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09 > 正文
编号:11613502
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的心电图新概念.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795kb)。

    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心电图的新概念--Epsilon波的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心内科

    吴 祥 蔡思宇

    ? 1977年Fontaine首次报道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ARVD),它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右室心肌被脂肪浸润及纤维组织所替代,致使右室弥漫性扩张、室壁变薄变形、肌小梁排列紊乱、收缩运动减弱,疾病发展到晚期,左心室也可受累,最终导致右室或双室衰竭,预后恶劣,年死亡率达2.5%。

    ?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心脏病联盟(WHF)将该病命名为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

    ? 本病好发于中青年及运动员,发病年龄12~50岁,80%病例在40岁之前发病,常以室速起病,是年轻人猝死的常见原因,如Jaoude等报道74例ARVD均并发室速,平均年龄37岁,在美国年轻人猝死中17%为本病所致。

    1 ARVD的心电图表现

    ? ARVD开始约40%的患者心电图正常,随着疾病的发展,右心室除极、复极均出现异常,并发生右室源性的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左束支阻滞型室性心动过速。一般于室速发作之后心电图异常逐渐明显(表1,图1)。Jaoude等提出如室速发作6年之后心电图仍正常,可排除ARVD。

    Jaoude等对74例ARVD患者随访时各种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

    图1 患者,男性,17岁,ARVD A 首次室速发作后4个月,心电图正常;

    B 首次室速发作后10年,QRS波增宽,V1~V5导联T波倒置;C 首次室速发作后18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伴电轴左偏。

    ARVD常见心电图异常

    ? 右室源性室性心律失常

    ? 电轴左偏

    ? 局限性QRS波增宽

    ? 完全性或不全性右束支阻滞

    ? Epsilon波

    ? T波倒置

    1.1 右室源性室性心律失常

    ? ARVD所致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源自右室的室性早搏及室速。根据右室心肌病变程度的不同,室性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可有很大差异,轻者仅见联律间期极短的室性早搏,动态心电图记录常超过1000次/天,重者出现持续性室速或室颤,可直接导致猝死。

    ? 室速形态多为单形性,呈左束支阻滞型伴电轴左偏(图2),表明起源于右心室,于病变晚期亦可呈多形性室速,提示右室存在多个异位激动灶。室速QRS波平均电轴有助于判断激动起源部位,如QRS波电轴朝下,室速起源于右室流出道;QRS波电轴朝上,室速起源于右室内壁或心尖。此外,偶见房性心律失常如房速、房扑及房颤等,这可能与心房肥大、右房受累有关。

    74例ARVD患者首次室性心动过速的特征

    图2 ARVD患者室速发作时呈左束支阻滞型伴电轴左偏

    图3 ARVD患者室速发作时呈左束支阻滞型

    图4 左束支阻滞型室速

    1.2 Epsilon波

    ? 1977年Fontaine在ARVD患者心电图上发现QRS波后有一个小波并命名为Epsilon波(Epsilon wave)。该波出现在QRS波末尾或ST段起始处,呈低振幅、持续几十毫秒的不规则小波,多数表现为向上小棘样,被称为小棘波(图5),偶呈凹缺状(图6)。Epsilon波在V1、V2导联最清楚,有时V1~V4导联均可记录到,但仍以V1、V2导联最为明显且持续时间长(图5、6)。一般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在30%左右。

    图5 ARVD患者心电图。V1~V3导联T波倒置,V1导联可见Epsilon波。

    图6 ARVD患者心电图(50mm/sec,20mm/mV)。V1、V2导联可

    见Epsilon波,在QRS波后基线上呈凹缺状。

    图7 Epsilon波

    ? 如能充分进行皮肤准备、减少基线干扰、心电图机信号20 mm/mV、走速50 mm/sec,可提高检出率。

    ? 采用Fontaine双极胸导联(将右上肢导联电极放在胸骨柄处作为阴极,左上肢导联电极放在剑突处作为阳极,另将左下肢导联电极放在原胸导联V4位置亦作为阳极)记录心电图,检出Epsilon波的敏感性可提高2~3倍。

    ? 此外,信号平均心电图(signal-averaged electrocardiogram,SAECG)也可提高检出率。

    图8 心室晚电位记录的Epsilon波(QRS时限达220ms)

    ? Epsilon波的产生机理是由于ARVD患者右室部分心肌组织被脂肪浸润,形成脂肪组织包绕的岛样有活性心肌细胞,导致以上心肌细胞延迟除极所致。

    ? Epsilon波是ARVD的一个特异性较强的心电图指标,具有重要的病因学诊断价值。

    图9 患者,女性,52岁,ARVD

    A 距第一次室速发作9年后记录的心电图。窦性心律,V1~V5导联T波倒置,V6导联T波平坦,V1、V2导联可见明显Epsilon波。

    B 信号平均心电图示晚电位阳性。滤波后QRS波时限146ms,滤波后QRS波

    终末电压低于40μV的时限(LAS 40)68.5ms,滤波后QRS波终末40ms

    的平均平方根电压(RMS 40)11.7μV。

    1.3 局限性QRS波增宽

    ? 正常情况下,左右心室肌细胞几乎同步迅速除极,QRS波时限60~100ms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79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