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毒壅盛登革热清解疫毒每应机.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9kb)。
热毒壅盛登革热清解疫毒每应机
刘仕昌(1914~),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以伊蚊为媒介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节,尤以6~10月为高峰,患者多为青壮年。临床上以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皮疹为特征。本病起病急骤,传变迅速,且多呈广泛流行,但一般预后较好。登革热的发现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大流行。我国20~40年代,本病曾在上海、江浙一代流行。1978年,本病首次在广东佛山地区发生流行,并波及广州,此后十余年,本病陆续在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发生流行。根据本病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刘老认为本病可归属温病学中"湿热疫"或"暑热疫"的范畴。
一、热毒壅盛、毒瘀交结为其瘀机温疫是感受疫疠毒邪所致的急性热病。其特点是发病急骤,病情险恶,有较强的传染性,能引起大的流行。刘老认为疫疠毒邪中热邪与毒邪同属阳热性质,一般来说,热毒比热邪致病更急更重,故有毒为热之甚之说,临床上常将疫毒引起的高热证称为热毒证或火毒证,以示区别于一般热证。余师愚在《疫病篇》中说:"此烈毒鼎沸于内,热气上腾。"又说:"热毒盘踞于内,外则遍体火炎。"明确指出毒是热之因,热是毒之果,留一分毒邪,便有一分热势,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作用。
叶天士在论热毒与瘀的关系时指出:"吸入疫疠,三焦皆受,久则血分受瘀,愈结愈热。"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也说:"因伏火郁蒸血液。血被煎熬而成瘀。"
疫疠内侵,热毒即生,两阳相合,煎熬血液,灼血成瘀。瘀既是热毒的病理产物,又可成新的致病因子,一则阻滞营卫肌腠,使营卫不和,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发热;另则,毒瘀交结,阻塞经络血脉,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外窜肌肤,可致皮疹及各种出血症。
登革热有湿热疫和暑燥疫两种。湿热疫是感受湿热秽浊之毒邪,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认为:邪从口鼻而入,则其所发,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子胄,......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也。"指出湿热疫毒,从口鼻而入,伏于半表半里之腠原。湿热疫传变有两种趋向,如病邪外出,即可见太阳表证,症见憎寒壮热,头痛身痛等。加入里化燥,可出现阳明腑实证或气分热盛证,症见但热不寒,日晡尤甚等。由于疫毒深重,多反复传变,所以吴氏《温疫论》中又有九传之论述。总之,本类型登革热传变多端,与一般温病有所不同,临证时不可忽视。
暑燥疫是感受暑燥浮热之毒邪,余师愚在《疫病篇》中指出:"毒火盘踞子内,五液受其煎熬,......因内有伏毒,邪火干胃。"余氏认为病毒虽从口鼻而入,侵犯部位在胃而不在膜原,病势充斥十二经,因此临床上出现表里上下内外受病,症状复杂而严重,治以杀其炎炎热毒之势,方可中病。
二、临床证候变化复杂疫疠毒邪其性暴厉猖獗,其致病来势迅猛,发病急骤,起病后热毒充斥表里内外,且病情险恶。证候变化复杂。本病传变可按卫气营血传变或表里之传。本病初多在卫气分,治疗得当或邪轻正旺,则不能内传;若失治或毒盛正衰,则可传入营治血。也可以越传,如起病径入营分、血分,或邪在气分,直入血分,叶天士所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实际上可归属越传范围。刘老认为,登革热的证候变化虽复杂,但临床上以下列几种证型较多见。
1.卫气同病此型多见于本病初期,可分为湿重于热与热重于湿二型。湿重于热症见:恶寒发热,寒重热轻,无汗,头痛身重,胸闷腹胀,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濡数或濡缓。热重于湿症见:憎寒壮热,热重寒轻,颜面潮红,头痛身疼,口苦咽干,小便黄,舌苔黄腻,脉濡数。
2.气分热盛此型见于本疠极期,可分为阳明热盛和湿热阻遏膜原二型。阳明热盛症见:壮热,面红目赤,头痛如劈,骨节疼痛,腰如被杖,烦渴,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湿热阻遏膜原症见:寒热如疟,脘痞,呕恶,苔白腻或苔如积粉,脉濡缓。
3.气血两燔此型见于本病极期,症见高热多汗,汗出热不退,头痛如劈,骨节烦疼。面红目赤,斑疹稠密或出血,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
4.毒犯心脑症见身灼热,舌謇,肢厥,神昏谵语,手足瘈疭,呕吐频作,舌质红绛,脉细数。
5.毒瘀交结症见发热夜甚,神昏谵妄,口干不欲咽。腹痛拒按,肌肤斑疹,色红紫,并见各部位出血症,舌红紫或有瘀斑,脉沉涩。
6.余邪未清此型见于本病恢复期,可分为湿热未清和热伤阴液二型。湿热未清症见:倦息,胸满,知饥不食,口干苦,大便烂 ......
热毒壅盛登革热清解疫毒每应机
刘仕昌(1914~),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以伊蚊为媒介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节,尤以6~10月为高峰,患者多为青壮年。临床上以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皮疹为特征。本病起病急骤,传变迅速,且多呈广泛流行,但一般预后较好。登革热的发现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大流行。我国20~40年代,本病曾在上海、江浙一代流行。1978年,本病首次在广东佛山地区发生流行,并波及广州,此后十余年,本病陆续在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发生流行。根据本病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刘老认为本病可归属温病学中"湿热疫"或"暑热疫"的范畴。
一、热毒壅盛、毒瘀交结为其瘀机温疫是感受疫疠毒邪所致的急性热病。其特点是发病急骤,病情险恶,有较强的传染性,能引起大的流行。刘老认为疫疠毒邪中热邪与毒邪同属阳热性质,一般来说,热毒比热邪致病更急更重,故有毒为热之甚之说,临床上常将疫毒引起的高热证称为热毒证或火毒证,以示区别于一般热证。余师愚在《疫病篇》中说:"此烈毒鼎沸于内,热气上腾。"又说:"热毒盘踞于内,外则遍体火炎。"明确指出毒是热之因,热是毒之果,留一分毒邪,便有一分热势,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作用。
叶天士在论热毒与瘀的关系时指出:"吸入疫疠,三焦皆受,久则血分受瘀,愈结愈热。"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也说:"因伏火郁蒸血液。血被煎熬而成瘀。"
疫疠内侵,热毒即生,两阳相合,煎熬血液,灼血成瘀。瘀既是热毒的病理产物,又可成新的致病因子,一则阻滞营卫肌腠,使营卫不和,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发热;另则,毒瘀交结,阻塞经络血脉,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外窜肌肤,可致皮疹及各种出血症。
登革热有湿热疫和暑燥疫两种。湿热疫是感受湿热秽浊之毒邪,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认为:邪从口鼻而入,则其所发,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子胄,......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也。"指出湿热疫毒,从口鼻而入,伏于半表半里之腠原。湿热疫传变有两种趋向,如病邪外出,即可见太阳表证,症见憎寒壮热,头痛身痛等。加入里化燥,可出现阳明腑实证或气分热盛证,症见但热不寒,日晡尤甚等。由于疫毒深重,多反复传变,所以吴氏《温疫论》中又有九传之论述。总之,本类型登革热传变多端,与一般温病有所不同,临证时不可忽视。
暑燥疫是感受暑燥浮热之毒邪,余师愚在《疫病篇》中指出:"毒火盘踞子内,五液受其煎熬,......因内有伏毒,邪火干胃。"余氏认为病毒虽从口鼻而入,侵犯部位在胃而不在膜原,病势充斥十二经,因此临床上出现表里上下内外受病,症状复杂而严重,治以杀其炎炎热毒之势,方可中病。
二、临床证候变化复杂疫疠毒邪其性暴厉猖獗,其致病来势迅猛,发病急骤,起病后热毒充斥表里内外,且病情险恶。证候变化复杂。本病传变可按卫气营血传变或表里之传。本病初多在卫气分,治疗得当或邪轻正旺,则不能内传;若失治或毒盛正衰,则可传入营治血。也可以越传,如起病径入营分、血分,或邪在气分,直入血分,叶天士所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实际上可归属越传范围。刘老认为,登革热的证候变化虽复杂,但临床上以下列几种证型较多见。
1.卫气同病此型多见于本病初期,可分为湿重于热与热重于湿二型。湿重于热症见:恶寒发热,寒重热轻,无汗,头痛身重,胸闷腹胀,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濡数或濡缓。热重于湿症见:憎寒壮热,热重寒轻,颜面潮红,头痛身疼,口苦咽干,小便黄,舌苔黄腻,脉濡数。
2.气分热盛此型见于本疠极期,可分为阳明热盛和湿热阻遏膜原二型。阳明热盛症见:壮热,面红目赤,头痛如劈,骨节疼痛,腰如被杖,烦渴,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湿热阻遏膜原症见:寒热如疟,脘痞,呕恶,苔白腻或苔如积粉,脉濡缓。
3.气血两燔此型见于本病极期,症见高热多汗,汗出热不退,头痛如劈,骨节烦疼。面红目赤,斑疹稠密或出血,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
4.毒犯心脑症见身灼热,舌謇,肢厥,神昏谵语,手足瘈疭,呕吐频作,舌质红绛,脉细数。
5.毒瘀交结症见发热夜甚,神昏谵妄,口干不欲咽。腹痛拒按,肌肤斑疹,色红紫,并见各部位出血症,舌红紫或有瘀斑,脉沉涩。
6.余邪未清此型见于本病恢复期,可分为湿热未清和热伤阴液二型。湿热未清症见:倦息,胸满,知饥不食,口干苦,大便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2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