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更多1 > 正文
编号:11612545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46kb)。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点为单位体积骨量--骨矿成分与骨基质呈等比例减少,骨皮质变薄,海绵状骨小梁数目及大小均减少,骨组织细微结构破坏,髓腔增宽,骨药载功能减弱,从而产生腰背四肢疼痛、脊柱变形甚至骨折,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本病起病缓,病程长,尚无理想治疗措施,好发于51~75的绝经后妇女以及70岁以上的男性老年人,女性较男性为高。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老年人群迅猛增多,该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因此,骨质疏松症不仅是一个医疗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属于祖国医学"骨痹""骨萎"等范畴。本病之形成,中医认为系年老体弱,脏腑虚衰,或精血不足,或因久病,耗损正气,气血两虚,不能濡养筋骨而酿成本病。故本病的病理性质总属本虚,肾虚与精血不足为本病的特点。

    1 诊断

    1.1 临床表现: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腿部抽筋,腰背酸痛,驼背,身高减少,严重者可发生骨折。

    患者常以腿部抽筋或腰背酸痛为主诉就诊,有的疼痛较重,少数人突然剧痛。严重者可能驼背,无明显外伤史,常因后凸畸形而背肌劳损,也可有压缩性骨折。平地跌跤,滑倒时臀部或髋部着地,或手掌撑地等易继发股骨粗隆间骨折或桡骨骨折。由于驼背和脊柱后凸畸形致胸廓畸形,引发呼吸系统症状:胸闷气短和一定肺功能障碍。一些严重的病例,由于钙磷代谢紊乱,维生素D缺乏,血中罗钙全水平低下,继发甲状旁腺技能亢进。此时可能引起乏力、全身痛。骨吸收异常增加,同时骨形成及矿化不良,可合并骨质软化症。

    1.2 体征

    1.2.1 身长缩短:驼背或脊柱后凸,为中后期的表现,多因椎体内骨小量萎缩,数量减少,疏松而脆弱的椎体受压,导致椎体鱼椎样变形。

    1.2.2 骨折:为后期表现,轻微外伤或正常活动时即可发生骨折。发生部位较固定,好发部位为胸、腰椎椎体,桡骨远端及股骨上端。

    1.3 辅助检查

    1.3.1 X线检查

    主要改变为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变细,以脊柱和骨盆较明显,特别是自胸腰段负重节段。早期见骨密度减低,透明度加大,水平方向的骨小梁吸收变细、少,分支消失,沿应力线保存的稀疏骨小梁呈垂直的栅状排列侧位。X线片可见多节段楔形变。压缩性骨折好发于下部胸椎及腰椎,多在曲度方向改变处,如胸7~8,胸12~腰1或腰4~5。。一般当骨X线呈现改变时,骨量减少已达30%以上,因而不能用于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

    1.3.2 骨密度检测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单光子吸收法(SPA)、双光子吸收法(DPA)、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双能X线吸收法(DXA)和定量超声技术(QUS)等5种。

    1.3.3 与骨矿有关的生化指标:通过测定血、尿中矿物质如血清离子钙、总钙,无机磷、镁,尿钙、磷等的含量可间接了解体内代谢状况。

    1.3.4 骨形成指标: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AKP),其活性高度可反映成骨细胞的活性,正常值:6~10国际单位;骨钙素(BGP),正常值为6ng/ml。

    1.3.5 骨吸收的指标:空腹尿钙/肌酐比值,正常值为0.13±0.01,清晨空腹钙尿增加,说明骨吸收增加。空腹尿羟脯氨酸/肌酐比值,正常值0.006至0.016,比值增高说明骨吸收率增加。血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正常值为3~9IU/L。

    1.4 诊断标准

    对于未出现骨折的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在未作骨活检以确定其微结构改变时,骨密度(BMD)是唯一使用的有价值的诊断指标。WHO诊断白人妇女骨质疏松的标准是:

    1.4.1 正常骨量:BMD在正常青年女性峰骨量均值±1个标准差之间;

    1.4.2 骨量减少:BMD低于正常青年女性峰骨量均值1个标准差;

    1.4.3 骨质疏松:BMD低于正常青年女性峰骨量2.5个标准差;

    1.4.4 严重骨质疏松:除BMD低于正常青年女性峰骨量2.5个标准差外,尚伴有一个或多个部位的骨折。男性尚无确定标准。

    以上标准可能不适合东方人,有人建议修正为BMD低于正常青年峰骨量均值2.0个标准差作为东方女性骨质疏松的标准。

    我国学者提出了骨质疏松症的以下诊断标准,但有待验证:

    我国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

    分 度临床表现 相应年龄段BMD丢失率

    (%)相应标准差 男 女初期

    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

    严重骨质疏松无症状

    症状轻微

    疼痛、驼背,可伴骨折

    疼痛驼背,一处以上骨折65±8

    74±8

    84±8

    94±849±7

    59±7

    69±7

    79±7

    小于12

    13~24

    25~36

    大于361以下

    1~2

    2~3

    大于31.5 临床分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两种,临床表现有所不同,见下表

    Ⅰ型和Ⅱ型骨质疏松症的特点

    Ⅰ型 Ⅱ型

    年龄 50~70岁 70岁以上

    女/男比例 6:1 2:1

    骨量丢失 松质骨大于皮质骨 松质骨=皮质骨

    骨丢失率 加速 不加速

    易骨折部位 椎体、远端桡骨 股骨、椎体、尺桡骨

    饮食钙摄入 重要 十分重要

    钙吸收 降低 降低

    甲状旁腺功能 降低或正常 增高

    1,25~(OH2)D3生成 继发降低 原发降低

    主要原因 雌激素缺乏 年龄老化

    1.6 鉴别诊断

    1.6.1 本病主要须和骨软化症、全身纤维性性骨炎相鉴别,要点如下表:

    骨软化症 骨质疏松 全身纤维性骨炎

    维生素D缺乏或日光 绝经期或更年期;蛋白质 血钙过高症状史;

    病史 照射不足;胃肠道疾 或其他营养物质缺乏;长期 肾结石史。

    病;脂肪痢;肾脏病 使用皮质激素;内分泌疾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4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