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更多...
编号:11639085
望九高龄仍济世 高风医德亦照人 ——记浙江中医药大学何任教授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81期
     何任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专家,浙江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原浙江中医学院)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首届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对张仲景学说研究有精深造诣,被日本学者誉为研究《金匮》第一人。

    何老幼承家学,其父何公旦是杭州颇负盛名的中医,受家庭陶冶,使何任从小就萌发了学医志趣。中小学时,除涉猎《四书》、《史记》、《古文观止》等书外,还熟读了《本草备要》、《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学心悟》等医书,这为他以后学医奠定了基础。1941年,何老于医学院毕业,当时江浙一带天花、鼠疫、疟疾流行,出校门不久的何任沉着应诊,并不断地总结、摸索诊治温病的规律,使许多危重病人转危为安。如今,何老已到望九之年,在教学、科研、临床上经历了70余年的锤炼,但仍然神清气爽,每周出诊、每日笔耕,慈眉善目、儒雅幽默。

    严于律己 远离吹嘘

    何老有深厚的医学功底及中国文化底蕴,但他并不自满。他常说,要做的工作还多,要多读书,不断充实新知;要多诊病,不断累积经验,为的是提高临床效果,我们要做到“上工十全其九”,要把百分之九十的病人治好。何老诊病开方,病人再多也会亲自逐个写拟全方,然后交学生抄写,决不马虎。很多病人治愈后送来锦旗,何老一般挂上一二天就会叫人收下送进橱柜中。
, 百拇医药
    何老病人很多,医院的限号难抑病人的就诊渴望,学生怕他年高体力不支,欲回绝补号的病人,他得知后总是说,他们外地赶来,已经花了很多路费,给他加一个号吧,我休息迟点就迟点。何老有一个习惯,凡是出门诊的当天,早晨起来后总要翻查一下原来的诊病底稿,思考提高疗效的措施,多少年来都是如此。

    言传身教 落实承诺

    何老常说,中医教育强调先入为主,我们不会轻易忘记中医,先把中医的根扎深了,其他知识进来了,就不会动摇中医的根底。如果没能先入为主的把中医的根扎深,那听到其他就摇摇摆摆,先是枝叶动摇,久而根也渐渐松动,这怎么行呢!

    早在1947年,何任就创办了杭州中国医学函授社,将平时读书、临证心得,整理成《实用中医学》、《医摘便览》等函授教材,初步积累了办中医教育的经验。解放后,各地相继建立中医进修学校、中医学院,但对怎样搞好高等中医教育仍无较完整的经验可供借鉴。从教育计划到教材编写,从教学方法到学生临床实习,都处在摸索中。何任在担任了浙江中医学院的领导职务以后,亲临教学第一线,给学生讲课,批改作业,带学生临床实习。何老在教学中十分注意传授学习方法。他提出治学应“五宜三忌”,一宜坚实基础,二宜博采精思,三宜熟读背诵,四宜兼及他学,五宜珍惜寸阴;一忌道听途说,二忌浅尝辄止,三忌贪多务得,这些教导对青年学生很有帮助。
, http://www.100md.com
    何老早年写作喜在夜深人静以后,他说这样没有外来干扰,根据读书、诊病心得,经过思考分析,很快就能成篇。何老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主要创始人,如此高龄,如今每期都有他老人家的文章,真是难能可贵。其实这也是何老对承诺的实际践行。他在“文革”以后创办《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时,当时的知识分子心有余悸,视写稿为畏途。何老为了解除大家的顾虑,就首先承诺为了学术繁荣,他每期保证有一篇或读书或临床的心得体会发表。对于这一承诺,他坚持了30多年,直到今天还在写。

    宽容大度 生性豁达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何老常用陶行知先生的这些话教育子女,要求子女做人要一身正气,当医生尤其如此。“文革”时何老受批判迫害,文革过后,以前批斗过他的一些学生也在医疗机构工作,当有人问他怎样看待他们时,何老笑笑说:“当年,他们还小,幼稚,为时代潮流所迫……”

    何老对后辈的教导,除了学术知识方面外,还有对心灵的提升。他对知识,要求丰富;对心灵,要求润泽。何老常说,养心莫善于诚。有诚心,待人接物一片诚信慈祥,这样行为也就正直无私了。他认为,一位学者,他的学术根底和自身人格是学术价值的保证。优秀的学者应该具备坚定的学术信仰,不畏艰难,不唯书,只唯实。一位优秀的医生,永远离不开实践。要理论和实践结合,要勤读、勤研、勤写。

    “四人帮”粉碎后,阴霾散开,何老欣喜之余,请人刻了一枚闲章,曰“大地回春”,盖在他所写所绘的字画上,成为他的书画的一个标志。在何老居室堂前,高悬了一块“尊俭堂”的匾额,这也是何家的庭训。

    何老如今还是很忙,自全国各地求诊的病人络绎不绝,社会上要求他参加或出席的活动也极为频繁,何老喜欢书法,求其墨宝的人也不在少数,还有更多的人是向其讨教养身之道。每次有人来,他老人家都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一一回复。

    了解何老的人常说,在他身上,闪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光泽,何老用这些温暖、滋润着他的病人、同行、学生、朋友和亲人。, http://www.100md.com(冯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