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信息 > 正文
编号:13076811
新北京 新公厕 新生活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29日 健康报
     新公厕带来新生活

    奥运场馆的智能厕所、繁华市区的文明公厕、造型别致的生态厕所,还有大街小巷新增的活动厕所……为迎接绿色奥运,北京在公共厕所建设上做足了文章。

    北京奥组委有关人士介绍,鸟巢等7个主要奥运场馆安装的智能厕所无需水冲,尿液流入便坑时有特殊的药剂自动注入,将尿液变成无害的液体。人在厕所内呆的时间超过1分半钟,就被默认为在大便,人走后红外线感应启动无害化液体冲洗便槽。

    虽然这种高科技还不能人人享用,但近年来北京城市公厕的快速变化,则实实在在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

    狭窄的胡同,拥挤的平房,闷热的夏天,还有共用的户外公厕,这是老城区居民的典型生活。住在鼓楼附近胡同的张大爷摇着蒲扇在大槐树下喝茶乘凉,周围可以看见两个公共厕所。“前些年,这里的厕所又少又挤又脏,冬天冷得不想去,夏天气味太难闻,离好远都不敢呆。”张大爷说。

    当年胡同公厕被调侃为“一跳,二叫,三笑”。一跳是躲地上的污水,二叫是看到蛆虫,三笑是遮挡不严。张大爷说,早些年谁家要是住在公共厕所附近,就更倒霉了。虽然公厕一直在改进,但没洗手设施、打扫不及时、有味不敢久呆,一直是人们的无奈。

    这些景象在今天的北京城内几乎见不到了。就在张大爷家不远处,是去年改造完成的旧鼓楼大街景观大道,几乎隔50米就有一座公厕。深灰的墙体、漂亮的窗棂、传统的琉璃瓦飞檐,如果不是醒目的公厕标志,很容易让人把这当成宅院。这样的厕所不但是“方便”之处,还有外国游客被其古典特色吸引,拍照留念。

    公厕不仅是为了漂亮

    公厕的作用,远不止是城市的一个景点。干净卫生、设计科学的厕所之所以被看作人类生活文明的一个标志,是因为它与疾病控制和人的健康密切相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王俊起教授认为,厕所实际上是众多传染病传播的集散地,因此也是控制传染病的抓手。

    提到公厕,很多人会立刻想到苍蝇。苍蝇能携带 60多种致病微生物,一只苍蝇的体表可沾有100多万个细菌,可以传播痢疾、伤寒、霍乱、结核、肝炎、寄生虫病等多种疾病。苍蝇只是厕所危害的一个方面,几乎所有的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都可以通过厕所的改造和管理被有效控制。北京市爱卫办负责改厕的刘金华说,厕所改造力度的加大是近年来北京市城乡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降低和病媒生物被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提出,在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厕所是最有效的工具之一,中国应该掀起一场“厕所革命”。

    这场革命在申奥成功后的北京迈开大步。北京市政管理委员会工程师马康丁说,北京的城市公厕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一变再变。2001年后,为了迎接奥运会,北京公厕改造按奥运步伐加速前进,4年时间完成了重点区域、重点大街和繁华地段公厕的升级。2005年,以胡同公厕为重点改造的“公厕革命”在旧城区开始。到2007年底,共有3505座公厕完成改造,加上新建的500座公厕,北京街巷胡同厕所全部成为干净整洁的达标厕所。

    当2008年世界目光聚焦北京的时候,北京的公厕已经做好了准备,要把北京最好的面貌展现给世界。

    文明厕所重在管理

    在有北京“第一公厕”之称的天安门东公厕,高峰时一天使用量近10万人次。这个公厕不仅厕位多,而且洗手台、面镜、空气净化系统、无障碍设施一应俱全。更重要的是,为达到高规格卫生标准,该公厕配备了14名专职清洁人员,常驻在公厕单独隔出的寝室里,分班不间断清理打扫。在每个便池上边可看到一条提示语:“做文明人”。

    “建公厕容易,但如果管理跟不上,反而可能成为疾病传染源。”刘金华说,华丽的外观并不是文明厕所的标志,关键在于清洁卫生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排泄物本身是高风险的疾病传染源,病菌在潮湿的地面更容易滋生,大量流动人员进出厕所,鞋底将成为媒介,将病菌传播到各个地方。因此,保持厕所粪便的绝对搜集处理和地面清洁干燥非常重要。

    今年7月1日,第三次修订的北京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公厕标准从卫生提高到无害化,除了干净整洁、设施齐备、采光通风良好外,公厕还必须及时消毒,对无法直接排入市政管网的粪便做无害化收集处理。

    增加专人打扫、保证专人值守制度是北京市奥运前公厕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达到一定规模的公共厕所还专门配备一间屋子给保洁管理人员居住。在北京市东四环附近的一座公共厕所,来自河南的一对夫妇是这里的保洁员,“尽管厕所临近公交车站,使用的人很多,但我们时时把厕所打扫干净,进来的人也不太好意思随便把地面弄脏了。”中午人少的时候,夫妇俩就在屋门口煮面条吃午饭。看到记者很惊讶,他们自豪地指着厕所说:“这厕所可干净,没有一个苍蝇和一点味儿!” (陈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