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质疑中医 > 王力微
编号:11646944
揭开《黄帝内经》的神秘面纱(45)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19日 新语丝
     作者:王力微

    第三篇:经络实质揭秘

    四、唐朝及以后到现在,对“经脉”描述之比较:

    1.《备急千金要方》对“经脉”的描述:

    《备急千金要方》是唐朝孙思邈(约公元581—682)所撰,实际上是汇总了他所收集的药方和有关针灸方面的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汇总,也有他个人的见解。

    卷第二十九是谈针灸的,其前言云:

    夫病源所起.本予脏腑。脏腑之脉,并出手足.循环腹背.无所不至.往来出没,难以测量。将欲指取其穴。非图莫可备预之要,非灸不精。故经曰: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方如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矣。然去圣久远.学徒蒙昧,孔穴出入,英测经源,济弱扶危,临事多惑。余慨其不逮,聊因暇隙,鸠集今古名医明堂,以述针灸经一篇,用补私阙。庶依图知穴,按经识分,则孔穴亲疏,居然可见矣。旧明堂图年代久远,传写错误.不足指南,今一依甄权等新撰为定云耳。若依明堂正经,人是七尺六寸四分之身,今半之为图,人身长三尺八寸二分,其孔穴相去亦皆半之,以五分为寸,其尺用夏家古尺,司马六尺为步,即江淮吴越所用八寸小尺是也。其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绿色为之,三人孔穴共六百五十穴,图之于后,亦睹之便令了耳。仰人二百八十二穴,背人一百九十四穴,侧人一百七十四穴,穴名共三百四十九,单穴四十八名,双穴三百一名。
, 百拇医药
    这一卷里,主要是讲针灸孔穴的,这留在后面讨论。12经脉,所用术语、排列顺序,与《经脉》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手太阴肺经,2.手厥阴心主经,3.手少阴心经,4.足太阴脾经,5.足阳明肺经,6.手少阳三焦经,7.手太阳小肠经,8.足太阳膀胱经,9.手阳明大肠经,10.足少阴胆经,11.足厥阴肝经,12.足少阴肾经。

    所用术语,和现在所用的基本一致,只有“手厥阴心主经”现称“手厥阴心包经”。排列顺序不同,说明在孙思邈的头脑里,还没有形成十二经脉是首尾相接,无端循环的概念。

    在前言部分的描述,说明了当时的医疗情况:然去圣久远.学徒蒙昧,孔穴出入,英测经源,济弱扶危,临事多惑。他慨其不逮,聊因暇隙,鸠集今古名医明堂,以述针灸经一篇,用补私阙。旧明堂图年代久远,传写错误.不足指南。他是根据当时甄权等新撰写的本子编写的。

, 百拇医药     2.《外台秘要》对“经脉”的描述:

    《外台秘要》是唐朝王焘(约公元670—755)在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编辑成书的,是当时医书资料的汇编,分门别类,给以归纳。

    卷三十九是讲针灸的,其序云:

    夫明堂者,黄帝之正经,圣人之遗教,所注孔穴,靡不指的。又皇甫士安,晋朝高秀,洞明医术,撰次甲乙,并取三部,为定如此,则明堂甲乙,是医人之秘宝,后之学者,宜遵用之,不可苟从异说,致乖正理。

    在王焘的心目中,《甲乙经》是必须遵从的经典,说明当时有乖“正理”的异说,也就是随心所欲,没有章法的做法很盛行。他自己真的按《甲乙经》说经脉吗?未必。

    在《外台秘要》里,没有脉名,是按脏腑叙述各脉,其名称和顺序是:肺、大肠、肝、胆、脾、胃、心、小肠、心包、肾、膀胱、三焦。
, 百拇医药
    在小字的注里用了手太阴、手阳明、足厥阴、……这样的术语,“心包经”用的是“手心主脉”这样的术语。

    心包和三焦,不是互为表里的脏腑。其它互为脏腑的表里关系,与《内经》同。

    王焘的记载,来源于《针灸甲乙经》。

    3.《铜人针灸经》对“经脉”的描述:

    《铜人针灸经》题为宋朝王惟德著。是否为制作针灸铜人的王惟一,不能确定。铜人已经失传了,这本书成了判断腧穴正误的经典之作,被很多后人引用,是故有其重要性。

    《铜人针灸经》对各经脉的命名回归简略,具体为:

    手太阴脉、手少阴脉、手厥阴之脉、手阳明脉、手少阳脉、手太阳脉、足阳明脉、足少阳脉、足太阳脉、足太阴脉、足厥阴脉、足少阴脉。
, 百拇医药
    各脉和脏腑相络,只是没体现在术语里。排列顺序是先手后足,和很多先足后手的排列不同,和《经脉》的顺序更不相同,显然没有无端循环的概念。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因为从南北朝开始到此时,《灵枢经》已经残缺不全了,唐朝的王冰,宋朝的林亿,都没有校注此书,就是在宫廷,也难得一见。他们所依据的,是《甲乙经》里引述《明堂经》的部分,《明堂经》的经脉排列,没有严格的顺序,也没有无端循环的概念,这些人又如何能有无端循环的概念?所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良以此也,必有以也,是有它内在原因的。

    4.《明堂灸经》对“经脉”的描述:

    《明堂灸经》题为西方子撰,《四库全书》定为宋代作品,西方子不知何许人。值得注意的是,此书所用术语,已经和现在所用的术语有很多是相同的,但排列顺序不同,具体如下:

    1.手太阴肺经,2.手厥阴心主经,3.手少阴心经,4.足太阴脾经,5.足阳明胃经,6.手少阳三焦经,7.手太阳小肠经,8.足太阳膀胱经,9.手阳明大肠经,10.足少阳胆经,11.足厥阴肝经,12.足少阴肾经。
, 百拇医药
    排列顺序与《脉经》不同,说明作者的心目中,还没有经络全身周行,如环无端的概念。对经络的命名,首先在各脉的后面,加了“经“字,命名原则是:手足 + 阴阳 + 脏腑 + 经,心包一经,仍用“心主”一词,说明这是从较为原始的命名向现代命名的中间化石,很有价值。

    5.《针灸资生经》对“经脉”的描述:

    《针灸资生经》是宋朝王执中所撰,《四库全书》提要认为也不能完全确定,大致的成书年代在宋徽宗年间。

    所述的经脉术语有两套,应该是来源于不同版本的书,两套所用术语,基本完全一致,只有手厥阴一脉不同,具体如下: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厥阴心主脉(手厥阴心包络),手少阳三焦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 百拇医药
    顺序是先手后足,和《脉经》的顺序不同,还没有首尾相连,循环无端的概念,仍然是处在中间状态的化石。

    6.《普济方》对“经脉”的描述:

    《普济方》是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主持编写的一部医药类书,编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分为七部,第七部叙述经络的有关内容。对经络的命名术语,有三套,来源于三种不同的书,具体如下:

    1).手少阴之脉、手太阳之脉、足厥阴之脉、足少阳之脉、足少阴之脉、足太阳之脉、手太阴之脉、手阳明之脉、足太阴之脉、足阳明之脉、手厥阴之脉、手少阳之脉。

    2).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阴真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络经,手少阳三焦经。

    3).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 百拇医药
    上述三套术语,第一套比较原始,顺序是手足足手足手,可以看出,有脏腑相表里之意。但无首尾相连,如环无端循环的概念。

    第二套比较进化,术语上,“手少阴真心经”不够规范。顺序上,是手手足足足手,显然也无首尾相连,如环无端循环的概念。

    第三套所用术语、排列顺序,和现在所用的完全一致,可以说明,这样的术语和排列,在明初(15世纪初)已经形成了,但还不见得被广泛接受,所以,编书者不能完全排除第一、二套的排法和术语,所以有三种并存的情况。这样的编法,在《黄帝内经》里更为常见,这是因为所取的资料来源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派,为了保存资料,尽可能各备其说吧。

    7.《针灸聚英》对“经脉”的描述:

    《针灸聚英》为明代高武所撰,开始于嘉靖八年(1529年),全书初刻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是参考古书编写。所用术语是:
, 百拇医药
    手太阴之脉、手阳明之脉、足阳明之脉、足太阴之脉、手少阴之脉、手太阳之脉、足太阳膀胱之脉、足少阴之脉、手厥阴之脉、手少阳之脉、足少阳之脉、足厥阴之脉。

    在术语上,只有足太阳和膀胱相络,其余均无,但在实际上还是相络的。

    在顺序上,和《脉经》完全一致,说明这还是有中间过度化石的味道,更成熟、规范的术语,在此书中还没被接受或重视。也说明对经脉的所用术语,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什么人愿意用什么术语,就用什么术语,并不违反规定。

    8.《针灸大成》对“经脉”的描述:

    《针灸大成》是明朝杨继洲初稿,靳贤续写的,实际上主要是靳贤写的,初刻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

    12经脉所用术语是:

, 百拇医药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术语和《普济方》的第三套完全相同,顺序也完全相同,现在所用的术语和顺序,也和这里描述的完全相同。从15世纪初到17世纪初,这套术语和顺序才基本上被确定下来了。如果从《备急千金要方》开始称“脉”为“经”开始算起,则经历了约1千年的来回震荡,如果从《黄帝内经》时代算起,这个过程经历了1700年!

    从这些书里,可以看出1700年间对“经脉”这一概念描述变迁的轨迹,也可以看出,在这期间,“经脉”的命名还很不统一。

    (待续),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