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清热药.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153kb)。
第九章 清热药
一、含义
以清解里热为主要功效,主治里热证的药物
二、功效与主治
1.主要功效与主治病证
清泄里热 里热证
①八纲辨证:虚热证、实热证
②卫气营血辨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
③脏腑辨证:心火、胃火、肺热、肝热等之分
2.兼有功效及兼治病证
某些药物还兼有养阴、利尿、解毒、生津等功效,亦有与之相适宜的病证。
三、性能特点
1.药性:寒
2.药味:苦
3.归经: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4.作用趋向:沉降
5.毒性:除贯仲、重楼、鸦胆子标有小毒外,其余药物常用规定剂量内可以看成是无毒。
四、配伍应用
1.与养阴生津药配伍
2.与解表药配伍
3.与清热凉血药并用
4.配伍泻下药
5.与养阴药并用。
6.配伍补脾药。
六、分类
1. 清热泻火药
2. 清热燥湿药
3. 清热凉血药
4. 清热解毒药
5. 清虚热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含义:清解气分热邪为主要作用,常用来治疗各种脏腑气分实热证的药物。
性味:多为甘寒,或苦寒。
功效: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
适应证:
(1)温病热邪入气分的气分实热证
(2)脏腑气分实热证
石 膏
二、性味归经
苦、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三、功效与应用
功效 主治病证
温病气分证
脏腑实热证
创伤、溃疡、烧烫伤、湿疹
四、使用注意
1.入汤剂应另包,生用、打碎先煎;外用火煅研末。
2.味寒伤脾胃,胃寒食少、脾虚便溏者忌用。
知母
二、性味归经
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三、功效与应用
功效 主治病证
温病气分证
脏腑实热证
滋肺阴-肺热伤阴或燥热伤阴
滋胃阴-津伤口渴的胃热证
滋肾阴-肾阴不足的虚火亢盛证
四、使用注意
1.清热泻火宜生用;滋阴降火宜盐水炙用。
2.味寒质润,有滑肠之弊,故脾虚便溏者忌用。
五、药材常识
知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的根茎。有毛知母、知母肉之分。
毛知母---知母采挖后,直接除去茎苗和根须晒干
知母肉--剥去外皮晒干者。也就是有无外皮之分。
芦根
二、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胃经
三、功效与应用
功效 主治病证
温病气分证
脏腑实热证
天花粉
二、性味归经
甘 、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三、功效与应用
功效 主治病证
差异:
芦根 清热之功较胜,善清透肺热,祛痰排脓,治肺痈之良药。又善清泄胃热而止呕,治胃热呕逆。
天花粉 生津润燥之功为优,常用于阴虚内热之消渴及肺热燥咳。
不同:
芦根 利尿透疹,治热淋,麻疹透发不畅。
天花粉 解毒消痈,治痈肿疮疡,未成脓使之消散,脓已成可促使排脓。
竹叶 淡竹叶
两者性能功效相似,甘、淡,寒。均能清热生津,清心除烦,利尿,治疗热病烦渴,口疮尿赤。
特点:
竹叶 清心胃除烦热见长,兼能生津,凉散上焦风热之邪,故热病伤津,口疮,外感风热之烦热口渴等证多用。竹叶卷心长于清心火,可用于温热病邪陷心包,神昏谵语。
淡竹叶 长于清热利尿,热淋涩痛,水肿尿少,黄疸多用。
栀子
二、性味归经
甘 、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三、功效与应用
功效 主治病证
温病气分证
脏腑实热证
凉血止血 血热出血证
清热解毒 热毒证
清利湿热
夏 枯 草
二、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苦、辛、寒;归肝经
功效 应用
决明子
二、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苦、甘、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效 应用
* 清肝明目 目疾
* 润肠通便 肠燥便秘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一、含义:
清热燥湿 湿热病证→苦寒燥湿
针对湿邪起治疗作用的药物是两类
苦寒燥湿药→湿热病证
苦温燥湿药→寒湿病证
苦寒燥湿:以性味苦寒而燥的清热药对湿热病证的治疗作用 ......
第九章 清热药
一、含义
以清解里热为主要功效,主治里热证的药物
二、功效与主治
1.主要功效与主治病证
清泄里热 里热证
①八纲辨证:虚热证、实热证
②卫气营血辨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
③脏腑辨证:心火、胃火、肺热、肝热等之分
2.兼有功效及兼治病证
某些药物还兼有养阴、利尿、解毒、生津等功效,亦有与之相适宜的病证。
三、性能特点
1.药性:寒
2.药味:苦
3.归经: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4.作用趋向:沉降
5.毒性:除贯仲、重楼、鸦胆子标有小毒外,其余药物常用规定剂量内可以看成是无毒。
四、配伍应用
1.与养阴生津药配伍
2.与解表药配伍
3.与清热凉血药并用
4.配伍泻下药
5.与养阴药并用。
6.配伍补脾药。
六、分类
1. 清热泻火药
2. 清热燥湿药
3. 清热凉血药
4. 清热解毒药
5. 清虚热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含义:清解气分热邪为主要作用,常用来治疗各种脏腑气分实热证的药物。
性味:多为甘寒,或苦寒。
功效: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
适应证:
(1)温病热邪入气分的气分实热证
(2)脏腑气分实热证
石 膏
二、性味归经
苦、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三、功效与应用
功效 主治病证
温病气分证
脏腑实热证
创伤、溃疡、烧烫伤、湿疹
四、使用注意
1.入汤剂应另包,生用、打碎先煎;外用火煅研末。
2.味寒伤脾胃,胃寒食少、脾虚便溏者忌用。
知母
二、性味归经
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三、功效与应用
功效 主治病证
温病气分证
脏腑实热证
滋肺阴-肺热伤阴或燥热伤阴
滋胃阴-津伤口渴的胃热证
滋肾阴-肾阴不足的虚火亢盛证
四、使用注意
1.清热泻火宜生用;滋阴降火宜盐水炙用。
2.味寒质润,有滑肠之弊,故脾虚便溏者忌用。
五、药材常识
知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的根茎。有毛知母、知母肉之分。
毛知母---知母采挖后,直接除去茎苗和根须晒干
知母肉--剥去外皮晒干者。也就是有无外皮之分。
芦根
二、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胃经
三、功效与应用
功效 主治病证
温病气分证
脏腑实热证
天花粉
二、性味归经
甘 、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三、功效与应用
功效 主治病证
差异:
芦根 清热之功较胜,善清透肺热,祛痰排脓,治肺痈之良药。又善清泄胃热而止呕,治胃热呕逆。
天花粉 生津润燥之功为优,常用于阴虚内热之消渴及肺热燥咳。
不同:
芦根 利尿透疹,治热淋,麻疹透发不畅。
天花粉 解毒消痈,治痈肿疮疡,未成脓使之消散,脓已成可促使排脓。
竹叶 淡竹叶
两者性能功效相似,甘、淡,寒。均能清热生津,清心除烦,利尿,治疗热病烦渴,口疮尿赤。
特点:
竹叶 清心胃除烦热见长,兼能生津,凉散上焦风热之邪,故热病伤津,口疮,外感风热之烦热口渴等证多用。竹叶卷心长于清心火,可用于温热病邪陷心包,神昏谵语。
淡竹叶 长于清热利尿,热淋涩痛,水肿尿少,黄疸多用。
栀子
二、性味归经
甘 、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三、功效与应用
功效 主治病证
温病气分证
脏腑实热证
凉血止血 血热出血证
清热解毒 热毒证
清利湿热
夏 枯 草
二、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苦、辛、寒;归肝经
功效 应用
决明子
二、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苦、甘、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效 应用
* 清肝明目 目疾
* 润肠通便 肠燥便秘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一、含义:
清热燥湿 湿热病证→苦寒燥湿
针对湿邪起治疗作用的药物是两类
苦寒燥湿药→湿热病证
苦温燥湿药→寒湿病证
苦寒燥湿:以性味苦寒而燥的清热药对湿热病证的治疗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115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