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辩证论治1
编号:13398673
低热的辨证论治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5日 医药卫生报
     低热即体温波动在37.5~38.5摄氏度之间,此病临床常见,且多久而不解。治疗上虽有些棘手,但只要辨证无误,立法用药切合病情,发热时常能收到满意之效。

    温病余热未尽,气液两亏所致低热 此型低热多见于温病中后期。其症除低热外,尚有汗出、心烦口渴、神疲乏力、欲呕不呕、苔少乏津、舌质红、脉虚数等。宜用竹叶石膏汤(竹叶10克,石膏、粳米各30克,麦门冬15克,半夏12克,人参、甘草各6克)加减治之。暑热未尽而气液俱虚者,宜用王氏清暑益气汤(西洋参4.5克,西瓜皮30克,莲梗、粳米各15克,黄连3克,石斛、麦门冬各9克,竹叶、知母、甘草各6克)化裁治之。

    阴虚所致低热 此型低热多发生在久病或大病之后,其热以午后为著,亦可见骨蒸潮热,五心烦热、咽干饮少、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应滋阴退热。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皆可随证选用。

    血虚所致低热 此型低热多发生在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之后,也可由脾胃受伤逐渐发展而成。其热多表现在午后,且常伴有面色淡白、头昏眼花、心悸失眠、肢体麻木等。应补益阴血,或益气养血。用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各15克)或归脾丸随证出入治之,必收良效。

    气虚所致低热 此型低热多发生在过劳及久病之后。临床常伴自汗、少气懒言、精神倦怠、渴喜热饮、舌嫩色淡、脉虚弱等。当甘温益气。用补中益气丸治之,于证甚切。

    湿热内蕴所致低热 此型低热多发生在夏秋之交,且以午后为著,且常伴恶寒身重、胸脘痞闷、纳少厌油、口干不饮、苔白腻微黄等。宜用三仁汤(杏仁15克,滑石、薏苡仁、半夏各18克,通草、白豆蔻、竹叶、厚朴各6克)治之。若更见心烦、尿少而黄、口干欲饮冷水、苔黄腻者,热偏重也。宜于方中加入黄连6克、黄芩9克治之。

    食积所致低热 其热亦多发生在午后,有的患者尚有手心发热,且常伴不思饮食、嗳腐吞酸、大便稀溏、苔腻等。应消食导滞。用保和丸或江中消食片治之,必收满意之效。

    痰湿所致低热 脾失健运,则水湿内聚,久则成痰。痰湿内阻,上蒙清窍、袭肺,其症除低热外,往往伴有头重如裹,胸膈胀闷,咳嗽痰多、色白,甚则喘息等。宜用导痰丸治之。喘息者,用三子养亲汤(苏子、白芥子各12克,莱菔子15克)化裁治之,其效颇佳。

    瘀血所致低热 此型低热多发生在跌仆损伤、吐血便血及妇女分娩之后,且常伴胸腹或肢体剧痛,拒按,经来色黑有块,舌质发紫,脉沉涩等。宜活血化瘀。用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黄、红花、牛膝各9克,桃仁12克,枳壳、川芎、桔梗各6克,柴胡、甘草各3克)治之,甚验。

    总之,依据低热所伴发的症状、舌脉,辨识低热之因,并不太难,但也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因致低热者,又不可不知,亦应当将上述二方或三方合用,并巧施化裁也。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陈国华文),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小儿内科杂病 > 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