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的进展.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
参见附件(165kb)。
中医药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的进展
李玉婷 蔡红凯 指导:乐才文 湖北中医学院附属襄樊医院(441000)
关键词: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P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中图分类号:R2561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28914 (2006) 0920044204
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是指仅有尿频、尿急和(或)
尿痛的症状 ,而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阴性 ,并排除细菌
(含结核杆菌) 、真菌、厌氧菌、衣原体等微生物尿路感
染者。现代医学对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尚无满意的治
疗方法 ,虽然口服谷维素、安定、雌激素和钙拮抗剂等
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 ,但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 ,而
中医药在控制病情、改善症状等方面较西药具有较大
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的
文献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综观中医古籍 ,虽未见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这一
病名 ,但从其临床表现及发病机理来看当属祖国医学
“淋证”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与肾、肝、脾等
脏腑密切相关。“肾可开阖”,膀胱为“孤府” ,是储尿排
尿器官 ,肾与膀胱相表里 ,生理上共同完成对津液的气
化和排泄作用;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 “膀胱州都之
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焉”均说明该病的发生与肾
有关。朱丹溪云: “气血冲和 ,万病不生 ,一有拂郁 ,诸
病生焉” ; 《证治汇补》说: “心肾全郁 ,遂使阴阳乖格 ,清
浊相干 ,蓄于下焦膀胱 ,而水道涩焉”,则认为该病与肝
郁亦有关联。《灵枢·口问篇》中强调: “中气不足 ,溲便
为之变” ;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虚则九窍不通论》中也
有论述: “脾胃即为阴火所乘 ,元气闭塞下流 ,即清气不
生 ,九窍为之不利” ; 《朱丹溪·小便不通》中明确指出了
“提其气 ,气升则水自降 ,益气承载其水也”的看法 ,所
以该病的发生又与脾有关。
黄孝明[1 ]
指出该病病位在膀胱 ,发病脏腑主要与
心、肝、肾有关。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手少阴心
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心与小肠之间相互络属 ,故心与
小肠相为表里 ,而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与尿液的量有
关;又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 ……沿大腿内侧
中线进入阴毛中 ,绕阴器 ,至少腹 ……” ;而肾与膀胱互
为表里 ,均主水 ,水入小肠而下于胞 ,行阴而为溲便。
故以上各脏腑的功能失调 ,都会影响膀胱的正常排尿
功能 ,引起尿频、尿急、尿痛。
李亚萍[2 ]
认为: ①肝郁和湿热是该病的始动因素。
肝郁气滞 ,气郁化火 ,气火郁于下焦;或邪犯少阳 ,枢机
不运 ,气化失常 ,决渎失职 ,水火升降不能顺接贯通 ,水
湿浊毒瘀郁于下焦而致病。②脉络瘀阻是病变发展的
重要病理环节。叶天士认为“久病必入络 ,其所谓病久
之气血推行不利 ,血络之中必有瘀凝 ,故致病气缠绵不
去 ,必疏其络而病气可尽也。”③肾虚是该病顽固不愈
的原因所在。肾元不固 ,命门火衰 ,不能鼓动膀胱气
化 ,导致水道通调受阻而发病。④脾虚是本病发生、发
展的内在基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为气血生化之源 ,又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若脾失健运 ,不能运化水谷精
微 ,可使气血气化乏源 ,从而使机体抗病能力减弱 ,湿
热之邪的侵扰。又脾主水湿 ,脾虚则可使水湿内停 ,内
湿外湿同气相求 ,互为吸引 ,尤易导致湿热为病。故重
用苦寒之剂清利太过 ,易损伤中气;而久淋不愈 ,湿热
余邪不去 ,又可进一步加重脾虚 ,而致气虚下陷。
李曰庆[3 ]
根据该病遇劳则发 ,缠绵难愈的特点 ,明
确指出该病当属劳淋 ,其病位在肾与膀胱 ,病性为本虚
标实 ,虚实夹杂。由于久病体虚、劳累内伤及性生活过
度等多种因素致使肾气亏虚不能温阳化气行水 ,膀胱
开合失度固摄无权 ,外邪乘虚侵入酿湿生热 ,水道不利
故而小便淋漓涩痛。湿浊阻滞气机可致气血运行不
畅 ,继而兼见气滞、血瘀等症。其基本病机为肾虚血
瘀 ,湿热蕴结。
2 辨证分型
王惠君[4 ]
辨治为四型: ①肝郁肾虚型:尿频、尿少
窘急 ,少腹胀满 ,精神抑郁 ,腰部酸痛不适 ,苔薄白 ,脉
弦细; ②气阴亏虚型:尿频、尿急 ,神疲体倦 ,思虑过多
则发 ,舌红少苔 ,脉细弱或细数; ③下焦湿热型:尿频、排尿不畅或尿急、尿痛 ,尿黄混浊 ,或外阴刺痒 ,少腹坠
胀 ,苔黄或黄白腻 ,脉濡或滑; ④下焦瘀血型:尿频 ,排
尿后尿意不净 ,面黯 ,舌边有瘀点、瘀斑 ,脉沉涩。于福
泉[5 ]
等辨治如下: ①下焦湿热证:尿频、尿急、尿痛 ,溲
赤灼热 ,口渴 ,便秘 ,舌质红 ,苔黄 ,脉数; ②肾阴亏虚
证:尿频、尿急、尿痛 ,腰酸 ,不寐 ,神倦乏力 ,舌红少苔 ,脉细数; ③中气不足证:尿频、尿急 ,劳累则发 ,纳少 ,便
溏 ,声低气怯 ,四肢欠温 ,舌淡红 ,边有齿印 ,苔薄白 ,脉
细弱; ④肝气郁结证:尿频、尿急 ,常与精神紧张、月经
不调及站立过久有关 ,腰骶部沉重隐痛 ,或有胸闷 ,乳
· 44 · 光明中医2006年9月第21卷第9期 CJGMTCM September 2006. Vol 21. 9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房作胀等症 ,舌淡红 ,脉细弦; ⑤复杂证:以上各证兼夹
为患。赖汉明[6 ]
等主张以下辨治: ①湿热下注型:除有
共同主证(尿频、尿急、尿痛 ,排尿不畅 ,少腹坠胀)外尚
有尿道灼热 ,小便短赤 ,或大便秘结 ,口苦而干 ,舌红 ,苔黄或黄腻 ,脉弦略数; ②肝气郁结型:除共同症状外
尚有头眩 ,胸闷 ,喜叹息 ,心烦易怒或双胁胀痛 ,伴有月
经不调等 ,舌淡红 ,薄白苔 ,脉弦; ③气滞血瘀型:除共
同主证外尚有小便刺痛 ,月经有血块或兼有痛经 ,舌淡
红或淡暗 ,边尖多有瘀点 ,苔薄白 ,脉弦或涩; ④肾阴虚
型:除有共同主证外尚有腰酸 ,神疲乏力 ,手心灼热 ,口
干 ,或小便短少、灼热 ,舌红 ,苔薄白 ,或少苔 ,脉弦略
数; ⑤肾阳虚型:除有共同主证外尚有腰腿酸软 ,神疲
乏力 ,四肢冷 ,畏寒喜暖 ,夜尿频 ,小便清 ,舌淡红 ,薄白
苔 ,脉弦细 ,或沉细。卢子杰[7 ]
等分型如下: ①肝气郁
滞证:尿频、尿急 ,伴情志抑郁 ,胸闷不舒 ,乳房胀痛 ,心
烦易怒 ,喜叹息 ,口苦咽干 ,月经先后不定期 ,舌淡红 ,苔薄 ,脉弦; ②湿蕴下焦证:尿频、尿急、尿痛 ,伴腰部胀
痛 ,四肢沉重 ,少腹胀痛 ,带下色黄量多 ,口干不欲饮 ,尿黄赤 ,大便干结 ,舌红 ,苔黄腻 ,脉数; ③肾阴亏虚证:
尿频 ,尿后余沥不尽 ,伴有头晕健忘 ,疲倦乏力 ,失眠多
梦 ,舌红 ,苔少 ,脉沉细; ④肾虚血瘀证:病程较久 ,尿
频、尿急、排尿不畅 ,尿后点滴不尽 ,甚则尿中带血 ,少
腹刺痛 ,伴胸闷不舒 ,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 ,或已绝
经 ,舌质紫暗 ,苔薄白 ,脉涩。
3 治则
该病的病机复杂,涉及脏腑较多 ,但总的治疗原则
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①清热通淋勿专用:清热通淋之法
仅对急性发作阶段小便淋漓涩痛者起到某种程度的短
期缓解作用 ,只可作为治标之法暂用 ,久用会伤阴耗
气 ,损伤脾胃 ......
李玉婷 蔡红凯 指导:乐才文 湖北中医学院附属襄樊医院(441000)
关键词: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P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中图分类号:R2561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28914 (2006) 0920044204
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是指仅有尿频、尿急和(或)
尿痛的症状 ,而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阴性 ,并排除细菌
(含结核杆菌) 、真菌、厌氧菌、衣原体等微生物尿路感
染者。现代医学对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尚无满意的治
疗方法 ,虽然口服谷维素、安定、雌激素和钙拮抗剂等
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 ,但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 ,而
中医药在控制病情、改善症状等方面较西药具有较大
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的
文献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综观中医古籍 ,虽未见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这一
病名 ,但从其临床表现及发病机理来看当属祖国医学
“淋证”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与肾、肝、脾等
脏腑密切相关。“肾可开阖”,膀胱为“孤府” ,是储尿排
尿器官 ,肾与膀胱相表里 ,生理上共同完成对津液的气
化和排泄作用;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 “膀胱州都之
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焉”均说明该病的发生与肾
有关。朱丹溪云: “气血冲和 ,万病不生 ,一有拂郁 ,诸
病生焉” ; 《证治汇补》说: “心肾全郁 ,遂使阴阳乖格 ,清
浊相干 ,蓄于下焦膀胱 ,而水道涩焉”,则认为该病与肝
郁亦有关联。《灵枢·口问篇》中强调: “中气不足 ,溲便
为之变” ;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虚则九窍不通论》中也
有论述: “脾胃即为阴火所乘 ,元气闭塞下流 ,即清气不
生 ,九窍为之不利” ; 《朱丹溪·小便不通》中明确指出了
“提其气 ,气升则水自降 ,益气承载其水也”的看法 ,所
以该病的发生又与脾有关。
黄孝明[1 ]
指出该病病位在膀胱 ,发病脏腑主要与
心、肝、肾有关。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手少阴心
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心与小肠之间相互络属 ,故心与
小肠相为表里 ,而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与尿液的量有
关;又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 ……沿大腿内侧
中线进入阴毛中 ,绕阴器 ,至少腹 ……” ;而肾与膀胱互
为表里 ,均主水 ,水入小肠而下于胞 ,行阴而为溲便。
故以上各脏腑的功能失调 ,都会影响膀胱的正常排尿
功能 ,引起尿频、尿急、尿痛。
李亚萍[2 ]
认为: ①肝郁和湿热是该病的始动因素。
肝郁气滞 ,气郁化火 ,气火郁于下焦;或邪犯少阳 ,枢机
不运 ,气化失常 ,决渎失职 ,水火升降不能顺接贯通 ,水
湿浊毒瘀郁于下焦而致病。②脉络瘀阻是病变发展的
重要病理环节。叶天士认为“久病必入络 ,其所谓病久
之气血推行不利 ,血络之中必有瘀凝 ,故致病气缠绵不
去 ,必疏其络而病气可尽也。”③肾虚是该病顽固不愈
的原因所在。肾元不固 ,命门火衰 ,不能鼓动膀胱气
化 ,导致水道通调受阻而发病。④脾虚是本病发生、发
展的内在基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为气血生化之源 ,又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若脾失健运 ,不能运化水谷精
微 ,可使气血气化乏源 ,从而使机体抗病能力减弱 ,湿
热之邪的侵扰。又脾主水湿 ,脾虚则可使水湿内停 ,内
湿外湿同气相求 ,互为吸引 ,尤易导致湿热为病。故重
用苦寒之剂清利太过 ,易损伤中气;而久淋不愈 ,湿热
余邪不去 ,又可进一步加重脾虚 ,而致气虚下陷。
李曰庆[3 ]
根据该病遇劳则发 ,缠绵难愈的特点 ,明
确指出该病当属劳淋 ,其病位在肾与膀胱 ,病性为本虚
标实 ,虚实夹杂。由于久病体虚、劳累内伤及性生活过
度等多种因素致使肾气亏虚不能温阳化气行水 ,膀胱
开合失度固摄无权 ,外邪乘虚侵入酿湿生热 ,水道不利
故而小便淋漓涩痛。湿浊阻滞气机可致气血运行不
畅 ,继而兼见气滞、血瘀等症。其基本病机为肾虚血
瘀 ,湿热蕴结。
2 辨证分型
王惠君[4 ]
辨治为四型: ①肝郁肾虚型:尿频、尿少
窘急 ,少腹胀满 ,精神抑郁 ,腰部酸痛不适 ,苔薄白 ,脉
弦细; ②气阴亏虚型:尿频、尿急 ,神疲体倦 ,思虑过多
则发 ,舌红少苔 ,脉细弱或细数; ③下焦湿热型:尿频、排尿不畅或尿急、尿痛 ,尿黄混浊 ,或外阴刺痒 ,少腹坠
胀 ,苔黄或黄白腻 ,脉濡或滑; ④下焦瘀血型:尿频 ,排
尿后尿意不净 ,面黯 ,舌边有瘀点、瘀斑 ,脉沉涩。于福
泉[5 ]
等辨治如下: ①下焦湿热证:尿频、尿急、尿痛 ,溲
赤灼热 ,口渴 ,便秘 ,舌质红 ,苔黄 ,脉数; ②肾阴亏虚
证:尿频、尿急、尿痛 ,腰酸 ,不寐 ,神倦乏力 ,舌红少苔 ,脉细数; ③中气不足证:尿频、尿急 ,劳累则发 ,纳少 ,便
溏 ,声低气怯 ,四肢欠温 ,舌淡红 ,边有齿印 ,苔薄白 ,脉
细弱; ④肝气郁结证:尿频、尿急 ,常与精神紧张、月经
不调及站立过久有关 ,腰骶部沉重隐痛 ,或有胸闷 ,乳
· 44 · 光明中医2006年9月第21卷第9期 CJGMTCM September 2006. Vol 21. 9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房作胀等症 ,舌淡红 ,脉细弦; ⑤复杂证:以上各证兼夹
为患。赖汉明[6 ]
等主张以下辨治: ①湿热下注型:除有
共同主证(尿频、尿急、尿痛 ,排尿不畅 ,少腹坠胀)外尚
有尿道灼热 ,小便短赤 ,或大便秘结 ,口苦而干 ,舌红 ,苔黄或黄腻 ,脉弦略数; ②肝气郁结型:除共同症状外
尚有头眩 ,胸闷 ,喜叹息 ,心烦易怒或双胁胀痛 ,伴有月
经不调等 ,舌淡红 ,薄白苔 ,脉弦; ③气滞血瘀型:除共
同主证外尚有小便刺痛 ,月经有血块或兼有痛经 ,舌淡
红或淡暗 ,边尖多有瘀点 ,苔薄白 ,脉弦或涩; ④肾阴虚
型:除有共同主证外尚有腰酸 ,神疲乏力 ,手心灼热 ,口
干 ,或小便短少、灼热 ,舌红 ,苔薄白 ,或少苔 ,脉弦略
数; ⑤肾阳虚型:除有共同主证外尚有腰腿酸软 ,神疲
乏力 ,四肢冷 ,畏寒喜暖 ,夜尿频 ,小便清 ,舌淡红 ,薄白
苔 ,脉弦细 ,或沉细。卢子杰[7 ]
等分型如下: ①肝气郁
滞证:尿频、尿急 ,伴情志抑郁 ,胸闷不舒 ,乳房胀痛 ,心
烦易怒 ,喜叹息 ,口苦咽干 ,月经先后不定期 ,舌淡红 ,苔薄 ,脉弦; ②湿蕴下焦证:尿频、尿急、尿痛 ,伴腰部胀
痛 ,四肢沉重 ,少腹胀痛 ,带下色黄量多 ,口干不欲饮 ,尿黄赤 ,大便干结 ,舌红 ,苔黄腻 ,脉数; ③肾阴亏虚证:
尿频 ,尿后余沥不尽 ,伴有头晕健忘 ,疲倦乏力 ,失眠多
梦 ,舌红 ,苔少 ,脉沉细; ④肾虚血瘀证:病程较久 ,尿
频、尿急、排尿不畅 ,尿后点滴不尽 ,甚则尿中带血 ,少
腹刺痛 ,伴胸闷不舒 ,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 ,或已绝
经 ,舌质紫暗 ,苔薄白 ,脉涩。
3 治则
该病的病机复杂,涉及脏腑较多 ,但总的治疗原则
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①清热通淋勿专用:清热通淋之法
仅对急性发作阶段小便淋漓涩痛者起到某种程度的短
期缓解作用 ,只可作为治标之法暂用 ,久用会伤阴耗
气 ,损伤脾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5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