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19 > 正文
编号:11614059
糖尿病基础与临床进展.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13kb)。

    糖尿病基础与临床进展及思考

    * DM 流行病学现状

    * 病因学与发病机制研究

    * 并发症研究进展

    * 重视合并症研究

    * DM 诊断与分型

    * 治疗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

    * 20世纪40年代Joslin在美国首开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先河

    * 通过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明确糖尿病患病率、诊断率等,一方面提高认识,另一方面可通过数字影响公共卫生政策,对糖尿病防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我国DM主要是T2DM患病率急剧升高

    * T2DM患病率:

    1979:1.00%

    1996:3.21%

    2002:4.37%

    年增 0.1%以上,全国约4000万*

    * 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调查显示大城市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达6.4%

    * 2004年上海等大城市DM患病率甚至已达10%

    * 我国DM患病率仍处于升高趋势,人群日益庞大,且存在诊断率低、达标率低等特点,DM防治形势严峻,任重而道远。

    病因学研究

    * 糖尿病的遗传学病因研究是热点也是难点

    糖尿病特别是T2DM 具有十分复杂的异质性,往往是多基因与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其遗传学研究面临巨大挑战。

    * 研究成果:发现多个单基因突变糖尿病,例如各型MODY 及线粒体糖尿病等;发现一些DM 相关的染色体位点

    * 其它进展不大

    * 如何突破糖尿病遗传学研究的困局?

    * 关键是采取新的研究策略

    采用大样本、分层、前瞻性研究

    及多基因相互作用研究

    引入更多的流行病学实验设计理念和方法

    DM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 发病机制:两条主旋律,IR与B细胞功能缺陷

    * T1DM 是B 细胞破坏,B 细胞功能丧失

    对于免疫机制导致T1DM 患者胰岛β 细胞破坏和T1DM 的发生原因,至今仍不很明确,存在很多争论及盲点

    * T2DM 的发病共同机制是B 细胞功能缺陷对IR 的失代偿

    胰岛素敏感性与B细胞功能间存在相互依赖互动式的双曲线关系

    2 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从曲线跌落'

    胰岛素抵抗:病因与机制

    β细胞功能受损的原因与机制

    遗传背景缺陷

    多基因胰岛素分泌损害

    ?细胞发育不良

    T2DM发病机制相关的新观点与概念

    * 脂毒性

    * 糖毒性

    * 糖脂病

    * 糖胖病

    * B细胞自身的IR

    * T2DM与炎症

    糖脂病(diabetes mellipitus)

    糖脂病(diabetes mellipitus)是糖尿病的新概念以及新术语,脂代谢异常是T2DM的发病机理中的原发事件。这一概念的提出刷新了T2DM的发病机理,对T2DM的防治策略产生深远影响。

    糖尿病肥胖病(diabesity)

    β细胞自身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 β细胞同样是胰岛素的作用靶点,专一性剔除胰岛β细胞自身的胰岛素受体的小鼠,在葡萄糖刺激下,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完全缺失,第二相胰岛素分泌也较为迟钝,酷似2型糖尿病中的β细胞缺陷。

    * 这一研究表明完整的胰岛素信号系统为β细胞本身分泌胰岛素功能所必需,提示β细胞水平的胰岛素抵抗日久也会引起胰岛素分泌下降,从而有可能以一元论:胰岛素抵抗来解释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自然病程。

    T2DM-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

    * 炎症在T2DM发病中可能的机制

    * 炎症因子通过干扰胰岛素信号通路诱发IR

    * 细胞因子通过炎症过秤损伤B细胞功能

    * 炎症与T2DM 血管并发症

    * T2DM 大血管病变主要是指动脉粥样硬化

    * 在对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研究中已证实其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制

    *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吸烟及遗传背景等有关

    * 既往认为高血糖通过以下途径引起组织器官损害

    * 多元醇通路活性增加、* AGEs(终末糖基化产物)形成增加、* PKC(蛋白激酶C)的激活、* 己糖胺通路活性增加

    * Brownlee, ADA 2004年Banting 奖获得者提出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的统一机制学说

    高血糖导致组织损害的统一机制学说

    统一机制学说

    * 在体外实验中,应用解偶联蛋白-1(UCP-1)、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OD)等方法使线粒体中的超阳阴离子水平恢复正常,可以抑制抑制PKC的激活、果糖胺的生成、AGE的形成和山梨醇的聚积。

    DM合并症研究受到重视

    * MS以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及血脂异常为主要特征,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的临床症候群。

    * 代谢综合征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健康问题

    * 存在多个诊断标准,如WHO, ATPIII

    * 2004年4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我国人群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依据新标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20岁以上成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4%--16%

    肥胖

    * 糖尿病的流行与全球性的肥胖危机有密切关系。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与肥胖的关系更为密切。

    * 肥胖是由于能量平衡失调,致使脂肪容量增多的状态,常伴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血液高凝及低度炎症状态,是发展为T2DM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

    脂肪细胞内分泌功能受到重视

    * 多种脂肪细胞因子的发现及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是近年肥胖、糖尿病研究领域的热点和亮点。

    * 与炎症、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功能紊乱均有密切关系,如TNF-α、IL-6、FFA等可降低胰岛素信号传导,而脂联素则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并刺激胰岛素分泌。

    * 将血糖代谢异常置于更广阔的代谢相关背景包括肥胖、血脂异常等状况下,将更有利于认识DM的本质及其危害,有利于更好的控制DM及减轻其危害。

    DM分型 日趋完善全面

    * 1965 WHO第一次分型报告

    * 1980 WHO分型

    * 1985 WHO分型

    * 1997 ADA 和 1999 WHO分型

    DM的分型日趋完善全面

    * 新分型中原属于2型糖尿病的MODY等被归于特异性DM,反映了人们对单基因突变DM的进一步认识

    * 新分型提出IFG、IGR的概念

    * IFG与 IGT 都是糖尿病前期状态,但其代表了不同的病理生理学特点,IFG与基础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肝脏胰岛素抵抗更相关,而IGT与外周组织(脂肪、肌肉等)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早时相分泌缺陷关系更密切

    DM诊断更加严格细化

    高血糖诊断标准的调节

    * 对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IGR)诊断标准的不断修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31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