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94371
中医药防治运动伤病优势凸现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5日 《中国医药报》 2008.08.05
中医药防治运动伤病优势凸现

     □本报记者 徐亚静

    如果将奥运会比作是一场战役,将运动员、教练员比作是冲锋在前的将士,那么那些负责预防和治疗运动员伤病的医务工作者,无疑就是保障这场战役胜利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这一环节中,中医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那些无需手术治疗的运动伤病,中医药的优势十分明显。

    厉彦虎在为运动员诊治伤病。

    一线队医钟情中医药疗法

    “在所有的运动队,无论是国家队还是地方队,一线队医大多乐于使用推拿、点穴、针灸、中药内服外敷等中医药疗法”,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厉彦虎说。

    厉彦虎曾经有着3年国家田径队、15年国家乒乓球队队医的经历,此次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将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部医疗保障组的一员进驻奥运村。厉彦虎擅长采用指压点穴等方法为运动员解决伤病问题。一次,一位著名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由于着急赶去参加劳伦斯奖颁奖典礼,在训练后未采用推拿对肌肉进行牵拉整复,再加上回程中受凉,背部肌肉突然痉挛成块,剧烈疼痛不止,影响了正常训练。厉彦虎采用手指点压肩井穴和躯干上一些穴位的方法,大约1个小时后,这位运动员的疼痛止住了,肌肉也松弛了下来。
, http://www.100md.com
    厉彦虎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据他介绍,在一线队医中像他这样有中医药背景的人占绝大多数,中医药方法的应用也十分普遍。“中医药方法效果好,对于那些不需手术的伤病,能保证不影响训练。运动员不管是用西医治疗,还是用中医治疗,对于他们来说,能治好伤就是好医术。”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在雅典奥运会前组织完成的《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创伤流行病学研究》课题,对47支国家运动队的6810名运动员进行的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运动创伤的发病率为59.37%;在65种治疗方法中,使用多、疗效好的前3种方法全部为中医药疗法,其中手法治疗占34%,针刺占11.24%,中药外敷占9.77%。

    中西医结合的良好效果获得了国家级运动队队医的派出与培训机构——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的重视。该所所长李国平要求队医不但要有很强的运动创伤应急处理能力,还要学会运用中西医的各种治疗方法来治疗运动创伤。

    防治运动伤病的两大优势
, http://www.100md.com
    “我最近脚伤恢复得不错!现在已经可以开始单打,多亏了您在关键时刻来给我治疗!”——这是我国一位著名的女子网球运动员发给全国名老中医张世明的一条手机短信。张世明是成都体育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原院长、中国运动医学学会副主任委员、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队医疗专家。

    据他介绍,对于运动伤病的防治,中医的主要优势在于非手术治疗和运动性疲劳的恢复两大方面。

    非手术治疗

    张世明说:“许多运动伤病在初、中期不需要手术时,用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效果很好,运动员可以带伤训练;对那些极少数需要手术治疗的,在术后恢复方面,中医药的介入也可以促进伤情更好地恢复。”

    半月板损伤是十分常见的运动伤病。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认为半月板内没有血管,不可能再生或修复,因此一经诊断西医往往采用手术全部切除的治疗方法,但这样一来运动员的运动生命也就可以说终止了。此后,由于认识到半月板分为有血管的红区和无血管的白区,具有部分修复功能,再加上半月板在关节稳定方面的作用实在不可替代,西医转而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的方法对损伤的半月板进行部分切除术和缝合术。
, http://www.100md.com
    张世明介绍,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就半月板损伤该不该手术的问题,中、西医曾有过激烈的交锋。从临床来看,对于不严重的半月板损伤(无绞锁、卡压症状),中药、手法治疗及针灸等的治疗效果肯定,帮助不少运动员恢复了技战术水平,成都体育医院还专门研制出针对半月板损伤的外用中药半月板1号、2号、3号和几种内服中药。现在,只有严重的半月板损伤(出现绞锁、卡压症状)才必须进行微创手术,已为医学界所公认。

    我国一位著名的运动医学专家曾表示,对许多运动伤病的治疗,之所以虽然手术成功了但患者却丧失了运动功能,主要原因在于手术后的康复治疗没有跟上。张世明认为,围手术期的治疗正是中医的另一个优势。我国中医药工作者在活血化瘀研究领域取得的突出进展,为中医药方法治疗手术后的血肿、尽快促进创伤恢复等奠定了基础。

    消除运动性疲劳

    近年来,中医药在消除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能力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关于疲劳发生的机理与本质的科学性认识与研究是中医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研究极为关键的问题。成都体育医院自1996年以来系统地开展了《中医消除运动性疲劳及恢复方法的研究》课题,对大量有关的中医文献进行了研究,对国家队、省队的706名优秀运动员实地进行了大样本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运动性疲劳或劳倦等证的中医病机是精气津液耗损、内外皆越、脏腑功能失调,以致阴虚生内热。研究结果为中医药方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 百拇医药
    此外,对于不是十分复杂的骨折脱位,中医手法对人体伤害小,效果可靠;滋补性中药对人体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免疫力以及新陈代谢的调节有较好的作用,是西医营养补剂所达不到的。已有的研究也提示,除麝香、马钱子、罂粟、鹿茸、麻黄碱等中药或中药成分外,大部分的中药对于运动员的应用是安全的。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教研室的医学博士黄铁军承担的国家体育总局2008年奥运科技攻关课题《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运动伤病防治研究》表明,用中药内服、外敷和熏洗以及针灸,在疏经活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促进肌肉损伤恢复和骨骼愈合方面的作用,比单纯的西医理疗效果好,也更安全。

    相关研究水平亟待提高

    在受伤后为避免影响训练状态甚至体育生涯,很多运动员都尝试过中医药疗法。在张世明曾经治疗过的运动员名单上还有射击名将张山、短道速滑队员叶乔波、大杨扬以及中国女排张蓉芳、赵蕊蕊等上百名奥运健儿,他还是为姚明会诊的专家团成员。事实上,中医药疗法国内外不仅被国内的运动队所青睐,而且也早已被国外所接受。
, 百拇医药
    张世明介绍,在国外运动队,以中医药疗法为代表的东方医学方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与应用,他自己就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前来交流的国外运动队队医居然算是“同行”——洋中医。而成都体育医院、北京体育大学等机构也都办过专门的中医药防治运动伤病的培训班,美、德等金牌大国的运动医学人员也纷纷到我国学习中医并考取行医执照。

    虽然近年来国家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先后对数个中医药防治运动创伤的研究项目给予支持,使得中医药疗法防治运动伤病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较大的进步,然而张世明认为,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基础仍然薄弱,相关投入与支持还是远远不够。

    他表示,当前我国有关运动性疲劳、提高对抗能力的中医药应用研究处于一个比较良好的发展时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这些研究多数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动物模型的规范性有待提高,特别是在运动员中的应用研究较少,亟待深入展开。而战斗在第一线的队医们进行的研究多为临床经验总结,基础研究偏少,质量不高,相关论文也太少,特别缺乏中医伤科辨证和治则、治法的相关研究。
, 百拇医药
    相关链接:

    中医药在运动创伤领域中的

    应用历程

    中医药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开始服务、应用于中国运动创伤领域之中。原中国武术协会主席、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郑怀贤1951年就在成都体育学院把中医骨伤科技术与中国的运动创伤结合起来,广泛为体育学院学生和四川省运动员诊疗伤病,其疗效显著。

    我国于1958年10月1日在成都体育学院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体育医院,开创了中医在运动医学领域中推广运用的先河。1984年底,经国家科委批准,在原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国家体委成都运动创伤研究所,直属于国家体委。在国家体委、科委的领导下,该所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向,2004年更名为四川省骨科医院。同时,在国家级和各省级运动队队医中开始引进一批中医院校人才,部分科研院所和中医院校也开始了有关运动医学课题的研究,使中医药在运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