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化痰药.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960kb)。
第十七章
化痰药
* 概述:
* 一、含义:
* 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痰证的药物1.祛痰:特指祛除肺窍之痰,治疗痰阻咳喘
2.消痰:消散郁滞于经络之痰,治疗瘿瘤、痰核
* 二、功效与主治
* 化痰药均具有化痰功效,主治痰证
* 1、化痰与祛痰
* (1)含义:祛出或消除痰浊来缓解或消除痰证的治疗作用。
①根据作用部位不同:消痰、祛痰
②根据药性特点及主治病证不同
* 其性偏于温燥,主要宜于寒痰、湿痰证者,称燥湿化痰或温化寒痰;
* 其性偏于凉润,主要宜于热痰、燥痰证者,称清化热痰或润燥化痰。
* 2、痰与痰证:
* (1)痰: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 (2)痰证:
* 分类:(根据痰的性质分为)
寒痰
湿痰
热痰
燥痰
此外,痰核、瘰疬、瘿瘤及痫证、中风等
* 临床证候:
①痰阻于肺窍,则见咳喘痰多;
②痰蒙清窍可引起眩晕、痫证、癫狂;
③痰阻于经络,可表现为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瘰疬、瘿瘤、痰核等;
④风痰上扰:眩晕
⑤肝风挟痰:中风、惊厥
* 三、性能特点
1、药性:有的偏温,有的偏寒
2、药味:无规律性
3、归经:肺经,部分归心肝脾经
4、升降浮沉:不明显
5、毒性:少数药物具有毒性
* 四、配伍应用
1、因证选药
2、进行适当的配伍,最常见的两种配伍
(1)健脾燥湿药
(2)行气药
(3)随证配伍
* 五、使用注意
1、属热痰、燥痰及有吐血、咯血倾向者当忌用或慎用。
2、某些药物具有毒性,使用时应当注意用法、用量,孕妇应慎用。
3、脾虚者使用贝壳类药物时,注意健脾消食,促进运化。
4、有用药配伍禁忌者应避免使用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半夏
药材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半夏
块茎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肺、脾、胃经。
功效与应用:
一、燥湿化痰、止咳 湿痰,寒痰证
* 特点:
1.温燥之性,能燥湿而化痰浊,且兼有止咳作用,为治湿痰之要药。并可通过化痰以收消痞散结之效,对于多种痰证均可配伍应用。
2.药性温燥,能减少分泌、镇咳,治疗湿痰咳喘
3.通过配伍用于寒痰、热痰咳喘
4.用于脾虚兼有痰湿之证。
二、降逆止呕 胃气上逆之呕吐
所有中药中止呕作用最强为姜炙半夏的水煎液
生半夏/醇提物――催吐
姜炙半夏/水煎液――止呕
特点:
1.最适宜于胃寒/寒饮呕吐(有一定燥湿作用)
2.胃虚呕吐,配伍健脾药(党参、苍术、茯苓)
3.胃热呕吐+黄连、竹茹、枇杷叶
4.妊娠呕吐+旋覆花、代赭石、生姜(有致畸作用,用姜炙半夏剂量<9g)
三、消痰散结 治疗广义痰证
1.痰气郁结→胸痹
2.痰气郁结于喉间→梅核气
四、消肿散结止痛
内服消肿散结→类力、痰核
外用消肿止痛→ 痈疽肿痛,毒蛇咬伤等
用法用量:煎服,3~9g,内服宜炮制后用。生品外用适量。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化痰。
使用注意:不宜与乌头配伍(十八反)。阴虚燥咳,血证及孕妇慎用。生半夏有引起口舌、咽喉麻木等毒副反应。
天南星、禹白附
药材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
块茎
禹白附
药材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
块茎
* 相同点:
1.药源:均是天南星科近缘植物
2.用法:两药均有毒,需炮制入药,且孕妇禁用
生用:外用(毒性大)
内服:炮制用,降低毒性
3.功效与应用:
(1)均能燥湿化痰、祛风止痉,作用较强,擅长于祛经络中的风痰,均可用来治疗风痰证,口眼歪斜、癫痫、手足顽麻。
(2)外用:攻毒散结消肿,用于治疗瘿瘤、痰核、毒蛇咬伤
4.不用于热痰证,忌用于燥痰证
* 与半夏相比较:
(1)温燥之性强于半夏,毒性更大且燥湿化痰之力强于半夏;
(2)治疗上,本两味药一般不用于治疗湿痰证,而用于治疗顽痰证
不同点:
1.天南星:
(1)燥湿化痰入肺经,可用于治疗寒痰、湿痰、顽痰咳嗽、胸膈痞满
(2)配伍后亦可用于治疗风痰眩晕
2.在祛风痰方面
天南星:偏重于祛肢体之风
禹白附:能行能散,引药上行头面,治疗头面之风痰:口眼歪斜、痰厥头痛
白芥子
药材来源:
十字花科植物白芥
种子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与应用:
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止痛
化痰特点:
* 1.减少痰量的分泌,促进排痰畅通;
* 2.善除胸胁骨节间之痰,如胸腔积液、胸膜炎,骨节间痰所致的四肢麻木,故有"痰在胁下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之说。
* 3.温而不燥,温散寒邪→寒痰咳喘
* 4.降气行气,宣畅肺之气机→宣肺止咳
* 使用注意:
本品外用,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发泡),皮肤过敏者忌用
旋覆花
药材来源:
菊科植物旋覆花、或欧亚旋覆花
头状花序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与应用:
祛痰,降气
1.祛痰→温而不燥→善祛粘膜难咯之痰,促进痰液的排除→寒痰日久咳喘/难排之痰。
2.降气
* 降肺气:肺气壅塞→气逆而喘咳
* 降胃气:胃气上逆→呕吐
* 使用注意:应包煎
白前
药材来源:
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白前
根茎及根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归肺经。
功效与应用:
祛痰,止咳平喘
1.长于祛痰→温化寒痰降肺气,止咳平喘 偏寒、偏热、外感、内伤等诸种
兼能止咳平喘,味甘而缓,温而不燥
喘咳证均可使用,有肺家要药之称
2.辛温之品,尤以寒痰、湿痰所致的咳喘为宜。
皂荚
药材来源:
豆科植物皂荚
果实
性味归经: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效与应用:
祛痰、开窍,外用能祛风杀虫
1.顽痰阻肺,喘咳痰多 ......
第十七章
化痰药
* 概述:
* 一、含义:
* 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痰证的药物1.祛痰:特指祛除肺窍之痰,治疗痰阻咳喘
2.消痰:消散郁滞于经络之痰,治疗瘿瘤、痰核
* 二、功效与主治
* 化痰药均具有化痰功效,主治痰证
* 1、化痰与祛痰
* (1)含义:祛出或消除痰浊来缓解或消除痰证的治疗作用。
①根据作用部位不同:消痰、祛痰
②根据药性特点及主治病证不同
* 其性偏于温燥,主要宜于寒痰、湿痰证者,称燥湿化痰或温化寒痰;
* 其性偏于凉润,主要宜于热痰、燥痰证者,称清化热痰或润燥化痰。
* 2、痰与痰证:
* (1)痰: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 (2)痰证:
* 分类:(根据痰的性质分为)
寒痰
湿痰
热痰
燥痰
此外,痰核、瘰疬、瘿瘤及痫证、中风等
* 临床证候:
①痰阻于肺窍,则见咳喘痰多;
②痰蒙清窍可引起眩晕、痫证、癫狂;
③痰阻于经络,可表现为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瘰疬、瘿瘤、痰核等;
④风痰上扰:眩晕
⑤肝风挟痰:中风、惊厥
* 三、性能特点
1、药性:有的偏温,有的偏寒
2、药味:无规律性
3、归经:肺经,部分归心肝脾经
4、升降浮沉:不明显
5、毒性:少数药物具有毒性
* 四、配伍应用
1、因证选药
2、进行适当的配伍,最常见的两种配伍
(1)健脾燥湿药
(2)行气药
(3)随证配伍
* 五、使用注意
1、属热痰、燥痰及有吐血、咯血倾向者当忌用或慎用。
2、某些药物具有毒性,使用时应当注意用法、用量,孕妇应慎用。
3、脾虚者使用贝壳类药物时,注意健脾消食,促进运化。
4、有用药配伍禁忌者应避免使用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半夏
药材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半夏
块茎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肺、脾、胃经。
功效与应用:
一、燥湿化痰、止咳 湿痰,寒痰证
* 特点:
1.温燥之性,能燥湿而化痰浊,且兼有止咳作用,为治湿痰之要药。并可通过化痰以收消痞散结之效,对于多种痰证均可配伍应用。
2.药性温燥,能减少分泌、镇咳,治疗湿痰咳喘
3.通过配伍用于寒痰、热痰咳喘
4.用于脾虚兼有痰湿之证。
二、降逆止呕 胃气上逆之呕吐
所有中药中止呕作用最强为姜炙半夏的水煎液
生半夏/醇提物――催吐
姜炙半夏/水煎液――止呕
特点:
1.最适宜于胃寒/寒饮呕吐(有一定燥湿作用)
2.胃虚呕吐,配伍健脾药(党参、苍术、茯苓)
3.胃热呕吐+黄连、竹茹、枇杷叶
4.妊娠呕吐+旋覆花、代赭石、生姜(有致畸作用,用姜炙半夏剂量<9g)
三、消痰散结 治疗广义痰证
1.痰气郁结→胸痹
2.痰气郁结于喉间→梅核气
四、消肿散结止痛
内服消肿散结→类力、痰核
外用消肿止痛→ 痈疽肿痛,毒蛇咬伤等
用法用量:煎服,3~9g,内服宜炮制后用。生品外用适量。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化痰。
使用注意:不宜与乌头配伍(十八反)。阴虚燥咳,血证及孕妇慎用。生半夏有引起口舌、咽喉麻木等毒副反应。
天南星、禹白附
药材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
块茎
禹白附
药材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
块茎
* 相同点:
1.药源:均是天南星科近缘植物
2.用法:两药均有毒,需炮制入药,且孕妇禁用
生用:外用(毒性大)
内服:炮制用,降低毒性
3.功效与应用:
(1)均能燥湿化痰、祛风止痉,作用较强,擅长于祛经络中的风痰,均可用来治疗风痰证,口眼歪斜、癫痫、手足顽麻。
(2)外用:攻毒散结消肿,用于治疗瘿瘤、痰核、毒蛇咬伤
4.不用于热痰证,忌用于燥痰证
* 与半夏相比较:
(1)温燥之性强于半夏,毒性更大且燥湿化痰之力强于半夏;
(2)治疗上,本两味药一般不用于治疗湿痰证,而用于治疗顽痰证
不同点:
1.天南星:
(1)燥湿化痰入肺经,可用于治疗寒痰、湿痰、顽痰咳嗽、胸膈痞满
(2)配伍后亦可用于治疗风痰眩晕
2.在祛风痰方面
天南星:偏重于祛肢体之风
禹白附:能行能散,引药上行头面,治疗头面之风痰:口眼歪斜、痰厥头痛
白芥子
药材来源:
十字花科植物白芥
种子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与应用:
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止痛
化痰特点:
* 1.减少痰量的分泌,促进排痰畅通;
* 2.善除胸胁骨节间之痰,如胸腔积液、胸膜炎,骨节间痰所致的四肢麻木,故有"痰在胁下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之说。
* 3.温而不燥,温散寒邪→寒痰咳喘
* 4.降气行气,宣畅肺之气机→宣肺止咳
* 使用注意:
本品外用,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发泡),皮肤过敏者忌用
旋覆花
药材来源:
菊科植物旋覆花、或欧亚旋覆花
头状花序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与应用:
祛痰,降气
1.祛痰→温而不燥→善祛粘膜难咯之痰,促进痰液的排除→寒痰日久咳喘/难排之痰。
2.降气
* 降肺气:肺气壅塞→气逆而喘咳
* 降胃气:胃气上逆→呕吐
* 使用注意:应包煎
白前
药材来源:
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白前
根茎及根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归肺经。
功效与应用:
祛痰,止咳平喘
1.长于祛痰→温化寒痰降肺气,止咳平喘 偏寒、偏热、外感、内伤等诸种
兼能止咳平喘,味甘而缓,温而不燥
喘咳证均可使用,有肺家要药之称
2.辛温之品,尤以寒痰、湿痰所致的咳喘为宜。
皂荚
药材来源:
豆科植物皂荚
果实
性味归经: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效与应用:
祛痰、开窍,外用能祛风杀虫
1.顽痰阻肺,喘咳痰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96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