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更多4 > 正文
编号:11612115
狂犬病.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42kb)。

    狂犬病

    狂犬病(rabies)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是由狂犬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人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方式传给人。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终至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病死率几乎达100%。

    当前狂犬病在全世界2/3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都有流行,全世界人狂犬病例的98%以上都集中在亚洲,每年估计共有约6万例,其中印度就占约5万例。我国各地皆有狂犬病流行,狂犬病在《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乙类传染病管理。

    一、病原学

    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病毒属。病毒一端圆而细,另一端粗而平截,大小约75×180nm,形状像子弹故称弹状病毒。病毒中心为单股负链RNA,外绕以蛋白质衣壳,表面有脂蛋白包膜。狂犬病毒具有5种蛋白,即糖蛋白、核蛋白、聚合酶、磷蛋白和膜蛋白。两种主要抗原,一种为病毒外膜上的糖蛋白抗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病毒具有神经毒性,并使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具有保护作用。另一种为内层的核蛋白抗原,可使体内产生补体结合抗体和沉淀素,无保护作用,是荧光免疫法检测的靶抗原,有助于临床诊断。 狂犬病毒易被紫外线、甲醛、50~70%乙醇、0.1%升汞和季铵类化合物(新洁尔灭)等灭活。加热100℃,2分钟可灭活。-70℃或冻干置0~4℃中能存活数年。在中性甘油中、室温下可保存病毒数周。

    从自然条件下感染的人或动物体内分离得的病毒称野毒株或街毒株(streetstrain),特点为致病力强,自脑外途径接种后,易侵入脑组织和唾液腺内繁殖,潜伏期较长。固定毒株(fixedstrain)是街毒株连续在家兔脑内多次传代获得的毒株,特点为毒力减弱,潜伏期缩短在1周左右,对人和犬失去致病力,不能侵入脑和唾腺中增殖,但仍保持其免疫原性,可供制备疫苗。感染街毒株的动物在脑组织神经细胞可形成胞浆包涵体(即内基氏小体)。内基氏小体的直径平均为3~10μm,位于神经细胞的原生质中,呈圆形,椭圆形或棱形。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狂犬病由狂犬传播者约占80%一90%,其次是猫、猪及牛、马等家畜和野兽等温血动物。犬狂犬病已被控制的地区和国家则以野生动物如狼、狐狸、臭鼬(黄鼠狼)、浣熊等为主。从中南美洲的蝙蝠分离出的狂犬病毒,感染了人和动物以后,可以患狂犬病。但其症状以瘫痪为主,称为瘫痪型狂犬病。这种病毒的特点是即嗜神经,又嗜内脏,侵犯力比较弱,但可借空气传播,在脑内形成内基氏小体不典型。隐性感染(无症状带毒)的犬、猫等兽类亦有传染性。患者唾液中含有少量病毒,但人传人例子甚少。近年国内报告外观健康家犬带毒率平均为14.9%(8%一25%)。

    (二)传播途径

    病毒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咬伤传播,也可由带病毒唾液经各种伤口和抓伤、舔伤的粘膜和皮肤而入侵。少数可通过对病犬宰杀、剥皮、切割等过程而被感染。偶因吸入蝙蝠群居洞穴中含病毒气溶胶而感染。被病犬咬后的发病率约为15%一30%,被病狼咬伤后为50%一60%。若及时伤口处理和接种疫苗后,发病率可降为0.15%左右。与发病有关因素有:(1)咬伤部位如头、面、颈和手指、会阴部粘膜等末梢神经分布丰富部位,或严重咬伤(指上述部位多处咬伤、或组织撕裂,大量出血),因潜伏期短,易发病;(2)伤口无处理或处理不当;(3)未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4)被咬者有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

    (三)易感人群

    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兽医、动物饲养者与猎手尤易遭感染。被病兽咬伤后如未进行预防免疫,发病率达15%~60%。一般男性多于女性。冬季发病率低于其他季节。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一)发病机制

    (1)组织内小量增殖期:病毒先在伤口附近的肌细胞内小量增殖,在局部可停留1-2周或更久(至少需72小时),再侵入近处的末梢神经。此时病人无任何自觉症状。

    (2)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沿周围传入神经上行到达背髓背根神经节后,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侵犯脑干及小脑等处的神经细胞。一般不进入血流。

    (3)向各器官扩散期: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再沿传出神经侵入各组织与器官,如眼、舌、唾液腺、皮肤、心脏、肾上腺髓质等。由于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受损,可以发生呼吸肌、吞咽肌痉挛,临床上出现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交感神经受刺激,使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和心脏神经节受损时,可发生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或猝死。

    (二)病理变化

    主要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脑膜多正常。脑实质和脊髓充血、水肿及微小出血。脊髓病变以下段较明显,是因病毒沿受伤部位转入神经,经背根节、脊髓入脑,故咬伤部位相应的背根节、脊髓段病变常很严重。海马、延髓、中脑、脑桥和小脑等处受损也较显著。外观有充血、水肿、微小出血等。多数病例在肿胀或变性的神经细胞浆中,可见到1至数个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3~10μm 的嗜酸性包涵体,即内基小体(Negri body)。最常见于海马的神经细胞中,偶亦见于大脑皮层的锥体细胞层、脊髓神经细胞、后角神经节、交感神经节等。内基小体为病毒集落,染色后呈樱桃红色,是本病特异且具有诊断价值的病变,但约20%的患者为阴性。

    此外,唾液腺腺泡细胞、胃粘膜壁细胞、胰腺腺泡和上皮、肾上腺髓质细胞等可呈急性变性。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长短不一,短的5日,长的达10余年,多数1~3个月。儿童、头面部咬伤、伤口深、扩创不彻底者潜伏期短。此外,与入侵病毒的数量、毒力及宿主的免疫力也有关。受寒、惊吓、劳累或悲痛可能为发病诱因。典型病例临床表现分为三期:

    (一)前驱期

    大多数患者有低热、倦怠、乏力、头痛、烦躁、恐惧、恶心、周身不适等症状。继而出现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痛、声、风、光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约50~80%病人已愈合的伤口部位及其附近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蚊走感。这是由于病毒繁殖刺激周围神经元引起。本期持续1~4日。

    (二)兴奋期或痉挛期

    兴奋性增高,患者多神志清楚而处于兴奋状态,表现为极度恐惧,烦燥,对水、风、声、触动等刺激非常敏感,引起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

    恐水是本病的特殊症状,但不一定每例均有,亦不一定早期出现。典型表现在饮水、见水、闻流水声或谈及饮水时,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故患者渴极畏饮,饮而不能下咽,常伴有声嘶和脱水。怕风亦是本病常见的症状,微风、吹风、穿堂风等可引起咽肌痉挛。其他如音响、光亮、触动等,也可引起同样发作。

    常伴发呼吸辅助肌痉挛而发生呼吸困难,甚至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由于植物神经功能亢进,患者出现唾液分泌增加出现大量流涎、乱吐唾液、大汗淋漓、体温可达40℃以上,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但病人神志大多清醒。随着兴奋状态加重,部分病人出现精神失常、定向力障碍、幻觉、谵妄等。病程进展很快,多在发作中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本期持续1~3日。

    (三)麻痹期

    痉挛减少或停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4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