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论伤寒与温病).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20kb)。
论伤寒与温病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张 琪
伤寒与温病为祖国医学论治外感病两大流派,二者的关系是中医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一则认为伤寒与温病有别,不能强求统一;一则认为温病是伤寒的延续,寒温应该统一。
一、伤寒与温病的形成和发展
伤寒与温病均溯源于《内经》、《难经》,当时的温病概括在伤寒之内。张仲景《伤寒论》虽以伤寒命名,而在太阳篇中分别列举了伤寒、中风、温病的证候可见该书中所称之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两者之分在于外邪性质的不同,即寒与温的不同。
*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寒气行,雨乃降,民病寒交热中......","气大凉交至,寒气行,因而民病寒"。--此属寒邪,即狭义的伤寒。
* "......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寒乃去,候乃太温......温病乃起......"。--此外邪性质为温,因而民病温厉,为热性传染病最早记载。
《伤寒论》有不少条文,系温病用辛温解表而致误。
*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晋王叔和《脉经》论述了伤寒与温病的不同脉象。
*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有伤寒、时气、温病,斑毒症病诸候,从证候学进行了系统阐发。
* 《千金方》,《外台秘要》二书中载有较多防治温病的方剂。
由此可见,伤寒与温病起源于《内经》,而后汉、唐、晋历代医家在《内经》基础上,对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认识皆有较大进展。其中张仲景《伤寒论》系统地总结了一套理、法、方、药规律,从而奠定了祖国医学治疗热性病的基础。
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促进了伤寒、温病学突飞猛进的发展。
* 刘河间创立了"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明确主张"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创立了双解散、凉膈散等表里双解法。
* 成无己对《伤寒论》详加注解,著有《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
明清时期,温病有了飞跃的发展。
* 吴又可创立了戾气自口鼻而入的病因学说,提出"非风、非寒,非暑、非温,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 杨栗山认为属于杂气为害,戾气、杂气非六淫之气,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
* 吴氏、杨氏突出的贡献是对疫毒致病的认识,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理法方药的治疗规律。
明清时期可谓温病学鼎盛时期。
? 以叶桂、薛生白、吴瑭、王孟英等为代表的温病学家,提出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药,大大丰富了外感温热病的辨证论治内容,从而形成了温病学派,与《伤寒论》学派相媲美,构成了祖国医学外感热病的诊疗体系。
二、六经与卫气营血、三焦辨证
伤寒六经辨证是以经络脏腑定位和八纲定性为基础,外邪由表入里,由经络入脏腑,由三阳入三阴,反映了外邪传变层次与治疗规律。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同样是阐发外感病邪由表及里,由上焦、中焦至下焦的浅深层次和治疗规律。伏气温病则由里达外,由血→营→气→卫,与外感温病正好相反。
伤寒六经、温病三焦、卫气营血辨证并不矛盾,而是一脉相承。而温病学又在许多方面补充了伤寒之不足,伤寒详于寒略于温,温病详于温略于寒,六经与三焦、卫气营血辨证各有所长,有一致性也各有不足之处,两者不可偏废。
三、对寒温统一的看法
伤寒与温病既然同是外感病,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发展,无疑二者是可以统一的。伤寒与温病既然同是外感病,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发展,无疑二者是可以统一的。但是温病本身也存在各种流派,内容非常丰富。
? 如叶天士《外感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的《温热经纬》,薛生白《温热论》,余师愚《疫疹一得》,雷丰《时病论》。
? 吴又可《温疫论》,阐发外感戾气而致病、邪伏膜原证有九传之论。
? 戴麟郊著《广温热论》,倡五兼十夹学说。
? 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更明于辨疫,力倡杂气为病,列以升降散为主的十五方,以苦寒泻热解毒为法。
? 柳宝诒《温热逢源》,突出了邪伏少阴,伏气为病,论多精湛。
? 张风逵《伤暑全书》、王孟英《霍乱论》等各家学说林立,反映了各自的特点,形成了温病学说,存在着各种流派绝非一家所能替代 ......
论伤寒与温病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张 琪
伤寒与温病为祖国医学论治外感病两大流派,二者的关系是中医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一则认为伤寒与温病有别,不能强求统一;一则认为温病是伤寒的延续,寒温应该统一。
一、伤寒与温病的形成和发展
伤寒与温病均溯源于《内经》、《难经》,当时的温病概括在伤寒之内。张仲景《伤寒论》虽以伤寒命名,而在太阳篇中分别列举了伤寒、中风、温病的证候可见该书中所称之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两者之分在于外邪性质的不同,即寒与温的不同。
*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寒气行,雨乃降,民病寒交热中......","气大凉交至,寒气行,因而民病寒"。--此属寒邪,即狭义的伤寒。
* "......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寒乃去,候乃太温......温病乃起......"。--此外邪性质为温,因而民病温厉,为热性传染病最早记载。
《伤寒论》有不少条文,系温病用辛温解表而致误。
*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晋王叔和《脉经》论述了伤寒与温病的不同脉象。
*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有伤寒、时气、温病,斑毒症病诸候,从证候学进行了系统阐发。
* 《千金方》,《外台秘要》二书中载有较多防治温病的方剂。
由此可见,伤寒与温病起源于《内经》,而后汉、唐、晋历代医家在《内经》基础上,对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认识皆有较大进展。其中张仲景《伤寒论》系统地总结了一套理、法、方、药规律,从而奠定了祖国医学治疗热性病的基础。
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促进了伤寒、温病学突飞猛进的发展。
* 刘河间创立了"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明确主张"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创立了双解散、凉膈散等表里双解法。
* 成无己对《伤寒论》详加注解,著有《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
明清时期,温病有了飞跃的发展。
* 吴又可创立了戾气自口鼻而入的病因学说,提出"非风、非寒,非暑、非温,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 杨栗山认为属于杂气为害,戾气、杂气非六淫之气,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
* 吴氏、杨氏突出的贡献是对疫毒致病的认识,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理法方药的治疗规律。
明清时期可谓温病学鼎盛时期。
? 以叶桂、薛生白、吴瑭、王孟英等为代表的温病学家,提出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药,大大丰富了外感温热病的辨证论治内容,从而形成了温病学派,与《伤寒论》学派相媲美,构成了祖国医学外感热病的诊疗体系。
二、六经与卫气营血、三焦辨证
伤寒六经辨证是以经络脏腑定位和八纲定性为基础,外邪由表入里,由经络入脏腑,由三阳入三阴,反映了外邪传变层次与治疗规律。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同样是阐发外感病邪由表及里,由上焦、中焦至下焦的浅深层次和治疗规律。伏气温病则由里达外,由血→营→气→卫,与外感温病正好相反。
伤寒六经、温病三焦、卫气营血辨证并不矛盾,而是一脉相承。而温病学又在许多方面补充了伤寒之不足,伤寒详于寒略于温,温病详于温略于寒,六经与三焦、卫气营血辨证各有所长,有一致性也各有不足之处,两者不可偏废。
三、对寒温统一的看法
伤寒与温病既然同是外感病,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发展,无疑二者是可以统一的。伤寒与温病既然同是外感病,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发展,无疑二者是可以统一的。但是温病本身也存在各种流派,内容非常丰富。
? 如叶天士《外感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的《温热经纬》,薛生白《温热论》,余师愚《疫疹一得》,雷丰《时病论》。
? 吴又可《温疫论》,阐发外感戾气而致病、邪伏膜原证有九传之论。
? 戴麟郊著《广温热论》,倡五兼十夹学说。
? 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更明于辨疫,力倡杂气为病,列以升降散为主的十五方,以苦寒泻热解毒为法。
? 柳宝诒《温热逢源》,突出了邪伏少阴,伏气为病,论多精湛。
? 张风逵《伤暑全书》、王孟英《霍乱论》等各家学说林立,反映了各自的特点,形成了温病学说,存在着各种流派绝非一家所能替代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12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