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78485
糖尿病防治中的一些误区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14日 《家庭保健报》 2008.08.14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徐南图

    误区一:糖尿病诊断主要靠查尿糖

    糖尿病顾名思义,易被误解为尿内有糖就是糖尿病,实际上这一认识不完全正确。临床上可以遇到尿糖阳性不是糖尿病,尿糖阴性却是糖尿病的少数病例。尽管尿糖检查对于多数糖尿病病人的诊断和监测仍有重要参考价值,但由于肾脏的血糖阈值可能因人而异,同一个人的肾脏血糖阈值也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因此,无论糖尿病的诊断还是监测,都应以血糖为准。

    误区二:只重视空腹血糖,不重视餐后血糖

    误认为观察糖尿病病情的惟一指标就是空腹血糖。其实,临床上存在单纯饭后高血糖病人,或空腹血糖增高不多、餐后血糖却很高的病人。最新科研成果表明,餐后高血糖是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心肌梗塞和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餐后高血糖比单纯空腹高血糖或持续高血糖的危害性更大。
, http://www.100md.com
    误区三:血糖高一点没有什么关系

    科学实践证明,超过正常值的血糖水平即使不在糖尿病诊断范围,心脑肾等内脏即已开始受到损害。过去的观点认为,糖尿病前期只要采取饮食控制和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就可以了。近年改变了传统的观点,认为糖尿病前期病人除了生活方式干预以外,应早期接受药物治疗。这样有助于预防或推迟进入糖尿病期,并可能减少心血管病的危险。当前,相当多的糖尿病人对于自己的高血糖采取不在乎的态度是错误的。

    误区四:没有症状就不是糖尿病

    因为没有症状,有些病人就对医师的糖尿病诊断产生怀疑,甚至不承认自己有糖尿病。其实,50%以上的糖尿病病人都可以没有明显症状,有典型症状的只是少数。多数病人被诊断糖尿病时,糖尿病已经有了平均7年以上的病程,而且发现时多数已经有了程度不等的并发症,诸如视力下降(白内障或眼底病变)、手足刺痛、发麻(末梢神经炎)、尿内微量白蛋白增多(肾早期损害)等。也就是说,大多数糖尿病人都没有被及时早期诊断,而被漏诊了。我们应该相信血糖的化验结果,认真对待查出的糖尿病。
, 百拇医药
    误区五:不重视饮食控制

    个别糖尿病人把饮食控制看得很痛苦,认为失去了很多的人生享受,以至于忍不住吃些糖和甜食,从而导致血糖的剧烈波动。其实,糖尿病人除了忌食蔗糖、冰糖以外,基本上什么东西都可以吃,只是要适量而已。如果您一定要吃甜食或糖,则可以用不含或含极低热量的甜味剂来代替。所谓饮食控制,主要是指控制主食的总量及其波动,譬如含有淀粉的山药、芋头、土豆、白薯都可以吃,只是吃的同时,应相应减少主食量。酒要尽量不喝,因为,酒是粮食酿成的,热量很高,会干扰血糖水平。但是喝少量低度酒是可以的,只是饮酒后要相应减少主食量。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饮酒或吃含糖较多的食物前后,自我监测血糖,验证进食前后的血糖情况,只要是不干扰血糖水平的饮食,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享用。

    误区六: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

    新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果胶等营养物质和抗氧化、抗衰老物质,有利于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视网膜病变、癌症和便秘等疾病。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果糖的代谢不需要胰岛素参与,而葡萄糖则可以影响血糖水平。根据自己的具体病情,可以适量吃些低糖的水果。我们提倡在吃水果前后自测血糖,以便了解吃哪些和吃多少水果是不会引起血糖波动的。
, http://www.100md.com
    误区七:运动量越大越好

    适量运动可以促进糖的利用,减轻胰腺的负担。运动是糖尿病(尤其肥胖病人)非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个别病人认为运动量越大越好是错误的。过大的运动量、过分的精神紧张会兴奋交感神经,刺激胰岛细胞,引起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导致血糖升高。

    误区八:糖尿病人的惟一任务就是控制血糖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70%以上的糖尿病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人只控制血糖,可有效地减少或延缓眼睛和肾脏等微血管并发症,但不能有效地减少威胁生命的心脏病和脑中风等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人除了要严格平稳地控制血糖以外,还要定期常规检查眼底、眼的晶体、血脂、肝肾功能和心脑血管系统等,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的并发症,采取相应对策。糖尿病人即使没有合并心血管疾病,也应该按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要求,严格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酗酒和肥胖等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应该强调的是,在糖尿病防治过程中,应把预防心血管疾病作为一个重要目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