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黄帝内经》的神秘面纱(43)
作者:王力微
第三篇:经络实质揭秘
2.《黄帝内经》对各脉的描述:
《黄帝内经》中,有很多篇提到“脉”多称为 “脉”而不称“经络”。
《黄帝内经》中,对“脉”的描述也杂错不一,从下面三个方面比较:
1).命名:马王堆《脉书》比《黄帝内经》原始,是已无争议的事实。其特点是足、臂加阴阳,再加脉,用字古。如:把“太”写为“泰”、或“钜”。
《黄帝内经》中,有的篇章保存了这个进化中的印记。把“太阳”写为“巨阳”的有:《素·五脏生成篇》,《素·热论篇》,《素·厥论篇》,《素·病能论篇》。
以“手太阳”,“手太阴”,“足太阳”,“足太阴”后面无“脉”字,这样的术语的篇章有:
, http://www.100md.com
《素·五脏生成篇》,《素·刺热论篇》,《素·刺疟篇》,《素·三部九候论篇》,《灵·根结》,《灵·卫气》,《灵·始终》,《灵·厥病》,《灵·禁服》,《灵·营气》,《灵·五音五味》,《灵·阴阳系日月》,《灵·本输》,《灵·经水》等。
《灵·卫气》和《灵·禁服》称“手厥阴”为“手心主”。
以“手太阳脉”,“手太阴脉”,“足太阳脉”,“足太阴脉”或在脉前加“之”的篇目有:《素·气府论篇》,《灵·邪客》。后者只提到三脉,手太阳之脉,手少阴之脉,手心主之脉。有“脉”字的篇章比没有此字的篇章要少得多。
和脏腑相络的术语,只有《灵·经脉》一篇,其中手厥阴称之为“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和后来的通用名大不相同。其他如《素·刺疟篇》,《灵·本输》,《灵·五音五味》,虽然提到某脉和某脏有关系,但没成为术语,在《灵·五音五味》里,只提到手太阴与肺,足太阴与脾,手少阴与心,足少阴与肾,足厥阴与肝有联系,其他五脉手阳明,足阳明,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阳,没提与脏腑相联系。
, 百拇医药
此外,在《素·刺腰痛篇》里,有一些异脉脉名:解脉、同阴之脉,阳维之脉,衡络之脉,会阴之脉,飞阳之脉,昌阳之脉,散脉,肉里之脉,不见于其它篇目,也没流传下来,显然是被淘汰了。
2).流注方向:《黄帝内经》中各脉的走向,很多提到脉名的未能说明流向,明确说明的有:
《灵·脉度》:全部是向心性的。
《灵·邪客》,手三阴:手之头;手三阳:脏之手;足三阳:头之足;足三阴:足之腹。
《灵·本输》,10脉,全部是向心性的。
《灵·逆顺肥瘦》,手三阴:脏之手;手三阳:手之头; 足三阳:头之足;足三阴:足之腹。
《灵·经脉》,手三阴:脏之手;手三阳:手之头; 足三阳:头之足;足三阴:足之腹。
, 百拇医药
后两篇的流注方向相同,前三篇的流注方向则大有差异,说明这些不同的篇章,来自不同的手笔,成篇于不同的年代。
3).“脉的数量:12脉全的篇目有:《灵·经脉》,《灵·经水》,《灵·卫气》,《灵·邪客》,《灵·禁服》,《灵·逆顺肥瘦》。
述11脉的有:《灵·阴阳系日月》,缺手心主一脉。
述10脉的有:《灵·本输》,缺手心主一脉,另有手三焦为“别”,不是一脉。“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
《素·刺疟篇》多出一条足太阴横脉,与胃疟有关,同时也有一条和脾疟相关的足太阴脉。
其它述及脉名,但不全,缺手厥阴一脉的篇目有:
《素·五脏生成篇》,《素·刺热论篇》,《素·刺疟篇》,《素·气府论篇》,《灵·根结》,《灵·始终》,《灵·厥病》,《灵·五音五味》,《灵·阴阳系日月》,《灵·本输》。
, 百拇医药
这些既有相同又有矛盾情况的存在,且不止一处两处,显然是出于不同的手笔和年代。
4).各篇“脉”的排列顺序:大多数篇目里,只是为治病提到了一些脉名,并无严格顺序。
但《灵·卫气》、《灵·禁服》、《灵·经水》、《灵·五音五味》、《灵·阴阳系日月》、《灵·本输》等篇述脉较全,排列顺序,没有一篇是和《灵·经脉》相同的。排列顺序的不同,说明这些篇目的作者,没有在一起商量讨论,没有统一的观念,更没有各脉首尾相接,如环无端循环的概念。在互相保密的情况下,在一起讨论,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正象宋朝《素问》的校订者林亿所说,一些“至下至贱之人”,记事也有很大的任意性,不可能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5).和天干、地支、十二月份的比附:
《灵·阴阳系日月》和天干、地支、十二月份的比附是:在数量上,天干10个,地支12个,月份12个,如何和各“脉”比附?
, 百拇医药
解决的办法是:天干、地支共22个,“脉”的数目11个,缺心主一脉,分为左右两边,就成了22脉,再来比附,就完全无缝了。12月份,只和足的6脉,左右合12脉比附,也正好合适。具体的比附是:寅正月、未六月对应左右足少阳,酉八月、子十一月对应右左足太阴等等。甲、己对应左、右手少阳,乙、戊对应左右手太阳等。
其顺序是先足后手。左右的先后是有讲究的。
6).各经脉含气血的多少:
《素·血气形志篇》: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
《灵·五音五味》: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阳明常多血多气;厥阴常多气少血,少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血少气。
《灵·九针论》:阳明多血多气,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多气少血;太阴多血少气,厥阴多气少血,少阴多气少血。
, 百拇医药
上述各篇,都说经脉含气血的多少,是天数,但描述的都不很相同,表现在:
① 表述的顺序不同。顺序不同,说明还没有头尾相接,成环周而复始的概念。
② 归纳成表,一目了然。
表 《黄帝内经》中不同篇目对脉中含血气多少描述之比较
太阳 少阳 阳明 太阴 少阴 厥阴
素·血气形志篇 多血少气 少血多气 多气多血 多气少血 少血多气 多血少气
灵·五音五味 多血少气 多气少血 多血多气 多血少气 多血少气 多气少血
灵·九针论 多血少气 多气少血 多血多气 多血少气 多气少血 多气少血
, 百拇医药
比较起来,《素·血气形志篇》和《灵·五音五味》、《灵·九针论》的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各脉所含气血的差异很大;《灵·五音五味》和《灵·九针论》之间,只有少阴所含的气血量不同。同一个事,互相矛盾的说法,是无可适从的。这样的描述是怎样来的?个人认为,原因有二:1,有观察,但观察得不准确,不一致。在观察不准的情况下,难免猜测;2,在传授过程中,有记录和抄写错误。两种可能,都不能排除,也可能同时存在。
4.《灵·经脉》对经脉的描述:
在《黄帝内经》中,只有《灵·经脉》一篇对经脉的走行路线做了具体的描述,其描述之详细、具体,远远不是《足臂》和《阴阳》所能比的。可以说,是划时代的。成了后来的经典,一直延续到现在。
《灵·经脉》对经脉走行的描述,有下列特点:
1).用字多。比《足臂》和《阴阳》多3—4倍或以上。
, 百拇医药
2).对12经脉走行的表述,详细而具体。
3).各经脉都和脏腑相络,术语是脏腑在前,+ 手、足+ 阴阳 + 之脉。比任何其它篇目的命名都要规范。
4).其中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一名很别致,在厥阴之后多“心包络”三字,此脉出现较晚,《黄帝内经》里只有少部分篇目里有。此名在后来没能延续,现在的术语是手厥阴心包经。
5).只述经脉走行和所主疾病,基本上没述各脉的穴位。
《灵·本输》中,把三焦一脉算做“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和其它10脉一起,都描述了其井、荣、俞、经、合各5穴,其中足阳明、三焦、足少阳各述,6穴,说明穴位是已经存在了,主要位于四肢,定位于各经脉的穴位并不很多。
《灵·经脉》对12经脉的描述,是空前的。这也是为什么《足臂》和《阴阳》这样很通行的脉书没收进《黄帝内经》的原因,因为这篇文章完全可以覆盖两脉书的所有内容。
, http://www.100md.com
《灵·经脉》对12经脉的描述是建立在解剖基础上的。《灵·经水》里说得明白:“若夫八尺之士,……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十二经脉之多血少气,……皆有大数。”
公元16年发生的解剖王孙庆的事件,与《灵·经脉》里对12经脉的描述大有关系。一个很详细具体的描述,不可能凭想象,也不可能凭多人积累经验的感受,如果是,什么人,凭谁的经验?总不能抽象地、大而化之地、笼统地去说具体问题吧?认为《灵·经脉》就是这次解剖事件的记录,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你否认不了他们之间的必然联系,也举不出第二次如此巧合的解剖事件。
由于后来长期不做人体解剖,或解剖了也只是观察内脏,所以,《灵·经脉》就成了经典文章,后来所有书籍对经脉的描述,基本都是对此文的照抄,有的在个别字句上有出入或脱漏。就是现今的中医书籍,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对经脉的描述,基本上是这篇文章的现代汉语翻译本。
从上述的资料对比可以看出,“经络”个“脉”,在《灵·经脉》以外的各个篇章,数目不同,命名不同,走向不同,这是怎么回事?显然是不同的观察,不同的记录。这个观察是怎样进行的?记录的根据是什么?后面再做讨论。
(待续), http://www.100md.com
第三篇:经络实质揭秘
2.《黄帝内经》对各脉的描述:
《黄帝内经》中,有很多篇提到“脉”多称为 “脉”而不称“经络”。
《黄帝内经》中,对“脉”的描述也杂错不一,从下面三个方面比较:
1).命名:马王堆《脉书》比《黄帝内经》原始,是已无争议的事实。其特点是足、臂加阴阳,再加脉,用字古。如:把“太”写为“泰”、或“钜”。
《黄帝内经》中,有的篇章保存了这个进化中的印记。把“太阳”写为“巨阳”的有:《素·五脏生成篇》,《素·热论篇》,《素·厥论篇》,《素·病能论篇》。
以“手太阳”,“手太阴”,“足太阳”,“足太阴”后面无“脉”字,这样的术语的篇章有:
, http://www.100md.com
《素·五脏生成篇》,《素·刺热论篇》,《素·刺疟篇》,《素·三部九候论篇》,《灵·根结》,《灵·卫气》,《灵·始终》,《灵·厥病》,《灵·禁服》,《灵·营气》,《灵·五音五味》,《灵·阴阳系日月》,《灵·本输》,《灵·经水》等。
《灵·卫气》和《灵·禁服》称“手厥阴”为“手心主”。
以“手太阳脉”,“手太阴脉”,“足太阳脉”,“足太阴脉”或在脉前加“之”的篇目有:《素·气府论篇》,《灵·邪客》。后者只提到三脉,手太阳之脉,手少阴之脉,手心主之脉。有“脉”字的篇章比没有此字的篇章要少得多。
和脏腑相络的术语,只有《灵·经脉》一篇,其中手厥阴称之为“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和后来的通用名大不相同。其他如《素·刺疟篇》,《灵·本输》,《灵·五音五味》,虽然提到某脉和某脏有关系,但没成为术语,在《灵·五音五味》里,只提到手太阴与肺,足太阴与脾,手少阴与心,足少阴与肾,足厥阴与肝有联系,其他五脉手阳明,足阳明,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阳,没提与脏腑相联系。
, 百拇医药
此外,在《素·刺腰痛篇》里,有一些异脉脉名:解脉、同阴之脉,阳维之脉,衡络之脉,会阴之脉,飞阳之脉,昌阳之脉,散脉,肉里之脉,不见于其它篇目,也没流传下来,显然是被淘汰了。
2).流注方向:《黄帝内经》中各脉的走向,很多提到脉名的未能说明流向,明确说明的有:
《灵·脉度》:全部是向心性的。
《灵·邪客》,手三阴:手之头;手三阳:脏之手;足三阳:头之足;足三阴:足之腹。
《灵·本输》,10脉,全部是向心性的。
《灵·逆顺肥瘦》,手三阴:脏之手;手三阳:手之头; 足三阳:头之足;足三阴:足之腹。
《灵·经脉》,手三阴:脏之手;手三阳:手之头; 足三阳:头之足;足三阴:足之腹。
, 百拇医药
后两篇的流注方向相同,前三篇的流注方向则大有差异,说明这些不同的篇章,来自不同的手笔,成篇于不同的年代。
3).“脉的数量:12脉全的篇目有:《灵·经脉》,《灵·经水》,《灵·卫气》,《灵·邪客》,《灵·禁服》,《灵·逆顺肥瘦》。
述11脉的有:《灵·阴阳系日月》,缺手心主一脉。
述10脉的有:《灵·本输》,缺手心主一脉,另有手三焦为“别”,不是一脉。“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
《素·刺疟篇》多出一条足太阴横脉,与胃疟有关,同时也有一条和脾疟相关的足太阴脉。
其它述及脉名,但不全,缺手厥阴一脉的篇目有:
《素·五脏生成篇》,《素·刺热论篇》,《素·刺疟篇》,《素·气府论篇》,《灵·根结》,《灵·始终》,《灵·厥病》,《灵·五音五味》,《灵·阴阳系日月》,《灵·本输》。
, 百拇医药
这些既有相同又有矛盾情况的存在,且不止一处两处,显然是出于不同的手笔和年代。
4).各篇“脉”的排列顺序:大多数篇目里,只是为治病提到了一些脉名,并无严格顺序。
但《灵·卫气》、《灵·禁服》、《灵·经水》、《灵·五音五味》、《灵·阴阳系日月》、《灵·本输》等篇述脉较全,排列顺序,没有一篇是和《灵·经脉》相同的。排列顺序的不同,说明这些篇目的作者,没有在一起商量讨论,没有统一的观念,更没有各脉首尾相接,如环无端循环的概念。在互相保密的情况下,在一起讨论,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正象宋朝《素问》的校订者林亿所说,一些“至下至贱之人”,记事也有很大的任意性,不可能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5).和天干、地支、十二月份的比附:
《灵·阴阳系日月》和天干、地支、十二月份的比附是:在数量上,天干10个,地支12个,月份12个,如何和各“脉”比附?
, 百拇医药
解决的办法是:天干、地支共22个,“脉”的数目11个,缺心主一脉,分为左右两边,就成了22脉,再来比附,就完全无缝了。12月份,只和足的6脉,左右合12脉比附,也正好合适。具体的比附是:寅正月、未六月对应左右足少阳,酉八月、子十一月对应右左足太阴等等。甲、己对应左、右手少阳,乙、戊对应左右手太阳等。
其顺序是先足后手。左右的先后是有讲究的。
6).各经脉含气血的多少:
《素·血气形志篇》: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
《灵·五音五味》: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阳明常多血多气;厥阴常多气少血,少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血少气。
《灵·九针论》:阳明多血多气,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多气少血;太阴多血少气,厥阴多气少血,少阴多气少血。
, 百拇医药
上述各篇,都说经脉含气血的多少,是天数,但描述的都不很相同,表现在:
① 表述的顺序不同。顺序不同,说明还没有头尾相接,成环周而复始的概念。
② 归纳成表,一目了然。
表 《黄帝内经》中不同篇目对脉中含血气多少描述之比较
太阳 少阳 阳明 太阴 少阴 厥阴
素·血气形志篇 多血少气 少血多气 多气多血 多气少血 少血多气 多血少气
灵·五音五味 多血少气 多气少血 多血多气 多血少气 多血少气 多气少血
灵·九针论 多血少气 多气少血 多血多气 多血少气 多气少血 多气少血
, 百拇医药
比较起来,《素·血气形志篇》和《灵·五音五味》、《灵·九针论》的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各脉所含气血的差异很大;《灵·五音五味》和《灵·九针论》之间,只有少阴所含的气血量不同。同一个事,互相矛盾的说法,是无可适从的。这样的描述是怎样来的?个人认为,原因有二:1,有观察,但观察得不准确,不一致。在观察不准的情况下,难免猜测;2,在传授过程中,有记录和抄写错误。两种可能,都不能排除,也可能同时存在。
4.《灵·经脉》对经脉的描述:
在《黄帝内经》中,只有《灵·经脉》一篇对经脉的走行路线做了具体的描述,其描述之详细、具体,远远不是《足臂》和《阴阳》所能比的。可以说,是划时代的。成了后来的经典,一直延续到现在。
《灵·经脉》对经脉走行的描述,有下列特点:
1).用字多。比《足臂》和《阴阳》多3—4倍或以上。
, 百拇医药
2).对12经脉走行的表述,详细而具体。
3).各经脉都和脏腑相络,术语是脏腑在前,+ 手、足+ 阴阳 + 之脉。比任何其它篇目的命名都要规范。
4).其中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一名很别致,在厥阴之后多“心包络”三字,此脉出现较晚,《黄帝内经》里只有少部分篇目里有。此名在后来没能延续,现在的术语是手厥阴心包经。
5).只述经脉走行和所主疾病,基本上没述各脉的穴位。
《灵·本输》中,把三焦一脉算做“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和其它10脉一起,都描述了其井、荣、俞、经、合各5穴,其中足阳明、三焦、足少阳各述,6穴,说明穴位是已经存在了,主要位于四肢,定位于各经脉的穴位并不很多。
《灵·经脉》对12经脉的描述,是空前的。这也是为什么《足臂》和《阴阳》这样很通行的脉书没收进《黄帝内经》的原因,因为这篇文章完全可以覆盖两脉书的所有内容。
, http://www.100md.com
《灵·经脉》对12经脉的描述是建立在解剖基础上的。《灵·经水》里说得明白:“若夫八尺之士,……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十二经脉之多血少气,……皆有大数。”
公元16年发生的解剖王孙庆的事件,与《灵·经脉》里对12经脉的描述大有关系。一个很详细具体的描述,不可能凭想象,也不可能凭多人积累经验的感受,如果是,什么人,凭谁的经验?总不能抽象地、大而化之地、笼统地去说具体问题吧?认为《灵·经脉》就是这次解剖事件的记录,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你否认不了他们之间的必然联系,也举不出第二次如此巧合的解剖事件。
由于后来长期不做人体解剖,或解剖了也只是观察内脏,所以,《灵·经脉》就成了经典文章,后来所有书籍对经脉的描述,基本都是对此文的照抄,有的在个别字句上有出入或脱漏。就是现今的中医书籍,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对经脉的描述,基本上是这篇文章的现代汉语翻译本。
从上述的资料对比可以看出,“经络”个“脉”,在《灵·经脉》以外的各个篇章,数目不同,命名不同,走向不同,这是怎么回事?显然是不同的观察,不同的记录。这个观察是怎样进行的?记录的根据是什么?后面再做讨论。
(待续),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