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点头脉诀》手抄本.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0kb)。
《佛点头脉诀》手抄本
编者前言
世之《佛点头脉诀》,尚有两种不同版本,一载于清朝太医院编著的《药性通考》之中,此书分为八卷,前六卷收载中药四百三十五种,卷七、卷八为《集录神效单方》,《佛点头脉诀》附于卷六之末,因其年代久远,校订不详,存在不少错误之处,难免贻误后学。一传为王氏《佛点头脉诀》,传言"该诀诊病快而准,叙述简而赅,王氏当年每日门诊如市,在陕甘一带很有影响。曾被人推荐为元老于右任诊病,药到病除,遂名噪西安。"此《佛点头脉决》余曾手抄一份,转转间不慎失落,欣闻芦溪周老中医有手抄本,余多次登门索求而幸得借阅,方知传抄难免错漏,《佛点头脉诀》版虽有二,其源则一,特将其摘录于后,仓促之间,不能增损订正,成其完璧,也是憾事!望学者吸取精华,去除糟粕。
二零零七年八月于芦溪
佛点头看脉捷法
左手心、肝、肾,心属火,在寸部;肝属木,在关部;肾属水,在尺部。右手肺、脾、命,肺属金,在寸部;脾属土,在关部;命属包络,在尺部。看脉者,俱依高骨为关,将中指先下关部,后下尺寸两部,先轻看天部浮脉,在皮肤之间,得之者曰浮,为天,属阳;不轻不重看人部中脉,在肌肉之间得者,故曰中;后重看地部沉脉,在筋骨之间得者,故曰沉,属阴。一部有三候,浮、中、沉也,浮、中、沉各三息,一部九息,学医者先调匀自己气息,然后看脉。
总脉撮要
一息四至号平和,更加一至大无疴。
三迟二败冷危困,六数七极热生多。
八脱九死十归墓,十一十二绝魂去。
三至为迟一二败,两息一至死非怪。
寅时一刻肺行气,卯入大肠晨到胃。
己居脾土午属心,未居小肠之经内。
申属膀胱酉肾间,戌时行向心胞去。
亥在三焦子胆边,丑尽肝分寅转肺。
阿阿缓若春杨柳,此是脾家居四季。
在意专心察细微,灵机晓解通玄计。
七表脉赋(属阳)
浮如指下捻葱叶,芤则中空有两头。
滑似动珠来往动,实向浮中取刺毬。
弦若筝弦时带数,紧向琴弦促轸留。
洪主有余来极大,七阳为表定其由。
八里脉赋(属阴)
沉若烂棉寻至骨,微如指下细如丝。
涩则如刀刮竹皮,缓小于迟来往慢。
伏潜骨重似来时,迟重若寻来隐隐。
濡凑指边还却却,弱按轻棉重步知。
又七表脉赋
浮按不足举有余,芤则中空两畔出。
滑脉如珠中有力,实行逼逼与长珠。
弦如指按弓弦状,紧若牢绳转索初。
洪举按之皆极大,此为七表不同途。
又八里脉赋
微来自有又似无,沉举都无按有余。
迟缓息间三度至,伏须切骨寻相类。
弱软如沉脂下图,涩脉如刀轻刮竹。
医家看脉用心察,方明八脉见如途。
九道脉赋
(长短数代四脉属阳,其余皆阴脉也)
迢迢长脉似长竿,短脉指下不及间。
虚则举寻皆不足,併居寸数促为宽。
结脉缓时来一指,代来中止不能还。
牢时寻无按却有,水中磨石慢慢动。
细细极微如丝线,脉分九道见九般。
外有数脉来往运,须明大脉似洪看。
论脉分阴阳
左手属阳,寸部属阳,脉浮属阳,脉来者属阳;
右手属阴,尺部属阴,脉沉属阴,脉去者属阴。
七表脉捷法赋
浮是头眩主中风,芤为失血要流红。
滑而吐泻痰食聚,实则心胸烦热攻。
弦为筋急眼劳疾,紧主头胸痛难忍。
洪是伤寒多热症,七表之症说有功。
八里脉捷法赋
微脉为寒腹下痛,沉主吞酸冷气侵。
迟乃沉寒并固冷,缓则皮顽通身麻。
濡主冷困多虚汗,伏为积滞泻如汤。
涩则血滞痛如难,弱主精神枯瘦病。
寸关尺三部浮沉迟数断病赋
寸浮头脑腰腿痛,沉细浑身骨节疼,女寸俱无月家病,脉大大肠水泄灵。
脾胃无力不进食,肝肺浮知胃膈膨,尺浮无力梦渺茫,尺大水火涩难行。
两尺紧数病起倒,六部浮紧腹中膨,女人两尺沉细紧,半夜腹痛至五更。
人迎脉宏表而痊,气口脉大下而生,大抵迟缓病易痊,心数肾涩是劳症,此病良医救不生。六脉俱安肝独少,明年立春必定倾,五行克应论一般,此是神仙通天窍。伤寒六日传一变,脉缓症退及瞑眩,但以得病日数之,断后有人说先见。右三部小左浮紧,伤寒之症明如镜,脾中浮紧也同途,六部皆实痈毒盛。脾脉同前是伤风,挟食伤风痹症同,肺脉同前真中湿,肝如弦紧疟来攻。心脉浮散是伤暑。
心脉宏大心家热,头痛脑闷气血结,五心烦躁口唇焦,脚心手心似火烧。
肝脉宏大不纳血,背痛项强痛在胁,脚软手酸眼赤涩,行步眩晕妨失跌。
脾脉宏大心膨胀,饮食不思常喜困,背疼脑痛呕酸心,食后伤风原有因。
肺脉宏大心头热,潮渴三焦气涌结,四肢倦怠少精神 ......
《佛点头脉诀》手抄本
编者前言
世之《佛点头脉诀》,尚有两种不同版本,一载于清朝太医院编著的《药性通考》之中,此书分为八卷,前六卷收载中药四百三十五种,卷七、卷八为《集录神效单方》,《佛点头脉诀》附于卷六之末,因其年代久远,校订不详,存在不少错误之处,难免贻误后学。一传为王氏《佛点头脉诀》,传言"该诀诊病快而准,叙述简而赅,王氏当年每日门诊如市,在陕甘一带很有影响。曾被人推荐为元老于右任诊病,药到病除,遂名噪西安。"此《佛点头脉决》余曾手抄一份,转转间不慎失落,欣闻芦溪周老中医有手抄本,余多次登门索求而幸得借阅,方知传抄难免错漏,《佛点头脉诀》版虽有二,其源则一,特将其摘录于后,仓促之间,不能增损订正,成其完璧,也是憾事!望学者吸取精华,去除糟粕。
二零零七年八月于芦溪
佛点头看脉捷法
左手心、肝、肾,心属火,在寸部;肝属木,在关部;肾属水,在尺部。右手肺、脾、命,肺属金,在寸部;脾属土,在关部;命属包络,在尺部。看脉者,俱依高骨为关,将中指先下关部,后下尺寸两部,先轻看天部浮脉,在皮肤之间,得之者曰浮,为天,属阳;不轻不重看人部中脉,在肌肉之间得者,故曰中;后重看地部沉脉,在筋骨之间得者,故曰沉,属阴。一部有三候,浮、中、沉也,浮、中、沉各三息,一部九息,学医者先调匀自己气息,然后看脉。
总脉撮要
一息四至号平和,更加一至大无疴。
三迟二败冷危困,六数七极热生多。
八脱九死十归墓,十一十二绝魂去。
三至为迟一二败,两息一至死非怪。
寅时一刻肺行气,卯入大肠晨到胃。
己居脾土午属心,未居小肠之经内。
申属膀胱酉肾间,戌时行向心胞去。
亥在三焦子胆边,丑尽肝分寅转肺。
阿阿缓若春杨柳,此是脾家居四季。
在意专心察细微,灵机晓解通玄计。
七表脉赋(属阳)
浮如指下捻葱叶,芤则中空有两头。
滑似动珠来往动,实向浮中取刺毬。
弦若筝弦时带数,紧向琴弦促轸留。
洪主有余来极大,七阳为表定其由。
八里脉赋(属阴)
沉若烂棉寻至骨,微如指下细如丝。
涩则如刀刮竹皮,缓小于迟来往慢。
伏潜骨重似来时,迟重若寻来隐隐。
濡凑指边还却却,弱按轻棉重步知。
又七表脉赋
浮按不足举有余,芤则中空两畔出。
滑脉如珠中有力,实行逼逼与长珠。
弦如指按弓弦状,紧若牢绳转索初。
洪举按之皆极大,此为七表不同途。
又八里脉赋
微来自有又似无,沉举都无按有余。
迟缓息间三度至,伏须切骨寻相类。
弱软如沉脂下图,涩脉如刀轻刮竹。
医家看脉用心察,方明八脉见如途。
九道脉赋
(长短数代四脉属阳,其余皆阴脉也)
迢迢长脉似长竿,短脉指下不及间。
虚则举寻皆不足,併居寸数促为宽。
结脉缓时来一指,代来中止不能还。
牢时寻无按却有,水中磨石慢慢动。
细细极微如丝线,脉分九道见九般。
外有数脉来往运,须明大脉似洪看。
论脉分阴阳
左手属阳,寸部属阳,脉浮属阳,脉来者属阳;
右手属阴,尺部属阴,脉沉属阴,脉去者属阴。
七表脉捷法赋
浮是头眩主中风,芤为失血要流红。
滑而吐泻痰食聚,实则心胸烦热攻。
弦为筋急眼劳疾,紧主头胸痛难忍。
洪是伤寒多热症,七表之症说有功。
八里脉捷法赋
微脉为寒腹下痛,沉主吞酸冷气侵。
迟乃沉寒并固冷,缓则皮顽通身麻。
濡主冷困多虚汗,伏为积滞泻如汤。
涩则血滞痛如难,弱主精神枯瘦病。
寸关尺三部浮沉迟数断病赋
寸浮头脑腰腿痛,沉细浑身骨节疼,女寸俱无月家病,脉大大肠水泄灵。
脾胃无力不进食,肝肺浮知胃膈膨,尺浮无力梦渺茫,尺大水火涩难行。
两尺紧数病起倒,六部浮紧腹中膨,女人两尺沉细紧,半夜腹痛至五更。
人迎脉宏表而痊,气口脉大下而生,大抵迟缓病易痊,心数肾涩是劳症,此病良医救不生。六脉俱安肝独少,明年立春必定倾,五行克应论一般,此是神仙通天窍。伤寒六日传一变,脉缓症退及瞑眩,但以得病日数之,断后有人说先见。右三部小左浮紧,伤寒之症明如镜,脾中浮紧也同途,六部皆实痈毒盛。脾脉同前是伤风,挟食伤风痹症同,肺脉同前真中湿,肝如弦紧疟来攻。心脉浮散是伤暑。
心脉宏大心家热,头痛脑闷气血结,五心烦躁口唇焦,脚心手心似火烧。
肝脉宏大不纳血,背痛项强痛在胁,脚软手酸眼赤涩,行步眩晕妨失跌。
脾脉宏大心膨胀,饮食不思常喜困,背疼脑痛呕酸心,食后伤风原有因。
肺脉宏大心头热,潮渴三焦气涌结,四肢倦怠少精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