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手术治疗.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823kb)。
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概述
? 1913年Torek首次报道成功切除下段食管癌,但病人术后遗留一人工外置管。
? 1938年Marshall和Adams完成第一例食管癌切除胸内食管胃直接吻合。
? 1940年4月我国吴英恺教授进行了第一例食管癌切除,开创了我国食管外科的历史
外科治疗
? 手术相关的死亡发生率下降(由于术前分期水平,病人选择,手术关的支持治疗的发展)
? 手术策略的选择包括术前分期,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治疗
? 食管癌分期是最好的生存预测因子
? 临床分期需结合影像与外科发现
流行病学
* 西方国家并不常见
* 发生率: 5/100,000
* 我国总体发生率约 (140/100,000)
Hu SP. Chin Oncol,11(2):171~174,2001
病理类型
* 我国
? 鳞癌为主 97.6%
? 上1/3段 8.8%
中1/3段 65.9%
下1/3段 25.3%
H. Li,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 1997; 84: 855-857
* 西方国家
? 以下段食管为主、主要为腺癌(60%以上)
特点
特点
? 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远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要达到肉眼、镜下检查无癌残留的根治性切除要求,癌的切除范围要有足够的长度和广度。
? 临床证明吻合口癌复发主要与切缘距离有关,4cm残端阳性率在5%以下,而达8cm时残端几乎均无受侵
特点
? 胸内食管鳞癌最常见淋巴结转移部位是食管旁、胃周围,其次为喉返神经旁、胸内气管旁淋巴结;肿瘤侵犯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
? 食管癌无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45%~75%)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1~4个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为35%左右,5个以上转移者5年生存率小于1%。隆突以上淋巴结转移比隆突以下转移预后差,胸段食管癌颈部、上纵隔淋巴结转移预后差。
特点
? 国内外多家文献报道,颈、胸、腹三野(3FL)和胸、腹二野(2FL)广泛淋巴结清扫的食管癌扩大根治术可降低局部复发率并提高远期生存率,但其死亡率和并发症也较高,尤其是喉返神经麻痹和呼吸道并发症。
? 另一种意见认为,食管癌的广泛淋巴结转移不能单独依靠手术广泛切除,而应减少手术创伤,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特点
? 早期食管癌內镜下切除已在日本广泛开展,切除的方法有双钳道法和套帽法等多种,术前需明确肿瘤侵犯深度,确实证实为早期癌才可施行,91%顺利恢复,亦有通过微波凝固治疗,有报道其5年生存率91.5%。
食管癌手术治疗的发展(一)
? 1969年至1979年
? 83,783例
? 122publications
? 手术率58%
? 切除率39%
? 术后死亡率29%
? 五年生存率4%
? 1980年至1988年
? 76,911例
? 130publications
? 切除率56 %
? 术后死亡率13%
? 五年生存率10%
食管癌手术治疗的发展(二)
John Wong and Simon Y.K. Law
HongKong, Queen Mary Hospital
食管癌切除的手术死亡率和生存期
治疗新技术
内镜局部注射化疗
? 局部肿瘤药物浓度高
? 作用时间长
? 药物可以通过淋巴引流到相应淋巴结起治疗作用,全身毒副作用小等优点。
内镜局部注射化疗
? 多与放疗综合应用
?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DDP、5-FU和BLM等化疗药物具有放射增效作用
? DDP尤其能增强乏氧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低浓度DDP即可使哺乳动物细胞的放射反应增强
? DDP配合放射治疗恶性肿瘤,两者有协同增敏作用
食管内支架治疗
? 进展期食管癌患者大多数是因食管狭窄、食管瘘,无法进食,营养障碍而致死亡
? 既往对食管狭窄多采用胃造瘘术,因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往往病人及家属难以接受
? 采用单纯扩张、气囊扩张、高频电刀及激光切开松解等方法,疗效不稳定,维持时间短,对食管瘘亦无很好的治疗方法。
食管内支架治疗
? 1983年法国Frimberger使用膨胀金属螺旋管治疗恶性食管狭窄
? 韩国Song等又报道用包裹有硅胶膜的金属支架治疗癌性食管狭窄
? 近年来由于国产金属支架的研制成功,费用大大降低,加快了食管支架在我国临床的应用。
食管内支架治疗
? 内支架采用钛镍记忆合金做成(记忆合金具有保持温度反应特性,加上支架网状编织结构特点,使支架置入容易,进入食管后,体温作用下弹性恢复良好,支架力加强,自行扩张固定)
? 食管支架解决了病人临时进食问题,为其它治疗创造了条件
? 仅仅是一种姑息性的治疗手段(对癌细胞没有杀伤作用,癌组织会很快再从网孔长出挤入腔内或从支架两端长出,引起再梗阻)
? 必须配合积极有效的放疗及化疗。
光动力学疗法 光动力疗法(PDT)
? 又称光敏疗法(利用光敏剂对肿瘤组织特殊的亲和力,经激光或普通光源照射肿瘤组织后产生生物化学反应,即光敏效应,杀灭肿瘤细胞)
? PDT的临床试验,最早始于1972年Roswell Park Memorial 纪念研究所,1973~1979年报道治疗皮肤转移癌和原发癌的治疗效果。1980年以来有许多光敏疗法治疗多种肿瘤研究的报道
? 在光敏剂中以photofin的研究最多,目前在继续研制新型光敏剂,食管癌的光动力治疗临床使用安全
光动力学疗法 光动力疗法(PDT)
? 对早期病变疗效好
? 晚期患者只有姑息性疗效。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 通过内镜行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 Resection,EMR)适合于极为早期的粘膜内病灶病人的治疗,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 适应证:主要是癌灶直径<2cm.,EUS检查肿瘤未侵及黏膜下层且无淋巴结转移者。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 内镜下黏膜切除的并发症有出血、穿孔和食管狭窄
食管癌的治疗
(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手术治疗
-姑息性手术
-根治性手术
? 内镜下治疗
-食管扩张,食管支架取代传统的旁路手术
-内镜下电灼切除、 Nd:YAG激光切除、光动力疗法等 ......
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概述
? 1913年Torek首次报道成功切除下段食管癌,但病人术后遗留一人工外置管。
? 1938年Marshall和Adams完成第一例食管癌切除胸内食管胃直接吻合。
? 1940年4月我国吴英恺教授进行了第一例食管癌切除,开创了我国食管外科的历史
外科治疗
? 手术相关的死亡发生率下降(由于术前分期水平,病人选择,手术关的支持治疗的发展)
? 手术策略的选择包括术前分期,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治疗
? 食管癌分期是最好的生存预测因子
? 临床分期需结合影像与外科发现
流行病学
* 西方国家并不常见
* 发生率: 5/100,000
* 我国总体发生率约 (140/100,000)
Hu SP. Chin Oncol,11(2):171~174,2001
病理类型
* 我国
? 鳞癌为主 97.6%
? 上1/3段 8.8%
中1/3段 65.9%
下1/3段 25.3%
H. Li,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 1997; 84: 855-857
* 西方国家
? 以下段食管为主、主要为腺癌(60%以上)
特点
特点
? 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远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要达到肉眼、镜下检查无癌残留的根治性切除要求,癌的切除范围要有足够的长度和广度。
? 临床证明吻合口癌复发主要与切缘距离有关,4cm残端阳性率在5%以下,而达8cm时残端几乎均无受侵
特点
? 胸内食管鳞癌最常见淋巴结转移部位是食管旁、胃周围,其次为喉返神经旁、胸内气管旁淋巴结;肿瘤侵犯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
? 食管癌无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45%~75%)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1~4个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为35%左右,5个以上转移者5年生存率小于1%。隆突以上淋巴结转移比隆突以下转移预后差,胸段食管癌颈部、上纵隔淋巴结转移预后差。
特点
? 国内外多家文献报道,颈、胸、腹三野(3FL)和胸、腹二野(2FL)广泛淋巴结清扫的食管癌扩大根治术可降低局部复发率并提高远期生存率,但其死亡率和并发症也较高,尤其是喉返神经麻痹和呼吸道并发症。
? 另一种意见认为,食管癌的广泛淋巴结转移不能单独依靠手术广泛切除,而应减少手术创伤,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特点
? 早期食管癌內镜下切除已在日本广泛开展,切除的方法有双钳道法和套帽法等多种,术前需明确肿瘤侵犯深度,确实证实为早期癌才可施行,91%顺利恢复,亦有通过微波凝固治疗,有报道其5年生存率91.5%。
食管癌手术治疗的发展(一)
? 1969年至1979年
? 83,783例
? 122publications
? 手术率58%
? 切除率39%
? 术后死亡率29%
? 五年生存率4%
? 1980年至1988年
? 76,911例
? 130publications
? 切除率56 %
? 术后死亡率13%
? 五年生存率10%
食管癌手术治疗的发展(二)
John Wong and Simon Y.K. Law
HongKong, Queen Mary Hospital
食管癌切除的手术死亡率和生存期
治疗新技术
内镜局部注射化疗
? 局部肿瘤药物浓度高
? 作用时间长
? 药物可以通过淋巴引流到相应淋巴结起治疗作用,全身毒副作用小等优点。
内镜局部注射化疗
? 多与放疗综合应用
?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DDP、5-FU和BLM等化疗药物具有放射增效作用
? DDP尤其能增强乏氧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低浓度DDP即可使哺乳动物细胞的放射反应增强
? DDP配合放射治疗恶性肿瘤,两者有协同增敏作用
食管内支架治疗
? 进展期食管癌患者大多数是因食管狭窄、食管瘘,无法进食,营养障碍而致死亡
? 既往对食管狭窄多采用胃造瘘术,因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往往病人及家属难以接受
? 采用单纯扩张、气囊扩张、高频电刀及激光切开松解等方法,疗效不稳定,维持时间短,对食管瘘亦无很好的治疗方法。
食管内支架治疗
? 1983年法国Frimberger使用膨胀金属螺旋管治疗恶性食管狭窄
? 韩国Song等又报道用包裹有硅胶膜的金属支架治疗癌性食管狭窄
? 近年来由于国产金属支架的研制成功,费用大大降低,加快了食管支架在我国临床的应用。
食管内支架治疗
? 内支架采用钛镍记忆合金做成(记忆合金具有保持温度反应特性,加上支架网状编织结构特点,使支架置入容易,进入食管后,体温作用下弹性恢复良好,支架力加强,自行扩张固定)
? 食管支架解决了病人临时进食问题,为其它治疗创造了条件
? 仅仅是一种姑息性的治疗手段(对癌细胞没有杀伤作用,癌组织会很快再从网孔长出挤入腔内或从支架两端长出,引起再梗阻)
? 必须配合积极有效的放疗及化疗。
光动力学疗法 光动力疗法(PDT)
? 又称光敏疗法(利用光敏剂对肿瘤组织特殊的亲和力,经激光或普通光源照射肿瘤组织后产生生物化学反应,即光敏效应,杀灭肿瘤细胞)
? PDT的临床试验,最早始于1972年Roswell Park Memorial 纪念研究所,1973~1979年报道治疗皮肤转移癌和原发癌的治疗效果。1980年以来有许多光敏疗法治疗多种肿瘤研究的报道
? 在光敏剂中以photofin的研究最多,目前在继续研制新型光敏剂,食管癌的光动力治疗临床使用安全
光动力学疗法 光动力疗法(PDT)
? 对早期病变疗效好
? 晚期患者只有姑息性疗效。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 通过内镜行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 Resection,EMR)适合于极为早期的粘膜内病灶病人的治疗,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 适应证:主要是癌灶直径<2cm.,EUS检查肿瘤未侵及黏膜下层且无淋巴结转移者。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 内镜下黏膜切除的并发症有出血、穿孔和食管狭窄
食管癌的治疗
(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手术治疗
-姑息性手术
-根治性手术
? 内镜下治疗
-食管扩张,食管支架取代传统的旁路手术
-内镜下电灼切除、 Nd:YAG激光切除、光动力疗法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82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