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异常妊娠 > 流产
编号:11639185
胎动不安辨治识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81期
     女性妊娠期间,若出现腰酸腹痛或下腹坠胀的症状,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称“胎动不安”,属于现代医学中先兆流产的范畴。中医对胎动不安的认识源远流长,诊断和治疗方法也不断丰富和发展。

    病名

    此病最早记载于《金匮要略》,虽尚未明确胎动不安之名,但对“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及“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后世医家多以“胎动不安”进行注释。而最早提出胎动不安的是南北朝陈延之,其所著《小品方》阐述:“治妊娠五月日,举动惊愕,动胎不安,下在小腹,痛引腰胳,小便疼,下血。”此后历代医家多认为胎动不安与胎漏常相兼出现。至明代武之望《济阴纲目》,明确指出胎漏与胎动不安的异同:“胎动、胎漏皆下血;而胎动有腹痛,胎漏无腹痛为异尔。”

    病因病机

, http://www.100md.com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胎动不安者,多因劳役气力,或触冒冷热,或饮食不适,或居处失宜,轻者致转动不安,重者便致伤堕。若其母有疾以动胎,治母则胎安;若其胎有不牢固,致动以病母者,治胎则母瘦。”详细论述了各种致病因素,其中“触冒冷热”、“或新触风邪”是六淫致病;“劳役气力”、“或饮食不适,或居处失宜”是饮食劳倦因素;“行动倒仆,或从高堕下”是外伤因素,“或染瘟疫伤寒”,是疫疠因素;“忧思惊怒皆伤脏腑”是情志因素。宋代陈素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妊娠胎动不安,大抵冲任二脉血虚,胎门子户受胎不实也。然亦有饮酒过度,房事太多而胎动者;有登高上厕,风入阴户,冲伤子室而胎动者;有因击触而胎动者;有暴怒伤肝胎动者;有用力过度伤筋胎动者”,补充了饮酒过度、房事太多、登高上厕、击触、暴怒、用力过度等病因,皆可以耗伤气血,损伤肝肾,热扰冲任,血为热迫,从而致胎漏、胎动不安。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曰“凡妊娠胎气不安者,证本非一,治亦不同。盖胎气不妥,必有所因,或虚或实,或寒或热,皆能为胎气之病”,提出“跌仆”、“怒气”、“虚弱”、“劳逸”、“房室不慎”等病因,并且还补充了“药石误犯”的致病因素,即误服药石或其他有毒物质而伤胎。《女科经纶》在继承前人诸医家经验的基础上,对胎动不安的病因进行了概况总结,曰“妊娠胎动不安者,有冲任经虚,受胎不实也;亦有饮酒房事过度,损动不安者;有忤触伤仆,而动不安;有怒气伤肝,或郁结不舒,触动血脉不安;有过服煖药,并犯禁之药,动而不安;有因母病而胎动者。”从此可见,凡是禀赋虚弱,房事不节,起居饮食失宜,跌仆外伤,忧思劳倦,都能导致气血虚损,气虚则提摄不固,血虚则固胎不牢,所以导致胎动不安。
, 百拇医药
    在病机方面,古代医家的阐述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肾元虚损 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肾虚,或早婚,或多产,或房劳,或孕后房事不节,耗伤肾气,《女科经论·引女科集略》中指出:“女子肾藏系于胎,是母之真气,子之所赖也。若肾气亏损,便不能固摄胎元”,则胎失所系,而导致胎动不安。

    2.气血虚弱 平素体质虚弱,或因脾胃虚弱,孕后饮食不节,或妊娠恶阻日久伤及脾胃,导致生化气血之源不足,气血亏虚,气虚则载胎无力,血少则胎失滋养,则发生胎动不安。这正如《景岳全书》所言凡妊娠见胎动不安者,“必以气脉亏损而然……盖气虚而提摄不固,血虚则灌溉不周。”

    3.血热妄行 《景岳全书》认为“凡胎热者,血易动,血动者,胎不安。”若平素阳气偏盛,或孕后嗜食辛辣助火之物,或过服热药,或外感热邪,或阴虚内热,或情志内伤郁久化火,以致血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引起胎动不安。
, http://www.100md.com
    4.跌仆外伤 《诸病源候论》指出:“行动倒仆,或从高坠下,伤孙胞络,致血下动胎。”提示孕后因生活不慎,跌仆闪挫,或劳力过度,或外伤,可直接损伤冲任,冲任不固,气血紊乱,则扰动胎气,胎元受损而发为胎动不安。

    5.情志内伤 《经效产宝》指出:“妊娠被惊恼,胎向下不安,小腹痛连腰,下血。”认为妊娠期有惊吓或是恼怒的情志影响,会阻碍气机升降,气机不畅,胎气受阻,导致胎动不安。

    论治

    中医安胎法源远流长,安胎、养胎是治疗胎动不安的主要原则。经过历代医家的努力,对胎动不安的论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理论体系:

    1.汉晋隋唐——经验积累时期

    《金匮要略》载“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及“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当归散和白术散分别代表了一寒一热的安胎代表方,至此胎动不安治疗有法可循,有方可援,理法方药渐致完备。仲景还提出养胎学说,认为白术散、当归散可以“服之勿置”、“常服”。南北朝时,徐之才结合妊娠胚胎发育,提出了逐月养胎之法。这是阴阳、五行、经络、脏腑学说在妊娠养胎的具体运用。唐代初年,《经效产宝》明确指出:“安胎有二法,因母病以动胎,但疗母疾,其胎自安,又缘胎有不坚,故致动以病母,但疗胎则母瘥。其理甚效,不可违也。”确立了根据母先病或胎先病分别治疗的原则,一直指导临床至今。孙思邈总结了唐代以前治疗妇科的经验,在所著《千金要方》中,将妇人方三卷置于全书之首,突出强调治疗胎动不安要“预服”,防重于治的预防思想,影响深远。
, 百拇医药
    2.宋金元——理论整理阶段

    《妇人大全良方》广泛地论述胎动不安治法,提出以“保养补胎”为主,并收集了大量安胎方药,如寄生汤等。《女科百问·卷下》提出曾有胎动不安者,“可预服杜仲丸”,首创补肾安胎法以预防和治疗胎动不安。《胎产大通论》认为凡妊娠而胎不固者,“治法抑气补血,服四物汤,大乌金散加减用之”,实际上这是温经固涩安胎法。《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则认为妊娠妇女的病理特点是脏气壅滞,故胎动不安,当以“安胎顺气”为治,用阿胶散。金元时代百家争鸣,但治疗胎动不安最有代表性的是朱丹溪,他在《丹溪心法》中明确提出用药安胎,以“白术,黄芩为妙药也”,黄芩、白术为安胎圣药之说,经朱氏的理论阐述而风行于世。此期对胎动不安治疗的发展是跨时代的,在理论上,提出各种治疗原则,以及临床上各类证候的具体治法,标志对胎动不安的认识已走向理论总结阶段。

    3.明清时期——理论创新阶段

    明代张景岳广泛论述治疗胎动不安的理、法、方、药。他认为“盖胎气不安,必有所因……去其所病,便是安胎之法”,继承了仲景祛病以安胎的思想,并创制胎元饮、芍药芎归汤、泰山盘石散、千金保孕丸等名方遣治。万全在《广嗣纪要》中主张审因论治,认为“胎动不安,其因有七”,当根据触动胎气病因而治之。清代各医家对本病的机理研究更加深入,其辨证用药更加全面。《傅青主女科》所记载安胎治法归纳有:滋肾补肾安胎法、益气安胎法、暖宫安胎法、脾肾双补安胎法、养肝安胎法、清热安胎法、活血安胎法,每条理法方药齐全。尤其是脾肾双补的安奠二天汤“补先后二天之脾与肾,正所以固胞胎之气与血”,是治疗脾肾虚弱所致的胎动不安的首选方药。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创补肾安胎的寿胎丸以防治胎动不安,已成为现代临床应用最多的防治胎动不安的基础方。, 百拇医药(冯晓玲 韩洁茹 李 娜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