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绪论.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645kb)。
外 科 学
外科学的范畴
损 伤
感 染
肿 瘤
畸 形
其 他
现代外科学的范畴:
? 1、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的技能
? 2、研究疾病的发展和发展规律
? 3、实验外科
? 4、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疾病都需要手术治疗吗
外科学的发展历程
? 公元14世纪有"疥、疮"的记载
? 公元前1066~249年外科独立一门外科医师-"疡师"汉末杰五医师华陀擅长外科技术,使用麻沸汤为病人进行死骨剔除、剖腹术、乳痈、乳癌的治疗 中医治疗骨折、脱臼和复位-形成传统的正骨疗法
? 现代外科典基于19世纪40年代,先后解决了手术疼痛、伤口感染、出血、输血等问题
? 1846年美国一位医师首先采用乙醚麻醉做手术
? 1892年德国一位医师首先采用普鲁卡因做局麻,从此结束了不用麻醉的时代
? 100年前外科医师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伤口化脓,死亡率高
? 1846年匈牙利医师产妇检查采用漂白粉洗手,产妇死亡率从10%下降到1%
? 1867年美国医师石碳酸溶液冲洗器械,截肢死亡率从46%下降到15%。奠定了抗菌术的基础
? 1877年德国医师采用伤口清洗和消毒后效果很好,并采用了蒸汽灭菌,研究了布单、敷料器械等的灭菌措施,建立了灭菌术
? 1889年德国医师提议手臂灭菌法
? 1890年美国医师提议戴橡皮手套
? 1872年美国医师介绍止血钳
? 1873年德国医师截肢时倡用止血带
? 1900年美国医师发现血型-直接输血
? 1915年德国医师提出了混加枸橼酸钠溶液使血不凝固,间接输血法
? 1929年青霉素的发现,为外科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 60年代显微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创伤、整形和移植外科的前进
? 70年代各种纤维光束内镜的出现,核医学和影象学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外科疾病诊治水平
? 80年代微创外科的兴起,使大手术小做,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创伤
现代外科学在广度和深度方面迅速发展,一个外科医师不可能掌握全部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必须有所分工:
怎样学习外科学
* 一、充分认识医生的基础职责
是解决医疗、预防工作的实际问题,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从技术上外科医生应由三部分组成"三个三分之一"
* 术前的诊断和术前准备
* 手术操作
* 术后的处理
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书本知识要扎实
? 积极参加临床实践
? 感性知识和理性认识紧密结合
? 提高发现问题 ......
外 科 学
外科学的范畴
损 伤
感 染
肿 瘤
畸 形
其 他
现代外科学的范畴:
? 1、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的技能
? 2、研究疾病的发展和发展规律
? 3、实验外科
? 4、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疾病都需要手术治疗吗
外科学的发展历程
? 公元14世纪有"疥、疮"的记载
? 公元前1066~249年外科独立一门外科医师-"疡师"汉末杰五医师华陀擅长外科技术,使用麻沸汤为病人进行死骨剔除、剖腹术、乳痈、乳癌的治疗 中医治疗骨折、脱臼和复位-形成传统的正骨疗法
? 现代外科典基于19世纪40年代,先后解决了手术疼痛、伤口感染、出血、输血等问题
? 1846年美国一位医师首先采用乙醚麻醉做手术
? 1892年德国一位医师首先采用普鲁卡因做局麻,从此结束了不用麻醉的时代
? 100年前外科医师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伤口化脓,死亡率高
? 1846年匈牙利医师产妇检查采用漂白粉洗手,产妇死亡率从10%下降到1%
? 1867年美国医师石碳酸溶液冲洗器械,截肢死亡率从46%下降到15%。奠定了抗菌术的基础
? 1877年德国医师采用伤口清洗和消毒后效果很好,并采用了蒸汽灭菌,研究了布单、敷料器械等的灭菌措施,建立了灭菌术
? 1889年德国医师提议手臂灭菌法
? 1890年美国医师提议戴橡皮手套
? 1872年美国医师介绍止血钳
? 1873年德国医师截肢时倡用止血带
? 1900年美国医师发现血型-直接输血
? 1915年德国医师提出了混加枸橼酸钠溶液使血不凝固,间接输血法
? 1929年青霉素的发现,为外科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 60年代显微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创伤、整形和移植外科的前进
? 70年代各种纤维光束内镜的出现,核医学和影象学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外科疾病诊治水平
? 80年代微创外科的兴起,使大手术小做,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创伤
现代外科学在广度和深度方面迅速发展,一个外科医师不可能掌握全部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必须有所分工:
怎样学习外科学
* 一、充分认识医生的基础职责
是解决医疗、预防工作的实际问题,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从技术上外科医生应由三部分组成"三个三分之一"
* 术前的诊断和术前准备
* 手术操作
* 术后的处理
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书本知识要扎实
? 积极参加临床实践
? 感性知识和理性认识紧密结合
? 提高发现问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64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