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香从这里飘向海内外 —— 访洪涛及电视节目《中华医药》
“美之魅,源自一缕药香”,这是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主持人洪涛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也是海内外观众对《中华医药》电视节目的深切感受。前不久,记者在《中华医药》栏目组采访了洪涛。现实生活中的她一改节目中的温婉沉稳,处处透露出清新脱俗、亲切可人的魅力。采访中,她娓娓道来《中华医药》创制背后的故事,言语之中不时表达出她及她的同事们对中医药的一片深情,让记者也深受感染,仿佛心灵间也飘进了一缕缕淡淡的药香。
记者:《中华医药》是深受海内外观众欢迎的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健康类电视栏目。该栏目是如何定位的,主要针对哪些人群,在采编内容上是如何考虑为观众服务的?
洪涛:《中华医药》自1998年6月1日开播,至今整整10年了。其定位为海内外华人,宗旨为“关爱生命健康,服务全球华人”,旨在向海内外传播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服务所有关注健康和热爱健康的人群。这也是中国电视媒体对海外播放的惟一的大型健康电视节目。
, http://www.100md.com 随着大家对中医药健康知识需求的不断增大,《中华医药》节目深受海内外观众的欢迎,收视率节节攀升,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综合评估显示,2007年前三个季度连续排名第一,收视率超过了新闻和娱乐节目。收视调查显示,24~54岁的观众约占80%。由于播出时间晚,70岁以上的老年观众相对较少,55~70岁的约占20%。在被调查的中青年人群中,一部分人表示,之所以关注这一节目,一方面是为了父母的健康,另一方面是由于现在工作和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他们也逐渐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了。
在节目内容的设置上,《中华医药》常态的有三个板块。一是健康故事。这是主打板块,约20分钟,主要是请文化名人或普通人讲解他们的养生方式,让大家树立一种健康的理念和战胜疾病的信念;二是仲景养生坊。通过讲解药膳制作或太极拳、八段锦之类的健身类节目,传播中国传统养生方法;三是洪涛信箱。这是一个互动的板块,主要针对观众来信和电话热线,介绍一些观众非常关注的疾病的中医特色疗法。
此外,《中华医药》在去年推出了一系列特别节目,如主打的“天佑中华有中医”节目,讲述了4个故事:①中医药抗癌的故事。江苏南通的全国著名老中医朱良春用虫药抗癌,11年前将上海的一个淋巴癌患者成功治愈了。②中医药促进康复的故事。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持人刘海若在英国遭遇车祸回国后,经中医药介入治疗,身心得到了较全面的康复。③中医药抗“非典”的故事。“非典”期间,我们是中央电视台最早一批到广东采访的栏目记者,采访回来后我们做了若干期节目,及时介绍了中医药在“非典”期间的特色治疗。④中医药在航空医学中发挥独特作用的故事。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绵之教授在“神六”发射期间,对两个宇航员一一把脉,进行中医辨证,做好前期的医疗保健,有效地避免了太空反应。这期节目播出的同时,在网络和社会上同步传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也是对何祚庥等反中医者最好的反击。
, http://www.100md.com
近年来,栏目组重点策划的一些带有强烈人文光怀色彩的节目,让许多人从中受到了启迪,并深刻反思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节目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鼓舞。《中华医药》是中央电视台的优秀栏目,也是精神文明先进集体,栏目组的所有工作人员都非常热爱自己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事业,也很信任中医药,大家生病时都首选中医药治疗,效果也都不错。
记者:您虽然不是学医的,但您通过这10年来主持《中华医药》节目,逐渐成为了最富魅力的健康节目主持人,因此,很想听听您是怎样进入这一角色的?
洪涛:小时候一生病,妈妈就带我去看中医,家里人也经常用中医调理身体。爸爸在我很小的时候患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当地最好的西医院住院,整整昏迷了40天后,院方束手无策并下发了病危通知书。后来家里请了一位中医师,开了一些中药。三服汤药下去,我爸就苏醒了,后来连续吃了二三百服的药,不仅身体痊愈了,而且很幸运地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可以说,是中医药多给了我爸爸28年的生命,这28年对我们家有非凡的意义,期间我们都长大并成家立业了。这次经历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由此我对中医药产生了很深的情结,怀着感恩的心,我毫不犹豫地接手了《中华医药》栏目。后来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主持这个节目后很多人对我说,你终于找到了合适你的节目,这个栏目和你的个人风格很吻合,很贴切。
, http://www.100md.com
记者:在普及中医药知识方面,您有哪些感受和体会?
洪涛:创办《中华医药》栏目之初,健康类的节目很少。栏目组摒弃了当时大多数健康类节目采用的在演播室访谈专家的形式,在10年间慢慢摸索出了一种新的模式,从开始以传播者为中心到现在转换成以受众为中心。比如说在讲中医药辨证论治的时候,我们不直接说中医专业术语,而是采取了大问题小切口的方式。我们要求被采访的医生讲得很通俗,如果我们都听不懂,那么观众肯定听不懂,所以我们要不断思考怎样讲才能让观众理解和接受,这已成为了节目制作上的硬要求。陈竺部长在一次讲话中说,什么叫中医现代化,我认为中医现代化就是要让中医讲现代话,我们在做节目的时候也尽量这样去做。
我们全力倾注这个栏目的制作,其根本前提就是中医确有疗效。我曾经在《南风窗》中看到一篇名叫《古中医:危墙下的复兴》的文章,其中提到:“任何一种医学,要经得起一个标准的考验,那就是疗效。”中医的疗效是有目共睹的,节目创制的10年间我们亲身经历了太多传奇的故事,如朱老治疗淋巴癌的故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平安教授治疗号称为“不死的癌症”肺纤维化的故事......我们的栏目就是传播中医疗效的一个窗口。
, http://www.100md.com
记者:最后,想请您谈谈,采访中有没有给您留下特别深印象的中医药专家?
洪涛:很多很多,如邓铁涛、朱良春......接触这么多中医专家之后我深刻地感觉到,大家就是大家,他们不仅是中医学家,更是一个融哲学、天文、地理的博学家,学识渊博,技艺精湛,品德高尚。在“非典”肆虐期间,我曾专程去广东省中医院采访邓老。“非典”来临,人心惶惶,当时邓老用中医药理论解释“非典”的一段话,让人听后心里特别踏实。他说,非典就是温病嘛,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大的温病,死亡人数甚至超过战争所带来的伤亡人数。中国这么多人,还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瘟病到来的时候,我们有中医药,就多了一样抵抗疾病的“武器”!对我而言,这次采访最大的收获是,自此我拥有了一颗从容淡定而又深深眷恋中医药的心。
(采写:本报记者樊丹 策划:毛嘉陵), 百拇医药
记者:《中华医药》是深受海内外观众欢迎的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健康类电视栏目。该栏目是如何定位的,主要针对哪些人群,在采编内容上是如何考虑为观众服务的?
洪涛:《中华医药》自1998年6月1日开播,至今整整10年了。其定位为海内外华人,宗旨为“关爱生命健康,服务全球华人”,旨在向海内外传播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服务所有关注健康和热爱健康的人群。这也是中国电视媒体对海外播放的惟一的大型健康电视节目。
, http://www.100md.com 随着大家对中医药健康知识需求的不断增大,《中华医药》节目深受海内外观众的欢迎,收视率节节攀升,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综合评估显示,2007年前三个季度连续排名第一,收视率超过了新闻和娱乐节目。收视调查显示,24~54岁的观众约占80%。由于播出时间晚,70岁以上的老年观众相对较少,55~70岁的约占20%。在被调查的中青年人群中,一部分人表示,之所以关注这一节目,一方面是为了父母的健康,另一方面是由于现在工作和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他们也逐渐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了。
在节目内容的设置上,《中华医药》常态的有三个板块。一是健康故事。这是主打板块,约20分钟,主要是请文化名人或普通人讲解他们的养生方式,让大家树立一种健康的理念和战胜疾病的信念;二是仲景养生坊。通过讲解药膳制作或太极拳、八段锦之类的健身类节目,传播中国传统养生方法;三是洪涛信箱。这是一个互动的板块,主要针对观众来信和电话热线,介绍一些观众非常关注的疾病的中医特色疗法。
此外,《中华医药》在去年推出了一系列特别节目,如主打的“天佑中华有中医”节目,讲述了4个故事:①中医药抗癌的故事。江苏南通的全国著名老中医朱良春用虫药抗癌,11年前将上海的一个淋巴癌患者成功治愈了。②中医药促进康复的故事。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持人刘海若在英国遭遇车祸回国后,经中医药介入治疗,身心得到了较全面的康复。③中医药抗“非典”的故事。“非典”期间,我们是中央电视台最早一批到广东采访的栏目记者,采访回来后我们做了若干期节目,及时介绍了中医药在“非典”期间的特色治疗。④中医药在航空医学中发挥独特作用的故事。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绵之教授在“神六”发射期间,对两个宇航员一一把脉,进行中医辨证,做好前期的医疗保健,有效地避免了太空反应。这期节目播出的同时,在网络和社会上同步传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也是对何祚庥等反中医者最好的反击。
, http://www.100md.com
近年来,栏目组重点策划的一些带有强烈人文光怀色彩的节目,让许多人从中受到了启迪,并深刻反思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节目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鼓舞。《中华医药》是中央电视台的优秀栏目,也是精神文明先进集体,栏目组的所有工作人员都非常热爱自己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事业,也很信任中医药,大家生病时都首选中医药治疗,效果也都不错。
记者:您虽然不是学医的,但您通过这10年来主持《中华医药》节目,逐渐成为了最富魅力的健康节目主持人,因此,很想听听您是怎样进入这一角色的?
洪涛:小时候一生病,妈妈就带我去看中医,家里人也经常用中医调理身体。爸爸在我很小的时候患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当地最好的西医院住院,整整昏迷了40天后,院方束手无策并下发了病危通知书。后来家里请了一位中医师,开了一些中药。三服汤药下去,我爸就苏醒了,后来连续吃了二三百服的药,不仅身体痊愈了,而且很幸运地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可以说,是中医药多给了我爸爸28年的生命,这28年对我们家有非凡的意义,期间我们都长大并成家立业了。这次经历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由此我对中医药产生了很深的情结,怀着感恩的心,我毫不犹豫地接手了《中华医药》栏目。后来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主持这个节目后很多人对我说,你终于找到了合适你的节目,这个栏目和你的个人风格很吻合,很贴切。
, http://www.100md.com
记者:在普及中医药知识方面,您有哪些感受和体会?
洪涛:创办《中华医药》栏目之初,健康类的节目很少。栏目组摒弃了当时大多数健康类节目采用的在演播室访谈专家的形式,在10年间慢慢摸索出了一种新的模式,从开始以传播者为中心到现在转换成以受众为中心。比如说在讲中医药辨证论治的时候,我们不直接说中医专业术语,而是采取了大问题小切口的方式。我们要求被采访的医生讲得很通俗,如果我们都听不懂,那么观众肯定听不懂,所以我们要不断思考怎样讲才能让观众理解和接受,这已成为了节目制作上的硬要求。陈竺部长在一次讲话中说,什么叫中医现代化,我认为中医现代化就是要让中医讲现代话,我们在做节目的时候也尽量这样去做。
我们全力倾注这个栏目的制作,其根本前提就是中医确有疗效。我曾经在《南风窗》中看到一篇名叫《古中医:危墙下的复兴》的文章,其中提到:“任何一种医学,要经得起一个标准的考验,那就是疗效。”中医的疗效是有目共睹的,节目创制的10年间我们亲身经历了太多传奇的故事,如朱老治疗淋巴癌的故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平安教授治疗号称为“不死的癌症”肺纤维化的故事......我们的栏目就是传播中医疗效的一个窗口。
, http://www.100md.com
记者:最后,想请您谈谈,采访中有没有给您留下特别深印象的中医药专家?
洪涛:很多很多,如邓铁涛、朱良春......接触这么多中医专家之后我深刻地感觉到,大家就是大家,他们不仅是中医学家,更是一个融哲学、天文、地理的博学家,学识渊博,技艺精湛,品德高尚。在“非典”肆虐期间,我曾专程去广东省中医院采访邓老。“非典”来临,人心惶惶,当时邓老用中医药理论解释“非典”的一段话,让人听后心里特别踏实。他说,非典就是温病嘛,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大的温病,死亡人数甚至超过战争所带来的伤亡人数。中国这么多人,还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瘟病到来的时候,我们有中医药,就多了一样抵抗疾病的“武器”!对我而言,这次采访最大的收获是,自此我拥有了一颗从容淡定而又深深眷恋中医药的心。
(采写:本报记者樊丹 策划:毛嘉陵),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