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阳明病辨证并治.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423kb)。
第二节 阳明病本证
一、阳明病热证
二、阳明病实证
(一)承气汤证
第三章 阳明病辨证论治
(二)麻子仁丸证
辨脾约证的脉证与治法
(原文247/P229)
辨汗出过多,津伤便秘证
(原文245/P229)
承上条反复辨析胃热津亏之脉证
(原文246/P229 )
(三)导下法 原文233/P232
(四)下法辨证 (原文208/P234)
辨阳明病可攻与否及大、小承气汤证的区别
辨大、小承气汤的运用指征及误攻后的变证 (原文209/P235)
辨阳明实证时大、小便的关系
(原文251/P236)
根据小便情况来推测肠燥便硬的程度
(原文203/P236)
(五)下法禁例
* 津亏便秘者(203)
* 伤寒呕多,病机向上,无腑实证者(204)
* 病位偏上者---心下、胃脘部(205)
* 邪热郁于经,腑未成实者(206)
* 表邪未解而发热恶寒者(189)
* 胃中虚冷而不能食者(194)
三、阳明病寒证
* 以能食与否辨阳明中寒与阳明中风
* (原文190/P240)
三、阳明病寒证
* 以能食与否辨阳明中寒与阳明中风
* (原文190/P240)
辨阳明中寒欲作固瘕证
(原文191/P240)
辨胃中虚冷致哕
(原文226/P240)
阳明中寒欲呕及与上焦有热的鉴别
(原文243/P241)
* 证: 食谷欲呕---胃气虚寒,浊阴上逆
* 属阳明----病在中焦
* 治:吴茱萸汤主之----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 辨证:得汤反剧者----以热治热,拒而不纳
* 属上焦---上焦有热
辨阳明中寒饮邪上逆证
(原文197/P243)
四、阳明病虚证
* 辨津液久虚之人患阳明病无汗证
* (原文196/P243)
第三节 阳明病变证
一、发黄证
(一)湿热发黄证
1. 茵陈蒿汤证
辨阳明病湿热郁结发黄的证治 (原文236/P244)
续辨阳明湿热郁结发黄的证治
(原文260/P245)
病程:七八日----表邪入里之期
表现:身黄如桔子色,小便不利----湿热蕴蒸
腹微满---湿热壅滞
治疗:茵陈蒿汤主之---清热利湿
辨阳明病湿热郁蒸发黄
(原文199/P245)
原发病:阳明病---里热炽盛
机理: 无汗----邪热不得外泄
小便不利----水湿不利下行----湿热相聚
表现: 心烦懊憹----湿热上扰心胸
身必发黄---湿热郁蒸肝胆
2.栀子柏皮汤证
辨阳黄热重于湿的证治 (原文261/P246)
* 证 身黄---湿热蕴蒸
发热---热盛于里
(补)口渴、烦、舌红苔黄脉濡数
* 治:栀子柏皮汤主之---清热为主兼以泄湿
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辨阳明兼表的证治 (原文262/P248)
证: 伤寒---太阳表实 ......
第二节 阳明病本证
一、阳明病热证
二、阳明病实证
(一)承气汤证
第三章 阳明病辨证论治
(二)麻子仁丸证
辨脾约证的脉证与治法
(原文247/P229)
辨汗出过多,津伤便秘证
(原文245/P229)
承上条反复辨析胃热津亏之脉证
(原文246/P229 )
(三)导下法 原文233/P232
(四)下法辨证 (原文208/P234)
辨阳明病可攻与否及大、小承气汤证的区别
辨大、小承气汤的运用指征及误攻后的变证 (原文209/P235)
辨阳明实证时大、小便的关系
(原文251/P236)
根据小便情况来推测肠燥便硬的程度
(原文203/P236)
(五)下法禁例
* 津亏便秘者(203)
* 伤寒呕多,病机向上,无腑实证者(204)
* 病位偏上者---心下、胃脘部(205)
* 邪热郁于经,腑未成实者(206)
* 表邪未解而发热恶寒者(189)
* 胃中虚冷而不能食者(194)
三、阳明病寒证
* 以能食与否辨阳明中寒与阳明中风
* (原文190/P240)
三、阳明病寒证
* 以能食与否辨阳明中寒与阳明中风
* (原文190/P240)
辨阳明中寒欲作固瘕证
(原文191/P240)
辨胃中虚冷致哕
(原文226/P240)
阳明中寒欲呕及与上焦有热的鉴别
(原文243/P241)
* 证: 食谷欲呕---胃气虚寒,浊阴上逆
* 属阳明----病在中焦
* 治:吴茱萸汤主之----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 辨证:得汤反剧者----以热治热,拒而不纳
* 属上焦---上焦有热
辨阳明中寒饮邪上逆证
(原文197/P243)
四、阳明病虚证
* 辨津液久虚之人患阳明病无汗证
* (原文196/P243)
第三节 阳明病变证
一、发黄证
(一)湿热发黄证
1. 茵陈蒿汤证
辨阳明病湿热郁结发黄的证治 (原文236/P244)
续辨阳明湿热郁结发黄的证治
(原文260/P245)
病程:七八日----表邪入里之期
表现:身黄如桔子色,小便不利----湿热蕴蒸
腹微满---湿热壅滞
治疗:茵陈蒿汤主之---清热利湿
辨阳明病湿热郁蒸发黄
(原文199/P245)
原发病:阳明病---里热炽盛
机理: 无汗----邪热不得外泄
小便不利----水湿不利下行----湿热相聚
表现: 心烦懊憹----湿热上扰心胸
身必发黄---湿热郁蒸肝胆
2.栀子柏皮汤证
辨阳黄热重于湿的证治 (原文261/P246)
* 证 身黄---湿热蕴蒸
发热---热盛于里
(补)口渴、烦、舌红苔黄脉濡数
* 治:栀子柏皮汤主之---清热为主兼以泄湿
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辨阳明兼表的证治 (原文262/P248)
证: 伤寒---太阳表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423kb)。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pt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