外翻等畸形。

    3、特殊类型的骨性关节炎

    (1)原发性全身性骨关节炎 以远端指间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和第一腕掌关节为好发部位。膝、髋、跖趾关节和脊柱也可受累。症状呈发作性,可有受累关节积液、发热等表现。可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将其分为两类:①结节型以远端指间关节受累为主,女性多见,有家族聚集现象。②非结节型以近端指间关节受累为主,性别和家族聚集特点不明显,但常反复出现外周关节炎。重症患者可有血沉增快及C反应蛋白增高等。

    (2)侵蚀性炎症性骨关节炎 常见于绝经后的女性,主要累及远端及近端指间关节和腕掌关节。有家族倾向性及反复急性发作的特点。受累的关节出现疼痛和触痛,最终导致关节的畸形和强直。患者的滑膜检查可见明显的增生性滑膜炎,并可见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和血管翳的生成。X线可见明显的骨赘生成和软骨下骨硬化,晚期可见明显的骨侵蚀和关节骨性强直。

    (3)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 DISH) 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病变累及整个脊柱,呈弥漫性骨质增生,脊柱韧带广泛增生骨化及其邻近的骨皮质增生。但是,椎小关节和椎间盘保持完整。一般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可有肩背痛、发僵、手指麻木或腰痛等症状,病变严重时会出现椎管狭窄的相应表现。X线片可见特征性椎体前纵及后纵韧带的钙化,以下胸段为著,一般连续4个或4个椎体以上,可伴广泛骨质增生。

    4、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标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的患者可出现C-反应蛋白和血沉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继发性骨关节炎的患者可出现原发病的实验室检查异常。

    出现滑膜炎者可有关节积液,但是,一般关节液透明,淡黄色,黏稠度正常或略降低,但黏蛋白凝固良好。

    5、X线检查

    骨性关节炎的X线特点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的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这些变化是骨关节炎诊断的重要依据。

    [诊断要点]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影像学等辅助检查,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并不困难。目前,国内多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95年的诊断标准(表1-3)。

    表1 手骨性关节炎的分类标准(临床标准)

    1. 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手痛,发酸,发僵

    2. 10个指间关节中,骨性膨大关节≥2个

    3. 掌指关节肿胀≤2个

    4. 远端指间关节骨性膨大>2个

    5. 10个指间关节中,畸形关节≥1个满足1+2+3+4条或1+2+3+5条可诊断手骨性关节炎注:10个指间关节为双侧第二、三远端及近端指间关节,双侧第一腕掌关节。

    表2 膝骨性关节炎分类标准

    临床标准1. 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

    2. 有骨摩擦音

    3. 晨僵≤30min

    4. 年龄≥38岁

    5. 有骨性膨大满足1+2+3+4条,或1+2+5条或1+4+5条者可诊断膝骨性关节炎临床+放射学标准1. 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

    2. X线片示骨赘形成

    3. 关节液检查符合骨性关节炎

    4. 年龄≥40岁

    5. 晨僵≤30min

    6. 有骨摩擦音满足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者可诊断膝骨性关节炎

    表3 髋骨性关节炎分类标准

    临床+放射学标准1. 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髋痛

    2. 血沉≤20mm/h

    3. X线片有骨赘形成

    4. X线片髋关节间隙狭窄满足1+2+3条或1+2+4条或1+3+4条者可诊断髋骨性关节炎

    [治疗]

    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疼痛、阻止和延缓疾病的发展及保护关节功能。治疗方案应依据每个患者的病情而定。

    1、一般治疗

    (1)患者教育 使患者了解本病的治疗原则、锻炼方法,以及药物的用法和不良反应等。

    (2)物理治疗 包括热疗、水疗、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针灸、按摩和推拿、牵引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5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