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 市场研究
编号:11664639
阿莫西林制剂面临严峻考验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84期
     1962年,阿莫西林合成成功,以其服用方便、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迅速成为世界抗生素市场的主要品种,多年占据抗生素市场销售额头把交椅。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引进阿莫西林生产线后,其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临床上运用最广泛的基础抗感染用药,也是医疗保险目录甲类药品。中国阿莫西林制剂生产厂家多达数百家,产能也急剧放大。近年来,随着新农合的推广、医保政策的出台、国家基本用药目录的的修改,普药迎来一个黄金时代。阿莫西林制剂市场似乎也会随之走高。但专家纷纷指出,阿莫西林或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2007年,阿莫西林制剂总量在增加,但利润和发展空间却在缩小。蜀中药业集团老总安好义对此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2007年,蜀中药业的主打产品之一阿莫西林胶囊年销量同比增长近1亿元,但利润却同比下降了200万。据了解,去年的阿莫西林原料及制剂市场大战中,几乎鲜有赢家。阿莫西林制剂生产厂家,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新进企业,亏损面较大,约为80%。

    笔者以为,阿莫西林制剂市场迎来严峻考验源于五个方面的原因:
, http://www.100md.com
    品种的自然更迭

    虽然如今阿莫西林制剂还能在中国抗生素市场占有较大的份额,但新兴的抗生素品种正不断蚕食其阵地。在国外,抗生素药品的老大是头孢菌素(45%),以阿莫西林制剂为代表的青霉素仅占15%左右。而这个份额还受到不断快速发展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等抗生素的极大威胁。国内头孢菌素抗生素也发展迅速,生产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头孢拉定和羟氨苄头孢收率接近国际水平,二、三代品种与国际水平差距也在迅速缩小。此处,复方阿莫西林制剂的兴起,也将大大缩小单方阿莫西林制剂的市场空间。有人甚至大胆预测,未来几年内,阿莫西林制剂市场很可能萎缩15%~30%。

    政策因素不容忽视

    政府信息对企业影响不可忽视。国家发改委的多次抗生素降价,对阿莫西林制剂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从市场竞争方面讲,阿莫西林的价格优势被大大压缩。而这种降价行为很可能再次发生。环保政策也将是制药行业的一道坎。制药生产企业的环保设置基础要达到COD150mg/L的标准需要大量的财力、精力和时间投入的。
, http://www.100md.com
    原料价格的飘浮

    2007年,阿莫西林原料的价格最低为220元/吨,最高为470元/吨,价格落差为114%,这样的浮动是极不正常的,也让制剂行业和下游渠道及终端蒙受了较大的损失。安好义表示,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蜀中与原料厂家签了长期合同,只买当月的原料。当原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时,虽然蜀中有一定的准备,但还是损失了200万。2008年前三月阿莫西林原料价格高位运行,有价无市的现象再次出演。原料生产厂家在趋利冲动的支撑下很容易突破行业自律,形成“价格走高—蜂涌扩产—价格崩盘—降产退出—价格触底反弹”的恶性循环。原料价格的飘浮将在一定时间内成为制剂行业心中的痛。

    行业内竞争激烈且不规范

    目前,注册生产阿莫西林的企业多达300余家,活跃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也有六七十家,行业淘汰率非常高。既使大中型企业,阿莫西林制剂也早已淡出了利润品种的名单。另外,由于头孢菌素类等新一代抗生素产品的挤压,阿莫西林等青霉素制剂已退出了城市市场(三甲医院、大型药店等),成为第三终端的主力军。于是,大量的阿莫西林生产企业又蜂涌而至,使第三终端变成一片“红海”。目前,在第三终端,仅有蜀中药业、白云山、哈药等强势企业做得较好。大部分企业都是属于“游击作战”,无法真正扎根于第三终端。
, 百拇医药
    消费者日益扮演重要的角色

    消费者已成为推动市场规范的重要力量,消费者维权的案例此起彼伏。同时,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用药习惯的改变,药品的更新换代大大加快。据了解,目前在很多终端的诊所,抗感染输液药品或是针剂发展势头迅猛,因为它们见效快,价格也与口服剂相差不大。

    危机重重,阿莫西林制剂路在何方?也许产品的创新是突破困境的不错手段。然而、规模、品牌、资金、技术方面的巨大投入使得中国制药企业由仿制向创新的过程显得困难重重。期间的风险和压力是一般中小企业无法承受的。当然,这也可能是中国医药行业逐步走向规范的必由之路,而要达成成果的代价必然是大批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只有规模大、实力强、经营规范的企业才能在这种生死大战中赢得更大发展的空间。, 百拇医药(文/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