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81087
用心灵融化障碍 一位退休女干部的精神病人康复事业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日 老年日报
     文/肖思思

    广州市荔湾区一个居民小区中不起眼的三层楼里,绿色的地板上活动着看起来和常人没什么区别的精神病康复者。他们大多数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结”,困扰着他们,阻碍他们融入这个社会。而在这里——完全免费的“家属资源中心”,广州市民政局退休女干部徐驰试图通过先进的社工理念,来帮助对人生产生消极情绪的精神病人和无助而痛苦的家属共渡难关。

    从外表看来,35岁的陈健很健谈,待人也彬彬有礼。但多年前,他家庭变故,因而精神病发。在中心里,陈健找到了新的生活。“因为这里大家都尊重我,还请我做电脑班的老师,我觉得这里很温暖。”和陈健一样,不少对自己前途缺乏信心的人,在这里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

    在精神病人的背后,还有一群无助的家属。他们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和心理准备,都曾经陷入过痛苦无助的境地。他们打听到徐驰这个“中心”的消息,纷纷前来。徐驰说:“其实病人家属是最重要的,但是我们有时候恰恰忽略了他们在精神病人康复中的作用。通过他们的鼓励,精神病人才能更快地康复。”

    当初,徐驰的“中心”迁到荔湾区时,首先遭到了来自小区居民的反对。由于对精神病康复治疗存在误会,很多居民希望徐驰把“中心”迁走。“我有一个执著的想法,‘中心’一定要办在社区,不然会让他们与社会完全脱节,阻碍他们康复。”徐驰说。更不容易的是,十年来,徐驰的中心是完全免费的。她的解释是:“精神病人家庭生活条件本来就不算好,如果还要收费,等于是又为他们设置了一道门槛。”

    在家属资源中心里,所有人都称呼徐驰为“徐姑娘”,她说她非常喜欢这个称呼,更接近她十年来慢慢领悟出来的与精神病人康复者相处的理念。到这里,63岁的徐驰感受最大的是从政府部门到从事社工工作的理念上的巨变——从“施舍和教育”到“助人自助”。

    徐驰的老伴几年前因为癌症离去。“那段时间非常痛苦,但在中心,我也通过帮助他人学会了‘自助’,自己进行心理调适,渡过了难关。”, 百拇医药