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78091
紧张是因为过分关注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28日 《家庭保健报》 2008.08.28
     山东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 张勤锋

    一位性格内向的男青年来心理门诊寻求帮助,他说:“有个毛病使我苦恼,那就是和人交往时易紧张、脸红、恐惧以及不知说什么好,特别拘谨和不自然,这使我常逃避人群。”

    我问这位青年:“你在小孩子面前拘谨吗?”他摇头。

    “在不识字的老农民面前呢?”

    “当然不紧张。”

    “为什么?”

    他说:“在他们面前,我不想特别地表现自己。”

    我又问:“在认为比你所谓强的人及异性面前,紧张吗?”

    他说:“特别紧张。”

    “为什么?”

    他沉思,说:“在这些人面前,我非常想表现好,想克服拘谨的毛病,想自然一些,不知怎的却反而更拘谨,急得我出汗、心慌。”

    我说:“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即当你过度关注并企图克服自己的心理症状时,其实是更刺激了它,使得症状过敏化,加重了的症状又引起你更强烈的关注与焦虑,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这叫精神交互作用。就拿你来说,在与人交往时,更为关注的是自己,想刻意表现得自然些,比如,远处几个熟人向你走来,你已经开始做思想准备了,暗示自己别再紧张了,要坦然些,可你反而已经心慌不安了,当熟人走近时,更是不自在了;你在小孩子和老农面前不紧张,正是因为你没在意自己,不怕他们笑话。”

    听了我的话,他有些豁然开朗。 最后我说:“要坦诚接受自己的内向和拘谨,不再与之进行无谓的抗争及关注,要把它当成自己的风格,是内向、正派、诚实、可信、认真的外在表现。其实,多数人会因此而尊重你。你还应该有一种主动顺其自然的心态,那就是在交际中我希望拘谨、脸红、不自然出现,若症状不出现,那不是真实的我。”

    数周后,他打来电话,说:“我已不怕拘谨,它出现与否我已经不再关心了。这样我却真正地获得了轻松自然。有时候,当我刻意想表现一下拘谨时,却怎么也没有出现,正如我刻意表现自然而得不到一样。”

    其实,生活中与这个年轻人有类似症状的人还不少,这样的心理问题叫社交恐惧症,这种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很多,他们大多有敏感、细腻、谨慎、追求完美的人格,常为自己的拘谨而苦恼,甚至悲观、缺乏自信。他们常认为这是自己性格的问题,只一味自卑自责,而很少寻求帮助或不知如何能得到帮助。其实,它能在心理专业机构得到有效治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