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用得太迟了(专家观点)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委翁建平说
作为一种慢性病,糖尿病虽没有立刻致命的危险,但如果得不到规范治疗,即使终生捧着“药罐子”,血糖也只能控制得差强人意。
近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翁建平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论文称,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应接受胰岛素治疗,而且早期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疗法。
翁建平介绍,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国内糖尿病患者95%以上都属于2型。传统的2型糖尿病治疗往往采取一种阶梯式疗法:从饮食运动到单药口服,再到联合口服,直到病情已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医生们才会使用胰岛素治疗这一“压箱手段”。
“但由于2型糖尿病发病和进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缺陷,这种问题一经诊断就终身存在并且缓慢进展。可惜的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口服降糖药能够被证明可以改变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衰退的进程及血糖的恶化,因此口服用药往往很难长期维持血糖达标。事实上,用传统模式治疗2型糖尿病,等到使用胰岛素时,许多患者已经连续10年以上处于糖尿病控制不佳的状态,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增加。这显然太迟了。”翁建平说。
此一发表于《柳叶刀》的研究表明,胰岛素治疗组的患者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人数比口服降糖药治疗组更多,时间也更短。“相比传统的阶梯式疗法,早期强化使用胰岛素治疗能使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更好地恢复并得到维持,获得更好的疗效。”翁建平说。
因此,翁建平称,胰岛素治疗在控制血糖达标、预防并发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目前最为有效的糖尿病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使用胰岛素常常会引起体重增加并导致低血糖,使患者产生了一定抵触心理。同时,胰岛素使用较复杂,难度相对较大,导致这种手段在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患者的治疗中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使用。事实上,上述问题可通过胰岛素治疗方案的优化、医疗团队的合作、加强糖尿病教育、提高患者的知晓率而得到改善。
针对部分患者认为使用胰岛素后,可能引起生活质量下降的现象,翁建平教授进一步指出,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误区。早在2006年,美国糖尿病协会会议就已经提出:“真正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是并发症,而更早开始胰岛素治疗,才是应对这一难题的真正武器。”▲, 百拇医药(本报记者 蒋乃珺)
作为一种慢性病,糖尿病虽没有立刻致命的危险,但如果得不到规范治疗,即使终生捧着“药罐子”,血糖也只能控制得差强人意。
近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翁建平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论文称,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应接受胰岛素治疗,而且早期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疗法。
翁建平介绍,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国内糖尿病患者95%以上都属于2型。传统的2型糖尿病治疗往往采取一种阶梯式疗法:从饮食运动到单药口服,再到联合口服,直到病情已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医生们才会使用胰岛素治疗这一“压箱手段”。
“但由于2型糖尿病发病和进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缺陷,这种问题一经诊断就终身存在并且缓慢进展。可惜的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口服降糖药能够被证明可以改变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衰退的进程及血糖的恶化,因此口服用药往往很难长期维持血糖达标。事实上,用传统模式治疗2型糖尿病,等到使用胰岛素时,许多患者已经连续10年以上处于糖尿病控制不佳的状态,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增加。这显然太迟了。”翁建平说。
此一发表于《柳叶刀》的研究表明,胰岛素治疗组的患者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人数比口服降糖药治疗组更多,时间也更短。“相比传统的阶梯式疗法,早期强化使用胰岛素治疗能使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更好地恢复并得到维持,获得更好的疗效。”翁建平说。
因此,翁建平称,胰岛素治疗在控制血糖达标、预防并发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目前最为有效的糖尿病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使用胰岛素常常会引起体重增加并导致低血糖,使患者产生了一定抵触心理。同时,胰岛素使用较复杂,难度相对较大,导致这种手段在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患者的治疗中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使用。事实上,上述问题可通过胰岛素治疗方案的优化、医疗团队的合作、加强糖尿病教育、提高患者的知晓率而得到改善。
针对部分患者认为使用胰岛素后,可能引起生活质量下降的现象,翁建平教授进一步指出,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误区。早在2006年,美国糖尿病协会会议就已经提出:“真正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是并发症,而更早开始胰岛素治疗,才是应对这一难题的真正武器。”▲, 百拇医药(本报记者 蒋乃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