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1636279
第二章藏象.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857kb)。

    第二章 藏 象

    【目的要求】

    1.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脏、腑及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

    2.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及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

    3.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4.掌握脑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5.掌握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6.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

    7.了解心包和命门学说的梗概。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念

    【知识点表解】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出处:"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帝曰,藏象何如?"

    含义:指藏于体内的内脏

    藏 内容: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象 含义:指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和比象

    基 含义 ①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如"肝病

    本 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等

    概 具体涵义 ②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

    念 系统与外界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

    比所获得的比象。如"心气通于夏"

    含义:是以脏腑的形态和生理病理及其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相互关系为研究目标的中医学基本理论。

    通过解剖分析的直接观察方法 ①脏腑的形态结构。

    认识脏腑的形态和功能,又运 ②脏腑的生理、病理。

    用哲学思维,以整体观察的方 ③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法认识脏腑的生命活动规律, ④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以脏腑精气的贮藏、运动和 ⑤脏腑与形体官窍的关系。

    代谢来解说脏腑机能。 ⑥脏腑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

    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

    对养生延寿防病和疾病的诊治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藏定象:藏是象的内在本质,藏决定象。

    藏与象的关系 通过内脏活动表现于外的征象来探知内脏的变化。

    又称"以表知里"观察法。

    藏与脏器的区别:

    解剖学概念

    藏 生理、病理学概念 中医学特有的概念。

    1.概念不同 功能单位的概念

    内脏器官:如心、肝、脾等

    外脏器官:如眼、耳、鼻等

    形态性结构

    2.结构不同 功能性结构

    脏器:纯形态学的或实体性结构。

    直接观察法:通过解剖分析发现。如"心如倒垂莲蕊"、"心主血脉"。

    3.认识方法不同 整体观察法:以象测藏。如"心主神志"。

    脏器: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分析而获得。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1.古代解剖学的认识:《内经》已对人体结构有详细描述,以后代有发展,为藏象学

    说的形成奠定了形态学基础。 察外知内

    通过对人体生命现象的整体观察 逐步认识脏腑的生理、 取象类比

    通过分析现象之间的联系 病理变化规律。 整体观察

    精气学说 渗透到中医学,对藏象理论的形成及系统化起 概括抽象

    3.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阴阳学说 重要作用,使脏腑概念由形态学实体演变为功 推理归纳

    五行学说 能态模型。

    4.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对治疗效应的分析及反复验证,找出各脏器组织的内在联系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1.一脏一腑互为表里--经脉络属,腑隶属于脏,配合完成各项生理功能

    以五脏为 2.五脏与形、窍联结为一个整体--形体分司于五脏,官窍为五脏外候

    藏 中心的人 精神情志由五脏精气化生充养

    象 体自身的 五脏功能受精神情志的调节与协调

    学 整体性 五脏功能化生精气血津液

    说 精气血津液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的 1.自然界的五时、五方、五气、五化等与人体五大功能系统密切联系,特 五脏与自 构成了人体内外环境相应的统一体。

    点 然环境的 2.五脏之气的虚实强弱与四时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春季肝气旺等

    统一性 3.地方区域:按五行特性将五方与五脏类比;东方属木,气升发,与肝气相应

    4.从宏观、功能、外象来把握脏腑的特点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分类依据:依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生理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

    五脏 形态特点:中满、实质性脏器 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内容:心、肝、脾、肺、肾

    生理特点:受盛和传化水谷

    具体内容 六腑 形态特点:中空、官腔性器官 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内容: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生理特点:贮藏精气(功似脏)

    奇恒之腑 形态特点:多中空(形似腑) 藏而不泻。

    内容: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脏病多虚"。

    "腑病多实"。

    "五脏宜补"。

    "六腑宜泻"。

    脏、腑、奇恒之腑的区别

    功能形态特点与经脉相络属五 脏化藏精气实质器官藏而不泻,满而不实有、主里属阴六 腑传化水谷中空有腔泻而不藏,实而不满有、主表属阳奇恒之腑贮藏精气中空有腔同五脏(附胆外)无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概念:是研究人体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内涵、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系统理论,概 是藏象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五脏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解释性模型。

    述 观察形态结构(部分)。

    以各脏精气阴阳的运动变化来认识(主要)。

    (一)五脏精气阴阳的涵义

    1.五脏之精

    出处:源于《素问·上古天真论》"五脏六腑之精"。

    濡养 六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85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